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类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营境学视野下的城市室外人居环境规划和管理以江门市新会区中心园林区环境改造为例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人居环境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营境学视野下的城市室外人居环境规划和管理以江门市新会区中心园林区环境改造为例

摘 要:通过对江门市新会区中心园林区环境改造规划设计与城市管理的研究,在营境理论指导下,初步探讨以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为目标的环境改造路径与方法,探索出一条以绿道慢行系统打造“园城一体”中心园林区的规划路径,建构出一套基于新会市民生活情境与会城历史文化景观交融的绿色基础设施设计方法,系统梳理了构建中心园林区城市室外人居环境的三大原则与范式,总结归纳出营境学视野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介入路径、角色定位及操作内容在城市室外人居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转向,为相关项目和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室外人居环境;入境式设计;营境学;绿色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8)03-0009-07

收稿日期:2018-05-05

修回日期:2018-06-01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y of urban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landscape area in XinhuiDistrict of Jiangmen City, this article explores environmental tranormation path and method in ordo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people’s lif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ory of Jing-structure. The article creates a planning path of the center landscape area basedon Green Road Slow Motion System, and constructs a green infrastructure design method based on people’s life, historical andcultural landscape,systematically combing three major principles and paradigms for constructing the outdoor living environmentin the central garden area. The article also summaries the shifts of interrupting path,position and work content of landscapeplan and desig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of Jing-structure. The results w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projects andresearch.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utdoor living environment; Immersive design; Theory of Jing-structure; Greeninfrastructure

引言

入境式设计,是物我混一的传统中国园林营建工作方法[1].营境学,是通过人与天调的过程使地球表面成为善境的学科[2].以入境式设计理念为核心思路的江门市新会区中心园林区改造建设获得新会市民的高度认可,这背后离不开设计方、城市管理方、使用方的共同参与决策与努力,同时也是营境学在风景园林学科扩展介入城市文化景观更新与室外人居环境改造的一次重要实践.项目的实践以尊重场地现状和人文情境为基础,通过深入体察民生诉求,尝试将市民日常室外生活的需要与城市室外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有机结合.整个项目设计过程试图摆脱图面式设计机械单一几何维度的弊端[1],从城市管理要求、市民场所感知、人文历史情境和场地客观现状等多个维度综合,通过入境式设计方法将复杂的场地与人的矛盾化解,把原有场地时空关系呈现的秩序转化为人与环境高度耦合的和谐境域.

1 城市室外人居环境改造研究背景

1.1 新会中心园林区城市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新会古称冈州,现为广东省江门市辖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银洲湖畔、潭江下游,东与中山、南与斗门相邻,北与江门、鹤山相接,西与开平、西南与台山接壤,遏粤西南之咽喉,据珠江三角洲之要冲.更是广东历史上文风最盛的地区之一,岭南大儒陈白沙、维新领袖梁启超、史学大家陈垣等均出自新会.新会为南粤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海滨邹鲁”之称.而位于新会区境北部的会城,北枕圭峰山,南望银洲湖,历代为新会县县治,曾为古冈州州治,一直是新会的政治、经济、交通通信和贸易中心.中心园林区则位于会城中心区域,东至东关路,西至育才路,北达新希望医院,南达新会市中医院,其中有葫芦山、马山、猪乸岭三处圭峰余脉,总共占地约51.7 hm2[3].始建于北宋的新会学宫和隋唐的龙兴寺石塔、元明清三代的新会城址、民国初的新会书院等一众历史遗存星罗棋布,解放后建设的新会人民会堂、盆趣园、艇仔湖花亭、北园公园入口大门、新会迎宾馆等岭南建筑更是岭南现代主义建筑与园林结合的经典作品.

从道光年间编撰的《新会县志?图说》①中邑城内外全图(图1)、县衙图与学宫图对比今日中心园林区的城市格局,不难发现环抱学宫的山体以及围绕其轴线两侧地块的基本山水格局被很完好地保留了下来.根据抗战期间会城街道图②(伦海滨绘)显示,中心园林区的现代城市街道网络与城市绿地布局在民国时期已经基本定型,虽然日寇轰炸会城对城市建筑造成严重破坏,但学宫的古建筑风貌与院落形制经过修复得以恢复.而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具有浓郁岭南地域特色的系列现代主义公共建筑,均以低调协调的风貌与中心园林区原有的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从新会县城1962 年的一张鸟瞰老照片(图2)可以看出,会城学宫前广场两侧延伸的绿地与几个湖体相互嵌套,其中南面沿着公园路两侧的城市建筑与公园绿地呈现疏密有致的分布格局,而北面的圭峰山则是成为学宫和整个会城建筑群的大背景.新会博物馆(学宫)、盆趣园、马山公园、北园动物园都是20 世纪十年代新会人最常去的公共休闲绿地,艇仔湖的花亭、盆趣园的折廊和北园的狮山猴山等景点更加成为一代新会人的集体记忆.

