教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文集 和直观呈现法下的乘法分配律教学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教学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直观呈现法下的乘法分配律教学

[摘 要]学生在认识乘法分配律时,往往孤立地看两个算式,或从代数结果一致的角度感受相等关系.对于两个代数式之间建立相等关系的深层次原因,教材不曾揭示,这样一来,学生也就无法深刻认识到分配律从形式到内涵上的本质规律,对此,只有采用直观式教学才能解决问题.

[关键词]直观;教学;本质;直观式教学;乘法分配律;数学本质

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的最佳捷径是实践.通过二次创造获取的知识、形成的技能要比被动灌输接受,掌握得更牢固,提取运用时也更加及时顺利.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如果有可能,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进行直观地学习,学到什么是什么.不做任何强加解释,也不进行任何引导归纳,更不形成公式法则.”弗氏的直观教学法,令笔者茅塞顿开.

一、教材模式的不足

为了备好“乘法分配律”这一课,笔者参考了许多教案,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做法,就是从猜想分配律公式到举例验证其合理性,通过完全归纳法概括出一般定律.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也是借助相关情境图来阐述分配律规则的:

第一步,从买5件皮夹克和5条长裤的总价入手,运用两种方法列出两个算式,然后用等号连接建立等式;第二步,通过观察对比等式两边的算式形态,分析推导其中的逻辑关联,初步提出公式;

第三步,按照原型仿写算式,通过比较计算结果的大小,证实这种联系的普遍性;

第四步,用代数式表达规律.

这一学习流程,要求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具有一定水准,思考问题细致周全、逻辑严谨,注意力长时间集中.然而面对这一学习流程,学生往往心绪不宁,焦躁不安,缺乏耐心,较易松懈.更为重要的是,从猜想到求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习惯是将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隔离后再分析,只关注结果的一致引起的相等关系,从结果一致反推出算式的相同.这一过程中,学生对分配律的认识是呆板和狭隘的,学生无法动态推演分配变化的过程,未能深入领会其真正的内涵,思维活动“程序化”就像是走过场.如此一来,学生也就无法在脑海里将分配律的外在格式和内在精要贯通起来,造成的后果是麻木地套用公式,这进一步加大了学习乘法分配律的难度.

二、直观式教学初探

1.复习引入

师(出示两个长方形,长和宽分别为4、3厘米和5、2厘米):请求出图1中两个长方形面积之和.

生1:可以把两个长方形拼接起来,计算组合图的总面积.

师:大家按面积公式列式4 × 3 + 5 × 2后,计算可分三步,前两步先分别求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相加求总面积.

从长方形面积公式入手,将代数题型转化为直观几何题,在两个长方形面积之和的具体直观情境中,学生一步步经历乘法分配律的生成过程.

2.探索规律

师:现在对图形做一些变动,将第二个长方形的宽度变为3厘米.大家再列式求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之和.

学生很快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4 × 3 + 5 × 3 等于12 + 15 等于 27( cm2).

师:大家做得很对,太棒了!那么还有没有不同的做法?现在数据变了,两个长方形的宽度相同,组合图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第二次组合图与第一次组合图有所区别.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

师:如图2,此时组合图从整体上看就是一个大长方形,两个长方形的宽度一样,都为3厘米,所以沿宽拼贴,刚好让长“共线”,于是新的长为4+5等于9(cm),宽仍为3厘米,得出( 5 + 4 )× 3 等于 27( cm2).

师:回过头来看图1,能否使用新方法计算?

生2:不行!

师:仔细对比前后两幅图,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生3:图1中的两个长方形没有等长的边,无法组合成新矩形,而图2中两个长方形的宽度相等,导致长可以在一条直线上,刚好组合成一个新长方形.

师:如果将图1中的第二个长方形的长度稍作改变,使之解答可用新方法.该怎么改?

生4:将第二个长方形的长度由5厘米改为4厘米,这样就能将两个长方形的长合并起来,可以得到一个新的长方形(如图3).

列式:4 ×(3 + 2 ) 等于 20( cm2).

师:两种方法所求的是同一个大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是两个小长方形面积之和,于是得到4 × 3 + 5 × 3 等于( 4 + 5)× 3,4 × 3 + 4 × 2 等于 4 ×(3 + 2 ).

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下述哪个算式可以用第二种方法计算?判断后请作图检验.

学生讨论、画图检验后,整理算式为:8 × 3 + 3 × 5 等于 (8 + 5)× 38 × 3 + 3 等于 (8 + 1)× 3

三、渗透数学本质

数学最本质的东西是抽象,抽象是创造的基础.乘法分配律比交换律和结合律更加复杂.按照教材的设计思路讲授,学生就会将注意力分散于两种代数式上,不会深入反思为什么二者相等,是不是所有的面积组合都可以运用新方法计算.学生学习伊始就依赖于新算法,甚至执迷于新算法,丧失了继续深究与鉴别的动力.本课的设计改变了教材提出的由情境到猜想的模式,逐步出示两种方法,简单复习之后,马上提出形式相近的变式,学生立刻警觉:运用第二种算法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两个矩形必须有一条等长的公共边.对这一前提条件的清醒认识,有利于凸显分配律中左右两个算式的本质联系.

分配律的表述比较多,没有统一范式,因此学生总结分配律时就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无论哪种表达式,都少不了对其进行语言描述.教材将乘法分配律归纳为字母表示形式“( a + b )× c 等于 a × c + b × c”,从举例验证到字母归纳,自始至终都是在数字演算上做文章,学生很容易沉沦在抽象思维的泥潭里.本课设计,从改变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引出两种面积算法,趁势引发学生思考哪种情形才适合用新方法,并借助画图操作与合理联想,赋抽象的“分配”予具体的几何线条,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现在的数学课堂因为过度追求理性思维,大幅缩减直观教学,软件演示代替了手工操作,理性推理代替了感性体验,学生思维负担增加,学习乐趣直线下降,这不得不引起教师的警惕和深思.

教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教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2、科学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