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和四溢的节日精练绝伦的文字《火把节》教学实录与备课历程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该文是关于教学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四溢的节日精练绝伦的文字《火把节》教学实录与备课历程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哈萨克族民间故事《冬不拉》,为民除害的王子虽然英勇献身了,冬不拉的琴声却永远在我们耳边回荡.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火把节》,感受另一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请齐读课题.

生:(齐)火把节.

师:大家已经预习了,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生:是彝族的节日,也是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节日.

师:是哪一天呢?

生:不同的民族火把节的时间也不一样.彝族是农历六月二十四.

师:这一天,与我们汉族节日相比,在端午之后,中秋之前.课文中的火把节都介绍了哪些活动?

生:课文中介绍了斗牛、摔跤、篝火晚会.

师:哪位同学补充一下?

生:课文还介绍了年轻人点燃火把奔跑的欢乐情景,以及火把节前人们打扫卫生、准备节日饭菜的忙碌场面.

师:说得很准确.请问,哪个词语能概括火把节的特点?

生:四溢.

师:我们就赶快到大梁山,去参加这四溢的火把节!

师:我们首先来到斗牛场.请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斗牛场非常热闹,课文中讲,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师:这句话很有意思.斗牛场真的涨了大水,成为海洋了吗?

生:不是的,这是比喻的说法.

师:什么?这是比喻的说法?怎么没有.像”“好像”“仿佛”“犹如”之类的词呀?

(生说不明白)

师:不明白?前面说的“像”“好像”“仿佛”“犹如”,都是明明白白地打比方,我们一看就知道.而这句话不同,是暗暗地在打比方,因此叫暗喻,是比喻的另一种方式.请看: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当年带领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保存了革命的火种,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当初刚到井冈山时,中国革命就像刚出生的婴儿,睡在摇篮里,因此说——

生: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

师:对.这种比喻有特别的词语,就是“是”“成了”等.请接着讲.

生:我发现到斗牛场观看比赛的人很多,将斗牛场团团围住了.

师:(出示课件)我们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

生:人山人海.

师:斗牛场是最为激烈的,从每一头牛的搏击中可以看出来.(课件展示)谁能说一下斗牛场的激烈场面?

生:两头公牛在主人的牵引下,来到斗牛场.突然,一头公牛向对手冲去,对手毫不示弱,也向它冲来.只听“嘭”的一声,两头牛的脑袋撞到一块.不久,一头牛显然力不从心,扭头就跑.另一头牛向前追去.

师:说得真好,把斗牛的场面说得清清楚楚,精彩极了.可是我有一个问题,课文中为什么不这样具体写呢?

生:课文中写了很多场面,像斗牛、摔跤,还有其他的,如果都这样具体写的话,不知要写多少字.

师:还怕字多吗?这个好像不太能说服人.

生:课文用精练的文字描写了几个精彩的场面,因此不需要都写那么具体.

生:课文的题目是《火把节》,并不是斗牛,如果把斗牛写那样具体的话,就偏题了.

师:有道理.看来,我们写作时,也要用心地想一想,文章到底要表达什么,该写具体的就写具体,不该写具体的就要一笔带过,甚至不用去写,总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另外,课文写摔跤比赛,用了一个词语“人声鼎沸”,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说那里人很多,很热闹.

师:很正确.我们注意这个“鼎”字.它是古代先民们煮食物的器具,有点像现在的火锅.(边讲边画字形)鼎有三足两耳,在写小篆时,它的腹部变形为“目”字,因此,大家写的时候,千万不能把“目”写成“日”.请大家把这几个段落朗读一遍,边读边想象画面.

2.亲临篝火晚会.

师:白天,我们观看了两场比赛,晚上,篝火晚会开始了.让我们一起来到欢乐的广场,跳起来,唱起来吧!

(出示图片,感受气氛)

师:我们来读课文,课文中写了四种人,他们都是谁?都是如何参加篝火晚会的?

生:他们是老人、小伙子、姑娘和孩子们.老人们弹琴,小伙子吹笛子,姑娘们跳舞,孩子们嬉闹.

师:说得真好.我们就照他说的来学习.我把课文改写一下,看这样好不好:“老人来了,弹起了月琴,小伙子来了,吹起了笛子.”怎么样?

生:不好.把“平时积满灰尘”“很久没有摸了”去掉了,味道就没有了.

师:什么味道呢?

生:这些词语都是好词好句,写了以后,更加生动.

师:好词好句?“平时积满灰尘”也是好词好句?如果我们班的窗户玻璃上积满灰尘,校长可要批评哟!请再想一想.

