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意识形态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和从意识形态窥探反乌托邦电影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意识形态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从意识形态窥探反乌托邦电影

【摘 要】“意识形态”批评理论作为电影的研究方法一直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早年人们多用这类批评方法研究主旋律电影,或凝聚国家重要价值观的影片.直至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反乌托邦”电影出现,令这种批评方法找到了更加适合的对应位置.本文便由对“意识形态”批评理论的梳理至这一类方法的应用做一个简单的阐释.

【关键词】意识形态;反乌托邦;电影;形式主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099-02在当今社会语境下,有一种亚类型影片悄然盛行.这些影片往往架构在陌生的大陆或者未来地球之上,并且,这片大陆有着一套自己制定的规矩,城中人必须臣服于其中各项不合常理的规章制度.然而影片中总会有一个或一拨人决定反抗秩序反抗政府,做一个革命者,这场革命的结局往往是打破守恒,抑或是对守恒产生冲击,到最后仍然屈服于守恒,或形成新的守恒.对待这一类影片,姑且定义为“反乌托邦”类型电影.所谓“反乌托邦”是针对“乌托邦”这个词语提出来的,即借由一个表面和谐的虚构体制去讽刺现实社会体制下出现的种种不安和隐藏的矛盾.《饥饿游戏》《移动迷宫》等电影即为这一类电影的代表作品.此类影片多涉及国家统治机器的主题内核,因此免不了要运用意识形态批评理论来研究“反乌托邦”主题风格的电影.

一、“意识形态”批评理论的梳理

意识形态批评属于“文化研究”批评中的一部分,文化研究最初与英国社会紧密相连,主要包含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福柯的知识理论等等.其中意识形态理论最初在马克思论述的意识形态语境中,更趋于政治批判性,直到阿尔都塞的出现,认为意识形态提供的,是一种认知的框架和结构,是一套再现体系,并非通过人们的意识灌输.这种固有的社会形态,正在无意识地改变着人与人之间,与世界之间的关系.阿尔都塞由此为意识形态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实际生存状况的想象性关系的再现,人们在意识形态中‘再现出来’的东西并不是他们的实际生存状况,即他们的现实世界,而是他们与那些在意识形态中被再现出来的生存状况的关系.”[1]他借用拉康“误识理论”和对“想象界”“象征界”的区分,将意识形态解释为个体和其生存状况,都是一种想象中的存在.意识形态其实是一套实践检验系统,而国家中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或大众传播媒介等,都是用来询唤和感召国家中的个体的.询唤,是一个“镜像”的过程,并在某种意义上,是通过“误识理论”来完成的,并利用国家机器营造给主体大众“错觉”.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熏陶,剔除了主体对国家机器的不满与反叛因素,使被询唤的个体产生归属感、参与感、荣誉感等,令主体对社会秩序唯命是从,达到被随意支配的效果.

整个社会是由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共同组成的,而意识形态又像空气一样渗透进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意识形态具有动态性,当其渗透进生产领域时,意识形态转换为经济物质形式,当徘徊于上层建筑之时,意识形态又转变为精神层面的或潜意识里被感知的一种状态.因此大多数主旋律电影或者明显反映着国家价值观的类型片,都更适合运用意识形态批评理论进行分析.

二、“意识形态”批评之应用

通过对意识形态批评定义的理解,可以得出文本的作者在创作艺术作品之时,会无意识地被其所处的大环境、阶级、文化等所影响,使得作品也带有其生活过的历史时期的烙印.这便如同中国第五代导演,在经历过时期之后,创作出的电影作品因其特定的内容风格和批判性的现实意义,普遍被称为“伤痕电影”.

在阿尔都塞将意识形态批评从戏剧方向扩展到文学之后,很快也被法国《电影手册》引用到电影学界,首先将“作者论”让位给“意识形态”理论,而后,让·路易·博得里又发表了《基本电影及其意识形态》,进一步认识到电影摄像机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得力宣传道具,这一点通过莱妮·瑞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电影便可看出.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是将观众与电影之间建立想象关系,观众在面对镜像世界,面对电影营造起来的想象国度中,假装自己身处其中,感受电影中规定的秩序和道理.摄影机提供给观众被认同的空间影像,也就将影像中的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询唤到自己身上.现代电影理论批评的转型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麦茨发表了结构主义符号学,由此启发了精神分析学说、女性主义批评、电影意识形态等理论应用到电影批评的范围.而意识形态批评能跳脱于其他分析方法之上,主要在于其集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于一体,更深刻地将历史意义和历史大环境下的症候意识缝合进电影作品中,并对社会机制进行更为深刻的批判.