1.2 新会中心园林区室外人居环境改造背景

随着会城中心区域城市建筑密度增大,人车交通拥堵和公园设施老化等城市管理问题涌现.20 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心园林区公园设施的管理提升与规划优化改造成了新会区委区政府与新会人民心头牵挂的大事.2003 年江门市委市政府邀请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王绍增先生主持江门绿地系统修编的调研与规划工作(图3),新会中心园林区古冈州文化脉络与历史遗存的独特性和稀有性很早就引起了先生的重视.王绍增先生在带领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的专家学者们进行场地调研时,率先提出了在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更新设计视野下,新会中心园林区的整体保护策略与规划思路(图4).在江门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华南农业大学的团队与新会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围绕学宫与盆趣园为核心构建新会中心园林区的共识,确立了中心园林区的范围,包含马山北园、冈州湖、艇仔湖、人民球场、会堂广场、新会学宫以及盆趣园等众多人文历史重要节点.这次规划高瞻远瞩地明确了新会中心园林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室外人居环境规划的大方向,为后续十多年新会中心园林区的规划建设指明了路径.王绍增先生的营境思想与新会区委区政府的规划理念高度契合,对日后新会绿地系统更新与该区域的城市管理进程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010 年新会区委区政府下决心投入财政资金收回新濠景酒店4 900 m2用地,并改造成为市民广场,此举拉开了新会中心园林区全面升级改造的序幕.2012 年新会区委区政府再次邀请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规划设计团队进行中心园林区的整体改造设计.该团队在十余年不断深入对新会历史人文和城市格局的研究前提下,与新会区城市管理局紧密配合,又经过近两年的深入调研与设计,终于完成了会堂广场、新濠景片区、盆趣园、马山公园、北园公园、艇仔湖与冈州湖等项目的改造设计任务(图5).中心园林区改造自2014 年被列入新会区委区政府重大民生实事,整个项目正式进入全面升级改造实施阶段.

2 新会中心园林区室外人居环境改造的理念与策略

2.1 作为文化认同与日常室外生活载体

会城背靠圭峰,前临银洲湖,而中心园林区处于圭峰山脉和小鸟天堂的城市山水轴线之间,其中学宫原为孔庙,实是五邑人心中最厚重的儒家文化和城市历史的综合载体.在长时间的调查和访谈中发现,老一辈新会人谈起中心园林区,总会提到上学时去艇仔湖、北园马山游玩,过节到学宫里的庙堂祭祀,周总理来过的会堂和住过的迎宾馆等等引以为豪的故事和情结.从城市发展分析,各种各样发生在中心园林区的历史故事与市民日常的生活深度融合在一起,产生了新会人对中心园林区非常丰富而独特的景观记忆与感知体验[4].

从整体去把握中心园林区的城市意象时,设计团队发现三大特点.其一,中心园林区中拥有马山、葫芦山、猪乸岭等山体,又保留了冈洲湖、艇仔湖和北园的水系,形成了山环水绕的“城市山林”意象,尽管周边的建筑密度在增加,但会城的城市发展与园林绿地相互嵌套的格局是新会人的共识,努力维护盆趣园到学宫延伸至圭峰山脉的典型岭南城市山水意象是新会人的自觉(图6),这也进一步确立以中心园林区整体作为城市大公园进行规划改造的观念.其次,各个历史阶段的意向交织构成新会人文化语境的基础,明代的砖窑遗址、始建于北宋的孔庙大殿和建于隋唐的龙兴寺佛塔、元明清的城墙遗址分布在中心园林区中,每天的户外休闲生活场所与历史遗存的空间高度重叠,形成了独具历史氛围的园林历史意境空间.在新会人成长过程中留下了在城市园林中接触珍贵历史文物遗迹的记忆,让中心园林区成为新会人文化认同的纽带和文化自信的源泉.第三,中心园林区成为市民日常休闲的容器和大量城市生活的综合,新会人对户外活动的喜爱来自于他们拥有这么一块宝地:早晨去盆趣园唱歌唱粤剧,中午在艇仔湖树下下棋打牌,晚上在会堂广场跳舞;年轻人喜欢去人民球场运动,小朋友喜欢在北园玩耍,老人喜欢马山的清凉,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场所.这不但得益于一种行望居游的城市园林生活传统,更归功于中心园林区的景观为各种活动提供了一个共享平台,在城市公共生活持续发生过程中起到媒介的关键作用.