生:我想是这样的.这些月琴人们平时都没有拿出来弹过,笛子也是一样,没有拿出来吹过.只有火把节时才拿出来,说明老人与小伙子对节日非常重视,也表现了火把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师:说得真好.看来,文章写得好不好,并不是看有没有妤词好句,关键是看能不能表达特别的感情.另外,理解句子,也不能笼统地用“好词好句”来概括.我们用心去读读这一段吧!

(生自由读)

师:在这样的气氛中,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样?

生:我也会情不自禁地与他们一起唱起来,一起跳起来.

生:在这种气氛下,彝家人也热烈地邀请我一起跳舞.

师:正好,课文在这里有个省略号,我们来把作者省略的内容补上去吧,请注意与前面文字连接好.

生:就连刚从外面打工回来的游子也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唱起来,一起跳起来.

师:打工的人一般是青年人,补在这里是不是有问题?

生:补在这里不行,与前面的青年人重复了.

师:我们再看课文,老人、小伙子、姑娘和孩子们都是彝族人,如果省略号再补充彝族人的话,就重复了.那我们只能补充什么人呢?

生:就连远道而来的游人也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唱起来,跳起来.

师:这样就对了.今后我们写作的时候,也要考虑这些因素,让文章更合逻辑.我们把刚才补充的句子放进去,再朗读一遍吧.

3.参加传统仪式.

师:在篝火晚会之前,还有一个仪式,我们己经知道了,那就是

生:点燃火把奔跑.

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这是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战胜蝗虫.

师:这一故事在哪里?请大家读一下.

(生读传说)

师:我提一个问题,蝗虫是谁带来的?

生:是天上的神仙.

师:真是这样吗?

(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师:天上本来没有神仙,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这是由于很早以前,科技不发达,只能靠天吃饭.人们面对蝗虫灾害,无能为力,于是就说成是神仙撒下的.解放前,我国还遭受过蝗虫灾害.我读师范时,学过一篇课文,说我国已经取得治理蝗虫灾害的胜利.在我的记忆中,蝗虫灾害来临时,有一个词语叫“飞蝗蔽日”,就是说飞来的蝗虫遮盖了太阳.可是,彝族人民并没有屈服,而是想出了办法.这就是火把节的来历,哪位说一下?

生:他们点燃火把,日夜不停地到田间地头捕烧害虫,终于灭掉了蝗虫,保护了庄稼.于是,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就有了火把节.

师:说得很好.当初,在田间地头不知烧了多少次,后来,火把节时,就有了一个特定的仪式,就是点燃火把绕屋三圈,你们知道为什么是三圈而不是两圈或四圈呢?

生:不知道.

师:中华文化中的“三”是很有讲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道德经》中的话.“三”在中国古代是最小的虚数,可以表示多的意思.

生:哦,还有这样的意义呀!

师:彝族人民每年举办火把节,就是为了纪念远古时候那次消灭蝗虫的胜利.改革开放以后,旅游业迅速发展,火把节又有了新的意义,那就是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到彝族人民的家乡欢度火把节,带动经济的发展,提高彝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作者热情地发出邀请,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开头.

生:“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师:邀请并非只有一次,还有——

生:“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参加这三天三四溢的盛典.”

师:两次邀请还不能表达彝家人的热情,作者在讲述传说故事之前,再一次向我们发出邀请.请读——

生:“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庆祝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师:传说讲完了,结尾作者仍在盛情相邀,请读——

生:“来吧,到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师:彝家人的盛情相邀,我们怎能不心潮澎湃.让我们早日前去,一起参加这四溢的火把节吧!下课! 教学解说: 《火把节》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不长,但处处洋溢着火样的热情,展示了彝族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备课时,我的思路是这样的,

整体把握,理清文章脉络.课文结构清晰,四次盛情相邀,把课文自然地分为准备、节日和传说三个部分.在预习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说出节日中所进行的活动,淡化节日前的准备,精读节日中的斗牛及篝火晚会,再把传说故事巧妙地与品读结合起来.这样,教学结构紧凑,思路清晰,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细细品读,学习写作方法.语文学习离不开对文字的品读,这是学生形成良好语感的基本方法.在品读文字的同时,通过改写、补写等方法,很自然地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力,又随机渗透了写作知识,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另外,在补写时,针对学生不当的答案进行分析,这样,学生的思维训练又落到了实处.这远比讲解逻辑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前后呼应,感受彝族盛情.课文的教学应紧扣时代的脉搏.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很多学生也利用假期到全国各地旅游,感受民族风情,体验美好生活.将这些元素引入课堂,用朗读的方式来表现,让学生在旅游生活与语言文字中感受彝族人的盛情,教学自然而然地达到,给人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感.

(作者单位: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区朝阳小学)

教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教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2、科学教学论文

3、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4、外语教学期刊

5、教学论文范文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