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方面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与勇担使命再创辉煌市十三届人人一次会议胜利举行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会议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勇担使命再创辉煌市十三届人人一次会议胜利举行

文/综合 摄/温州网

肩负着打造“铁三角”的使命与担当,温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4月17日至21日在市人民大会堂胜利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报告,顺利完成了选举任务.

在开幕会上,张耕在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先回顾了过去五年及2016年政府主要工作,指出为巩固提升温州在全省的“铁三角”地位,确保完成今后五年发展目标,市政府将谋划实施“八大攻坚”、实现“八个倍增”.具体工作举措方面,将强化创新引领,加快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纵深推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绿色发展,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市委书记周江勇在闭幕式上讲话.他说,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各位代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法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计,是—次、团结、务实、奋进的大会.

周江勇指出,这次大会全面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着眼温州历史新方位,明确了打造“铁三角”、再创新辉煌的目标路径,确定了今后五年和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现在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全市上下要坚持“干”字当头,大力弘扬温州人干事创业的“那么一股子劲”,把“干”的导向立起来,把“干”的士气鼓起来,把“干”的硬招亮出来,把“干”的韧劲拿出来,撸起袖子加油干,干出温州转型发展的一片新天地.

4月21日,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葛益平当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耕当选市人民政府市长,仇杨均、徐育斐、任玉明、王祖焕、潘孝政、厉秀珍、张洪国当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浩、苗伟伦、郑朝阳、陈建明、汪驰、林晓峰、殷志军当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宋志恒当选市监察委员会主任,徐亚农当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程曙明当选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强化创新引领,加快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

坚持产业强市、创新强市、人才强市、质量强市、品牌强市,实施企业提升发展“八大工程”,推动存量提质增效、增量快速扩张.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渗透,稳固提升电气、鞋服、泵阀、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优势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治理结构、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形成大中小企业活力迸发的新格局.培育发展信息经济、生物医药、清洁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发展现代农业、海洋经济、旅游休闲等领域的新业态,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产业平台在全市转型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政府先行投入,按照“产业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要求,加快推进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温州经开区(浙南产业集聚区)、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和小微园建设,以局部优化的环境和政策洼地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加强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研究,建立健全“政产学研资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全力抓好浙东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纵深推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一,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

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把“大拆大整”进行到底,完成重点建设区域城中村改造,滚动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同步推进“村改居”,彻底消除“半城市化”现象.树立规划引领的理念,加强控规修编和城市设计,坚持做地、储备、出让相衔接,全面推进“大建大美”,优化城市功能和建筑形态,大幅提升城市首位度.深入实施城市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从严治理城市顽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围绕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定位,全面推进交通“六大工程”,着力形成多元立体、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坚持以交通圈拓展都市圈、带动经济圈,协同推动城市东拓西优、南连北接、跨江面海发展.坚持市域统筹,加强各县(市)新城区开发和中心城镇建设,优化城镇空间和产业布局,提升温州都市区的整体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深化改革开放,用创新的思维和举措开辟发展路径,用足用好改革试点政策,为转型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深化金融综合改革,推动金融与产业升级、金融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更好地发挥“金改”对经济转型的助推器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兴办社会事业.开展国家海域综合管理创新试点,统筹推进海洋资源科学利用、海洋生态环境再造和用海管理体制的完善.健全完善功能区、小城镇管理体制和市区财政体制.按照“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多渠道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强化实体经济与利用外资的有效结合,进一步优化引资的结构和质量.深入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开放平台建设,促进外贸提质增效.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支持我市传统优势产业输出产能、赢得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国并购,高水平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着力推动温商国际价值链的新布局.

坚持绿色发展,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先行

按照“决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和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的要求,扎实开展系列生态创建活动,努力打造美丽中国的温州样本.深化“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以治危拆违、截污纳管为重点,统筹推进“水岸同治”,实现“无违建”创建全覆盖,着力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深入实施大气、土壤、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计划,加强垃圾分类和减量化管理.调整用能结构,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支持文成、泰顺等生态功能区加快人口跨区域集聚和转产转业,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推动生态强县、绿色富民.加强对乡村建设的规划指导,推动村庄规划和农房设计落地,整体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城市,倡导绿色生活,形成人人崇尚绿色低碳的社会风尚.

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多渠道增加民生投入,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养老等各项社会事业,补齐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短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坚持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稳步提升城乡社会保障水平.深化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丰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深化平安温州建设,持之以恒抓好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整治,加快城乡危旧房治理改造,完成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村庄避让搬迁和综合整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切实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全面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实施“八大攻坚” 实现“八个倍增”

开展“大拆大整”“大建大美”攻坚,实现拆旧和建新规横倍增

过去五年市区拆除旧房面积706万平方米,预计未来五年可拆除旧房面积约1400万平方米.过去五年市区新建房屋面积1375万平方米,结合前期拆后土地和未来几年拆旧空间的开发利用,预计未来五年新建面积2800万平方米.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实现基础设施投资倍增

过去五年基础设施投资4736亿元,未来五年是基础设施投入的重点建设期,按照年均15%增长,累计投资总量将突破1万亿元.

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实现到位内外资总量倍增

2016年产业项目到位内资564亿元,按照年均15%增长,2021年产业项目到位内资将突破1130亿元.2016年实际利用外资2.43亿美元,按照年均20%增长,2021年实际利用外资将突破6亿美元.开展平台建设攻坚,实现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倍增

2016年重大产业项目投资1149亿元,力争年均增长20%,2021年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将突破2800亿元.

开展科技创新攻坚,实现研发经费支出、重点技改投资和高新技术企业数倍增

2016年研发经费支出90亿元左右,按照年均15%增长,到2021年底将突破180亿元.重点技改投资(最新口径)按照年均15%增长,预计2021年可实现翻番.2016年底,我市有高新技术企业827家,按照年均新增170家的要求,到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数近1680家.

开展企业上市攻坚,实现上市企业数倍增

2016年底,我市有境内外上市企业20家,目前拟上市企业200家,争取未来五年新增上市企业40家.

开展精准扶贫攻坚,实现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人均年收入倍增

根据全省新一轮低收入农户认定办法,2016年我市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人均年收入约7500元,按照年均15%增长,到2021年人均年收入将实现倍增.开展公共服务补短板攻坚,实现财政民生支出倍增

2016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511亿元,力争年均增长15%,2021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到1030亿元.

会议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会议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会议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