2.2 改造路径

将中心园林区当作城市中心大型公共绿地进行规划,必须解决的是市民出行与交通面临的功能性问题.会城中心园林区公园路、惠民东路等双向单车道的车流量早已不堪重负,加上区内的中小学每天的接送高峰期,摩托车流、小汽车流与人流混杂,造成车辆拥堵与人车争道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所以在规划策略层面率先提出构建中心园林区人车分流的绿道慢行系统的设想(图7),该系统的实施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将人民球场整体挖空作为地下停车库,解决中心园林区停车难问题;二是通过人行天桥和水滨栈道等多种复合手法联通各个被城市道路割裂的绿地人行路网;三是通过拆除公共绿地与城市街道间的围墙,开放围闭管理的公园,以提高城市景观界面的融合性与市民休闲漫步的可达性.绿道慢行系统的规划思路为打造“园城一体”的中心园林区指明了路径,后续的节点设计、建设实施和城市管理过程也一直贯彻开放式公共绿地的理念,确立了以提高市民室外生活品质为改造和管理目标,将中心园林区建成为基于新会人民日常休闲生活,并作为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绿色基础设施.

在规划布局上首先尊重场地的历史文化肌理,将场地现有的遗存与市民活动的场所深入结合考虑.通过将室外空间设计与历史文化氛围融合,建构从新会书院—会堂广场—新濠景广场的城市市民广场轴线,并将其打造成会城中心园林区的城市会客厅(图8),在视线上形成贯通的林荫广场通廊,并在视觉轴线焦点布置主景,点缀强化整体的文化氛围.在慢行路线规划上切合新会市民的日常生活,着重考虑学生的路线及老人散步的路线,在中心园林区形成贯穿主要公园及广场绿地的环状慢行路网.特别将盆趣园一侧的滨水绿地通过水上栈道的形式与周边公共空间联通,形成盆趣园东侧的一条联系迎宾馆进入马山公园南入口的人行景观步道,打通了从新濠景广场穿过盆趣园到达学宫前广场的绿色游览路线.而被道路切割的马山公园、北园公园与新希望医院的绿地,则各自依托公园的地形因势利导设置人行天桥进行连通,使马山北园的登山步道与中心园林区的休闲活动用地串联成为一个整体,形成可漫步于山林中的园林城市意象.

在设计形式上通过场地的游观体验与访谈调研,充分理解“原置”①所塑造的情境改造空间,尤其关注场地内外空间的关系,将远山近水与植物地形有机结合,形成尊重传统而采取柔性景观要素介入场地空间型塑的设计操作[5],将设计重点回归到位置经营的古典园林设计理路.如将盆趣园的入口由正东西方向改到保留建筑的西南一侧,充分借用了经过新濠景广场保留建筑过渡到盆趣园的空间转折,把原来盆趣园一览无余的全景通过旷奥收放的序列组织,达到层层递进引人入胜的环境心理效果.又如盆趣园假山改造的设计中,大胆突破原有小体量片石假山的形式,将英石假山以叠石驳岸的形式,结合盆趣园折廊建筑的起伏形势,采取承托山脚引山麓入园的手法堆叠,呼应背后圭峰山脉及园中背景林冠线,以达到扩大视域的效果,通过地形堆坡与人停留视点的组织,将场地中充满画意的“三远”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图9)[6].

在设计风格把控上,除了对原貌修复的历史建筑采取修旧如故的原则外,整体景观风貌需要与整个中心园林区的建筑风格和氛围相匹配.而区内包含了明清古典风格的岭南建筑如学宫、艇仔湖花亭与盆趣园折廊,现代仿古风格的岭南园林建筑如马山解放亭、半日闲和迎宾馆一号楼等,以及岭南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如新会人民会堂和冈州宾馆,所以在整个中心园林区的园林要素选择上需要协调这三种风格的建筑,体现新会岭南园林的格调,同时统一整个中心园林区给人的印象.基于场地现状的特点和协调整体风貌的要求,在落地设计的风格上既不完全遵循传统岭南建筑的样式,也不以突出的造型捏造不属于新会本土的要素,通过建筑样式提炼和融合作为设计元素的本底,遵循“学宫文心”的核心意境,采取“以古为新”的设计思路摸索出一条新岭南园林风格的设计路径[7].

