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来乐方面有关论文范文 和被需要和老来乐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与老来乐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被需要和老来乐

人生易老天难老.这是一条人人平等、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古往今来,芸芸众生,从平民百姓,到帝王将相,每个人都要经过少年、青年、老年这几个年龄段.除非意外,再富贵、再伟大的人,也会变老,终将老去.因此,人们对“老”,大可不必怨天尤人,而要学会坦然面对.

有人说,老年人要有承认老的心理、不服老的心态.这话不无道理.只是,心态再好,也改变不了白发一天比一天多、皱纹一天比一天深、体能一天比一天弱的事实.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如何才能安度晚年,怎样才是老有所乐,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需要明智回答的话题.身边有些老年人,尤其是从行政岗位上退休的老人,认为自己忙乎一辈子,除了有点管理经验,别无一技之长,既做不了什么事,也没合适的事做.于是,长年累月,春来冬去,不是无休无止,把时间耗在桌上,便是无所事事,把自己关在家里头.如此这般,不单是浪费生命,而且是隐形痛苦.

近日读报,一则介绍英国老年人乐度晚年“秘诀”的消息,吸引了我的眼球:夫妇、雷伊·吉布森夫妇、彻丽·哈克、克里西·李等,都是退休多年的古稀老人,退休后,他们有的感情深深,加入提供上门看护宠物服务的活动;有的信心足足,用心设计生产女式泳衣;有的热情满满,投入平均每周一天的志愿活动;有的喜气洋洋,隔三差五参与乐队演出……他们活动的内容不同,但都深刻感受到“被需要”的快乐.

如同衣物、家具等一样,只有被人穿戴、被人使用,才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迷失自我、丧失信心.每一位老干部、老职工,或多或少都积累了好经验、潜藏着正能量.倘能盘活用好,找到“献余热”的路径,何愁没有“被需要”的机会.换言之,对多数老年人而言,不是没有“被需要”的机会与可能,而是缺少“被需要”的信心和勇气.如,有的放不下架子,有的太顾及面子,总以为自己曾经是发号施令的领导,现在虽然退休了,也不能失去自尊、降低身份.否则,岂不“太掉价”“太自贱”了.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开国将军甘祖昌,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头部三次负重伤,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使他难以再做领导工作,组织上建议他到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去长期休养,可他却要求回乡务农,被人们尊称为“将军农民”;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带领大家植树造林建成面积5.6 万亩、价值3 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 成为2011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北京市昌平区离休干部闫颖,是一名有着67 年党龄的老党员,离休30 年来,她一直是社区的“活跃分子”———单是爱国主义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就做过200 余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 宣讲奶奶”.如今,85 岁高龄的她,依然是昌平区老干部宣讲团成员、城北街道二街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她说,“揽了这些事儿、干了这些活儿,我没有觉得累,反倒觉得越来越年轻了.”

离退休老年人,“ 献余热”也好,“被需要”也罢,都是件延年益寿、老有所乐的好事.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忙比闲好”,适度忙碌的人,寿命比游手好闲者高出29%.美国《职业健康心理学》杂志刊载的论文显示,退休后仍然忙碌的人,身体和精神状态好于完全停止工作的人,前者罹患重病的几率低17%,精神健康测试得分高31%.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程书钧的话说,退休后待在家里什么也不做,让生命处于停滞状态,身心机能都会下降.

人生有老年,奉献无黄昏.“被需要”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只要身体许可,老年人应当积极创造条件“被需要”,这样,对社会,是小小的奉献;对自己,是大大的快乐.

与老来乐论文范文结:

关于与老来乐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与老来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