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方面有关论文怎么写 与志愿服务的德育价值与其校本化策略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志愿服务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志愿服务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志愿服务的德育价值与其校本化策略

志愿服务的德育价值及其校本化策略

/李筱静

【摘 要】在志愿服务越来越社会化、政策化的大背景下,志愿服务工作对学生德性成长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学校应通过志愿服务课程化、个性化、团队化实施,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的德性成长.

【关键词】志愿服务;德育;校本化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31-0017-02

【作者简介】李筱静,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南京,210019)副校长,一级教师,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

一、志愿服务对学生德性成长的意义

一般认为,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谋取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等特征”.学者Clary和Snyder(1999)研究分析指出:志愿服务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功能:价值、理解、提高、职业、社会、保护.其中,价值功能主要是实现道德价值;理解功能包含获得新的经历、体验及熟练相关技艺;提高功能如获得个人成长和发展;社会功能如加强个人社会关系,和谐协作;等等.

志愿服务的内涵及功能,决定了其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1.志愿服务的“志愿性”唤醒了孩子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人的成长是一个由“生物人”逐渐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一个人的价值更多地是在直接或间接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志愿”与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选择,是责任的确认.“志愿参与”本身就意味着志愿活动是德育个体自主的追求,因此,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性”有助于实现德育工作的主体由教育者向学生的转变,使学生的道德成长成为自我的选择和追求.

2.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性”促进了学生德性的内化进程并丰富了德性成长的途径.不少学校德育的现状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体验.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服务,使得学生在自身参与的体验当中,潜移默化地将德育目标内化为个体经验和人格的一部分.而各种不同类型和目标的志愿服务活动,则为不同的学生个体提供了丰富的德性成长途径.

3.志愿服务活动的“无偿性”拓展了学生的价值视野.正如李泽厚先生论述的那样,中国思想文化传统贯穿着“实用理性”,即任何事情任何选择,都注重功利实用的目标.但志愿服务的无偿性,则促使学生思考、认识到超越实际功利之外的价值.

二、志愿服务何以育人

志愿服务工作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其在育人方面的实际成效.下文结合实际案例简要论述.

1.志愿服务工作的价值功能,使学生在体验中充分感悟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人生价值.例如,由学校组织、家长协助、南京市中山陵园管委会协办的“凤尾蝶”志愿服务活动,具体安排是周日半天,沿着紫金山登山道捡垃圾.根据学生们的活动记录和活动反馈,他们感受到了家乡南京的山水之美,更加亲近更加热爱大自然,同时活动也强化了学生们“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强烈意识.山道上为数不少的垃圾、烟头等杂物,使得学生们感叹公民道德素养亟待提高的同时,自觉进行自我反省,强化了自律自尊的人格意识.

2.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功能,提升了学生的组织、协调以及合作能力.比如,每学期一次的社区图书捐赠活动,要求附近社区的同学在家长协助下,跨年级协调,利用网络等通讯方式,制订并落实计划,明确分工,分头进行前期的宣传工作,联络社区活动中心,确定地点,接收登记获捐图书,记录活动流程和活动感受.这样一次活动,实现了学校、家庭、社区以及相关组织的联合互动,全面发展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宣传能力.

3.志愿服务工作的理解功能,使学生们从劳动实践中获得了全新的经历和体验.例如,每年的读书节,学校都会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凤凰书城图书整理活动.活动过后,学生们彼此交流,参与服务的学生大多疲惫不堪满头大汗.他们在半天的忙碌中,既收获了人们对他们劳动的尊重,又切身感受到劳动的不易、劳动的价值.

当然,志愿服务工作还有其他的一些功能,都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道德发展.

三、志愿服务工作的校本化策略

志愿服务在欧美国家有较长的历史和较广泛的社会影响.一般而言,志愿服务工作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公共事业,其参与的主体具有广泛性.而在校的小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有相当的特殊性.基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目标、原则和要求,志愿服务工作必须被当作小学德育工作的新载体,相关的计划、实施以及评估,都应该纳入学校德育课程的总体框架中并形成相应的实施策略.

1.志愿服务课程化.根据《指南》的要求和相关的年段德育目标,设置课程内容,设计学分认定机制和激励评价机制.以评价机制的设计为例,从评价主体来看,包括自我评价、伙伴互评、班主任的审核;从评价等级来看,可分为20分、60分、100分三个层次,20分为基本要求,体现了鼓励为先的原则,这对学生的志愿服务热情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2.志愿服务个性化.在指导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时,要关注学生的年龄差异,区别实施.对于低年段的学生,由于其年龄小,技能低,还有安全问题,所以志愿服务活动地点宜放在学校,比如设立班级或者校内的简单的志愿服务岗位,定位于体验、感受,重在参与.而对于高年段的学生,则可以设定更加多元的志愿服务模式.学校规划牵头,充分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设立班级、校级、社区、社会等多种志愿服务的岗位,定位于实践、学习,重在激励.

3.志愿服务团队化.团队化策略基于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性,以区别于个体志愿参与的无偿公益活动.团队化不是指一般的集体活动,而是指由学校主导,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形成有着不同服务目标、服务对象和活动形式的志愿服务团队.志愿服务的团队化,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不仅可以发挥团队的服务功能,还能强化其引领功能、宣传功能.

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普及化和政策化,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愈来愈大.而小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如何成为学校最具开放性、多元性和实践性的德育课程,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肖强,罗公利.志愿服务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12(2).

[2]朱洪秋.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的区域推进与校本实施[J].中小学德育,2011(12).

志愿服务论文范文结:

关于志愿服务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志愿服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服务营销论文

2、关于志愿服务的论文

3、汽车服务工程论文题目

4、汽车营销和服务论文

5、药学服务论文

6、金融服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