2.3 改造原则

中心园林区的室外人居环境始终围绕着三个核心观念构建,一是当代新会本土岭南优秀园林建筑作品的延续与发展;二是新会学宫文化的传承与空间转译;三是更进一步开放的现代城市园林空间的公共参与与集体塑造.背后的实质是城市室外人居环境要想做出理想的作品,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必须兼顾本土性、文化性与现代性三者的关系,并当作一种原则去遵循.本土性原则是指符合新会本地人生活习惯习俗,因循当地老百姓对场地日常使用的要求(林荫纳凉、广场舞、唱粤剧山歌等)进行规划设计;文化性原则需要设计师理解新会岭南文化的内涵(如白沙文化、梁氏家族文化等),从种种文化现象中挖掘新会人文化认同的基础,整体上合理把握场地与使用者对话的文化语汇;现代性原则则要求在中心园林区的营造过程中,时刻以市民为主体提倡公众参与决策(规划设计方案公示、征询市民意见、方案调整机制等),将城市公共场所的管理与规划过程作为培养开放的现代公民意识的沃土.

营境学的视角下归纳出以下城市室外人居环境构建的策略.

无论是中心园林区的城市管理还是规划建设过程,首先都必须全身心地进入到新会人对当地文化景观的认知语境中.设计师和管理者必须代入当中的情境去体会新会本土文化的时空维度,从而理解当地人对中心园林区一花一草一木的真挚感情[1].营造过程中更加明晰新会本土岭南园林建筑设计师钟雪、钟鸣和陶晃等前辈先生们几代人的努力,他们的经典作品是新会中心园林区最为宝贵的文化景观遗产,将其作为岭南园林建筑本土性、文化性和现代性探索的脉络延续,在原址或原建筑上进行了修葺、保护与再利用.

其次,促进中心园林区室外环境与市民日常休闲活动高度耦合,将中心园林区的改造设计当作市民户外休闲活动的催化剂,进一步深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为城市景观更新媒介的功能.必须时刻提醒城市管理者与规划设计者:任何一种主观的设计展现和强制的管理行为,都可能摧毁原场地多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痕迹与生活印记.时刻清晰明确新会人在主观改变中心园林区环境的努力时,中心园林区的人文环境也不断影响着一代代新会人;人类文明的积累经过漫长、艰辛的岁月,因此必须给予当地人文环境足够的尊重与包容.

最后从总体价值立场看,应回溯到岭南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新会的岭南儒家文化伴随着外向的商业文明的发展,展现出强调人与人之间互利共赢、合作相生的海洋文化精神,基于这种互利合作的价值追求,反映在人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上则提倡二者互惠共生的人文生态观.所以构建未来城市室外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师应该是放下自身张扬个性和表达,深入体察所在地的人文脉络和自然环境互惠共生关系,并能将人与环境主客间交融的情境投射回场地营造过程的风景园林师[8].

3 结语

江门市新会区中心园林区从策划、设计、建设到管理的漫长过程,历时十多年,体现了规划设计者与城市管理者锲而不舍的紧密协作精神,最终项目落地也从一种普遍意义上的设计与建设过程,转化为一种对场地细致入微的呵护与经营的综合性组织活动[2].本项目尝试初步梳理风景园林学科在城市室外人居环境的规划与管理的介入路径,探讨风景园林师的执业内容从单纯地作为城市室外人居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转变为人类城市幸福生活的土地营造与管理.其核心操作紧紧围绕着多维度的人地关系矛盾协调,从静态的规划设计蓝图绘制转变成为动态的人与城市室外环境互动管理的过程[9].营境学视野下的风景园林学科在城市室外人居环境规划与管理所扮演的角色也必然区别于建筑学学科造物者的形象,逐渐将自身定位从规划设计的操作者转变成为人类日常户外幸福生活的照看者,在参与提高城市户外生活质量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担当好风景园林大管家的角色.

注:图1、图2 出自《新会县志》,图3 出自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图4 出自江门新会中心景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余图片为作者自绘自摄.

人居环境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人居环境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人居环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

2、环境设计论文

3、环境论文

4、环境工程论文

5、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6、环境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