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模式方面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和基于实践应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本论文为您写教育模式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基于实践应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摘 要:基于实践应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通过贯穿大学不同阶段的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了解职业,增加对社会的感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本研究针对大学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建立一个贯穿大学四年的课程体系,并以实践应用为抓手形成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引入导师制学习模式,帮助学生逐步认识自我、认识专业、认识职业,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提高人才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得高校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实践应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高,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201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已达820万,再创历史新高,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以大学生的特点为基础,从大学适应、职业发展、职业规划、毕业求职以及进入社会工作等方面,解析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做好自身职业发展和规划的工作,着重于知道学生在深入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职业观、确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和实施方案,是一门集理论、实务和经验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1].当前形势下,通过开展有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科学系统的规划大学生活、职业生涯,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帮助学生获得职业成功并实现全面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如何采用更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实现这一目的,是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研究的重点.本文尝试以实践应用为手段,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模式.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

1.1 普遍短期开设该门课程

国内高校普遍认识到了职业规划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全覆盖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2].但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科学、系统,而且,我国的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沿用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在大学本科后半程开课的模式,往往针对大学三年级学生或者毕业生开课,大量工作还停留在督促就业、分析就业形势等宏观层面,提供就业岗位与信息,讲解就业手续等事务性工作,是一种短期的、阶段性的教育模式[3].这样造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前普遍存在短期性、阶段性的问题,没有做到贯穿大学始终,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需要.

1.2 课程教学针对性不强

对大学生而言,在大学的每个学习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都不相同,每个发展阶段都是生涯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普遍采用大班授课模式,不同专业却同一化授课[4].这就造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而且,由于我国的国情,大学生中不了解自己、不了解专业、不了解职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在针对山西大学的在校生进行的一份调查中显示,仅有54.6%的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约86.5%的学生希望通过职业规划测评进一步了解自己[3].这样的现状就导致了学生对于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没有明确目标,对大学学习的态度不端正,不知道应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自我认知不足,形不成内在动力,缺乏实践能力和社会认知[2].

1.3 实践性不强

职业生涯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通过实践,逐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做好工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便于学生在踏入社会后更快的进入角色、适应岗位,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目前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情况看,课程讲授往往偏重理论,过于书本化,学生实践机会不足,不利于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活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当是一门调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专业与非专业、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多方面教育资源,共同开展的唏嘘性教育,方能实现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自我规划,从而达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目标[5].

二、基于实践应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在理论研究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和构建了基于实践应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即贯穿四年的递进式实践应用教育体系.

2.1 贯穿大学四年的课程体系

根据大学四年中学生不同的特征情况,进行课程和内容的全程设计,以实践应用为抓手,建立一个贯穿大学四年的课程体系.

大学一年级是职业生涯启蒙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导入,引领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自我、探索专业、探索职业,从而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引导学生科学理性规划大学生活.

大学二年级是职业生涯定向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涯规划设计主题实践活动,在学生确认专业、进一步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倾向、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并做出初步职业决策.

大学三年级是职业生涯冲刺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学生根据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及行动方案,积极主动丰富知识储备、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强化实践训练,多途径加强自身职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大学四年级是职业生涯分化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在前三个阶段充分准备、锻炼提升的基础上,做好心理、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全面施展个人才华,接受社会的检验,促进个人阶段性职业生涯目标的达成,实现角色的转变.

2.2 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2.2.1 互动探索实践活动

为课程设置六次课堂主题互动探索实践活动,分别是:(1)我在哪个岛屿?——课堂职业兴趣探索实践活动,(2)我的兴趣有哪些?——课堂个人兴趣探索实践活动,(3)我的是非选择——课堂价值观探索实践活动,(4)我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价值观宣言实践活动,(5)我到底今后做什么——职业决策实践活动,(6)我的生活我做主——生涯规划书制作实践活动.

通过以上互动活动,引导学生掌握自我探索的技能,完成职业信息的搜索,并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决策,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认识职业、做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2.2.2 职业倾向测评实践活动

为课程设置五个职业倾向测评实践活动,分别是:(1)霍兰德职业测试;(2)气质测试;(3)性格测试;(4)能力测试;(5)职业价值观测试.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科学有效的职业心理和行为测评实践,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确立真实的自己和主观以为的自己之间的差距,确定职业选择的方向,避免盲目试错,从而科学的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2.2.3 职业访谈实践活动

为学生布置一次职业访谈,要求学生通过与一定数量的职场人士(感兴趣的职业从业者)访谈,获取相关行业、职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判断自身是否对工作感兴趣,最终形成书面的职业访谈报告.

2.3 导师制学习模式

把学生分为小组,导师由高年级优秀学生、教师、行业杰出代表等人担任,在大学的不同阶段,采取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建立导师关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导师更成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成长的榜样,自始至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完整的指导与教育,帮助学生更科学、有效的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

三、讨论

基于实践应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通过大学不同阶段的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了解职业,增加对社会的感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贯穿大学全过程的基于实践应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逐步认识自我、认识专业、认识职业,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提高人才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得高校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的要求.

教育模式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教育模式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教育模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关于教育的英语论文

2、教育杂志投稿

3、师德教育论文

4、教育杂志社

5、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