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验室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跟高校开放性实验室安全运行机制分析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实验室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高校开放性实验室安全运行机制分析

摘 要:高校高度重视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然而实验室的开放与安全存在着直接冲突.安全问题主要由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方式单一、对教师培训投入力度不足、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水平滞后等原因引起.据此,提出通过网络视频自学、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安全教育课程、安全培训、安全文化建设等多样化安全教育方式,明确管理人与使用人的安全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校级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并定期分析数据,师生共同管理实验室等措施构建高校开放性实验室安全运行机制.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安全;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9.07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着力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大环境需求下,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验、实训教学与研究.基于此,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在发生改变.在课程设置上,以理论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逐渐转变为理论课与实验课并重的教学模式.高校对实验室的使用需求不断提升.因此,实验室是高校教师进行教学与科研,学生进行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场所.

目前,各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利用率较低但需求量较高的情况.不少实验室仅运用于日常少数教学安排,其余时间大门紧闭.然而大量师生希望能有符合实验要求的试验场地进行学习与科研.对实验室进行开放,是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产学研深入结合的有利形势.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对促进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大力提倡建设高校开放性实验室的同时,面临着安全问题的困扰.开放性实验室的设立,流动人员数量增多,势必会造成实验设备损坏率增加,且导致日常管理难度加大、安全不可控因素增加、安全风险等级提升等安全问题.因此,实验室的开放与实验室的安全存在着直接冲突.

1高校开放性实验室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纵观近年高校实验室事故发生的情况,造成安全问题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三点.

1.1安全教育

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方式单一,导致学生安全意识不强.目前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多停留在传统的通识安全教育,且专业性、区分性不强.安全教育方式多以非强制性的安全培训,由专任教师或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课程时的简单讲解、提醒为主.学生接受的安全教育方式单一,安全知识不足,应对突发安全问题的能力极低.

对教师的安全培训与安全技能提升投入力度明显不足.不少学校存在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忽略教师安全教育的现象.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般只在入职前接受安全培训,任课教师和项目组负责人很少会有安全培训,对教师安全培训与安全技能提升投入力度明显不足.

1.2安全责任制度

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实验室的安全责任并非单一归属,涉及多个部门.网络安全涉及学校信息网络中心,设备安全涉及实验设备处或国有资产管理处,场所安全涉及保卫处,实验室管理人员、教师安全涉及实验设备处和人事处,学生安全涉及学生处,实验教学资料安全涉及教务处,因此实验室的安全须多部门联动配合保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在责任认定上就会存在责任不明确,相互推卸的情况.包括学校各级领导、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内的管理者都明白安全的重要性,也高度重视师生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但如何将安全落到实处,是否有具体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作支撑,是否安全责任具体到人这一细节问题时,往往有欠缺,这也可以体现出管理者对安全细节重视程度不够.

1.3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水平滞后.实验室管理体制机制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实验室能否充分发挥其功能,充分利用和调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目前不少学校实验室的管理记录、登记仍采用传统纸质记录本记录,每个实验室每学期配备单独的管理记录册,管理人员对实验室的使用、检查、设备维护、报修等进行纸质记录.纸质记录仅能证明实验室的运行状况,管理者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传统管理记录多不规范、连贯性差且记录、登记作用有限.

2高校开放性实验室安全运行机制构建

2.1安全教育方式多样化

安全问题一直贯彻以预防为主,事后救济为辅的基本原则.高校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问题并不断进行投入.采取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形成体系化的安全教育模式,有利于不断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网络视频自学.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师生通过自行选择网络上实验室安全知识、安全操作等视频,灵活地选取时间、地点,自由进行学习观看,便捷又有效率.网络视频内容包括传统的通识安全教育课程和针对特色院系的专业安全教育课程,通识安全教育课程是指实验室消防设备的使用如灭火器的使用、防火安全、用电安全、防盗安全等.专业安全教育课程包括危险化学物品安全使用、生物与化学废弃物处置、特种专业仪器设备操作等.对不同安全级别的实验室规定特定时长的网站视频自学作为师生进入实验室的基本条件之一.

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仅靠师生自学以调动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建立对应的考核制度即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制度.对初次进入实验室或者每五年一次进行实验室准入考试.文科类实验室通常以计算机房、全景模拟实验室为主,可通过机考方式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答题和操核.对理工类尤其是生物、化学和有特种设备的实验室进行机考安全知识和实务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安全准入考试,只有考试通过者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学习研究.

安全教育课程.可特别设定大学生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为公共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学习,或者在通识的安全教育课程中设定部分章节的实验室安全内容,这样可以满足部分同学的知识需求.

安全培训.定期开展安全培训,聘请有安全防范实务经验的专业人员对师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培训.建立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培训进修制度,定期组织一定数量的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分领域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专业进修,不断提升个人的安全专业素质与安全管理水平.重视对有实验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和实验项目负责人的安全培训,提升其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安全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高校软实力建设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建设属于文化建设,也是安全教育方式多样性的有力体现.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讲读方式,通过社交媒体工具如微博、微信公众号传达实验室安全小贴士,安全小故事等丰富的内容,进行有学校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生动活泼的文字、趣味形象的漫画、深刻的短视频都可以成为学生观看的兴趣点.

2.2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

明确管理人、使用人的安全责任.现诸多学校采取从学校到院级再到实验室的责任制度.笔者认为,责任制度是从宏观领导到微观实施的有力体现.各层级的管理人和校级各部门均须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维护安全稳定的责任内容层层下发,明确每个管理人的责任范围和具体职责.例如,领导层面对管理规章制度的设计、重大问题的决策责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日常检查、维护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责任.实验室使用人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签署安全责任书,明确具体实验室操作准则和违规责任.只有明确管理人、使用人因过错、过失导致未履行职责和未完全履行职责时应承担的安全责任,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才能避免事后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的情况发生,也能对管理人、使用人起到警醒督促作用.

制定切实可行的校级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许多高校制定的校级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内容空洞,过于宏观而缺乏可操作性,且没有明确安全责任.具体实施细则多由二级学院自行制定实施.其问题在于各学院制定的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良莠不齐,标准不一,效力层级过低,关注度也低.高校应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并结合学校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全校范围内的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校级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应至少包含实验室人员、物资设备、卫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废弃物处置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2.3转变传统安全管理模式

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定期对信息库进行数据分析.笔者认为,在大数据时代下,应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以取代传统纸质管理形式,由学校购买或自行开发一套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学生和教师可登录账号后,自行查找需求时间段内对未有实验教学的实验室进行借用.实验室管理者可详细看到实验室使用、借用信息,包括使用时间、地点、人员、内容等.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还应包含实验室环境和实验设备维修信息、保养信息,管理人日常安全检查记录等.学校管理部门定期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一方面可以检测实验室开放性程度,便于管理.对利用率低的实验室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对利用率过高导致设备维修、报修频繁的实验室适度降低开放力度,降低因仪器设备使用频繁而可能导致的安全问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教师到其余实验室进行学习与科研,以提升实验室开放性与安全性.另一方有利于学校管理部门可对实验室进行统领监督管理.例如,通用实验设备一般是按批次招标集中采购而来,若采用网络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就可以对实验设备的维修更换进行数据分析,便于选用更优设备品牌和型号.

由学生组织团体、任课教师、科研团队负责人、实验室管理人员共同管理实验室.高校实验室普遍由实验管理岗位教师进行专职管理.一些高校也采用实验岗位专职教师负责教学、科研和软件维护,外聘专职人员负责开关实验室大门和日常清洁等工作.实验室管理均是实验室管理人员占主导地位,但受管理人员上班时间的限制,晚上一般无人管理,造成实验室开放性受阻.若由实验室管理人员以外的师生对使用期间的实验室安全进行责任管理,实验室使用时间受限问题迎刃而解.重视学生对实验室管理的参与,使之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实验教学与管理活动,主动接受教育和开展自我教育,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由学生组织团体、任课教师、科研团队负责人、实验室管理人员多方共同管理实验室,不仅可以提升实验室利用率,利于师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知识,还有助于推动师生的科研成果研发进程.

3结语

保障高校开放性实验室的安全运行绝非易事,需要从顶层制度设计和长期的教育投入抓起.科学严谨的安全管理体系与切实可行的安全责任落实是实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安全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也是减少高校开放性实验室不可控安全因素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构建开放性实验室的目标,确保教学、科研实验能安全有序的运行,促进我国高校建立健全开放性实验室安全长效的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郭华,肖起跃,罗华鹏等.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3):8788.

[2]张海峰.“双一流”背景下的一流实验室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2):610.

[3]邹勤,赵燕飞,王金星等,开放性实验室创新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0):1921.

[4]张建良,卢慧芬,韩涛等.香港理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及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8):266270.

实验室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实验室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实验室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