好莱坞常常以娱乐和美化美国精神来传递电影所营造出的美国梦的价值观体系,超级英雄系列将个人英雄主义描写得淋漓尽致,仿佛映射着美国在世界诸国中的位置,而除此外大多数美国电影都高举自由和个人主义,以实现个人价值为人生奋斗目标,这点在梦工厂动画片里体现得尤为明显,只要怀有爱和个人的理想追求,那么人生价值就会实现,其他的一切也就不那么重要,这些都体现着美国的意识形态,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不像中国的家国理念,为了国家和组织可以牺牲一切.最为明显的当属同样的间谍卧底类型片,中国电影比如《风声》《无间道》都是忍辱负重,将身份掩埋地下,坚决不会暴露组织的内核;而美国的大多数谍战片,往往重视个人在组织中的成长,如何经过磨难成为一名出色的特工,并且在任务结束后,这名特工会获得些什么,如何实现了人生价值,两者的偏重点会因国家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相对差异.因此,在从意识形态角度分析影片时,可以从电影拍摄的历史节点、国家的政治经济面貌和创作者个人三个方面来阐释,将会更有说服力.

三、“意识形态”批评与“反乌托邦”电影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过的“反乌托邦”题材影片,多数是以一种架空的,抽象虚拟的方式来讲故事的,用新颖的电影语言带给观众特殊感受.贝拉巴拉兹是最早将形式主义理论代入电影美学的视野当中的,因为电影如果完全被用来重现现实,那么它只能起到象征的作用,要使电影具有审美作用,就必须使用特殊方法来处理现实.艺术绝不是摸不到的事物,艺术是技巧,是感悟,要将事物从普罗大众中摘选出来,而能够摘选出来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通过外观来改变它.也许是运用蒙太奇,也许是运用拍摄和剪辑手法中的变形、夸张,抑或是重新替换了事物,这些都是属于在审美功能上的补充,而这些属于形式上的改变,被学者们归纳为“陌生化”.最初,这一概念是由爱因汉姆提出,而后经由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和布拉格学派的修正,“陌生化”得到了正名.形式主义做到“陌生化”的最基本的一步,就是将“高度视觉化”的风格置于自然主义风格之上,因此很多“反乌托邦”类型电影也将视觉化视为最重要追求,用陌生化的强烈视觉冲击,带观众走进另一个时空,运用比较明显的影片当属《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这部影片选取了未来世界之中,曾经美丽的地球已沦为一片沙漠,沙漠中成立了新的城镇,有残暴的统治者、冷血的走狗和不明真相只能任人宰割的百姓,电影以城镇中的出逃为戏剧冲突矛盾开始,对出逃者,也就是反叛者进行追击,然而反叛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出逃者便成为了革命者,驱车返回城镇,将最先的残暴统治者杀害,当上了新一任的统治者.整个剧情倘若放在一般的历史真实事件题材中拍摄,应当是没有任何新意,没有吸引的亮点,而将故事置于未来世界之中,并将画面颜色处理得饱和度过高,音乐狂躁,画面剪辑飞快,就使得剧情具有陌生化,通过观看一场“陌生”的演出,来反省自身所处的环境.因此,这一类别的影片之所以被称为“反乌托邦”电影,也是因其对主旋律的反抗,抑或说是绝对的主旋律影片,唯有推翻旧的坏的统治,才能赢来全新的统治阶层,新的规章制度.这一类影片往往带有浓厚的国家意识形态,也许是针对某一个国家的某一个历史阶段而拍摄的“陌生化”叙事,令观众坐在影院中如同观看一面镜子,反射出自己身上的影子,国家某一段历史的影子.

作为黑色科幻片的鼻祖《银翼杀手》,也是一部典型“反乌托邦”影片.电影的反乌托邦色彩主题主要围绕着政治的集权主义,高度的专制主义,科技的滥用以及人类革命和自由的问题展开.其中最核心的价值观是劝诫人们,不要过度依赖于科技.另外,欧美反乌托邦科幻电影中的主人公往往集合了英雄、智者与反思者三种形象的特征,他们在经过迷茫与对自我的怀疑之后最终能够醒悟过渡成为反乌托邦的革命者,在混沌、黑暗的世界展开末世救赎.反乌托邦色彩在电影的叙事风格与视觉风格上都有其特别的呈现方式.叙事上,后现代主义复制、拼贴与非线性叙事手段为表达电影反乌托邦主题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而这一类影片的色调风格往往也极具阴冷或者令人观看感到不适,这也能很好地营造电影“黑色科幻”的影像风格.欧美科幻电影中的反乌托邦色彩往往充满着哲学思辨色彩,并且深刻剖析人为什么在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下变得孤独、荒诞、异化等状态,这一类电影往往借助形式的异样和意识形态的反讽来反思,试图通过表达对未来世界的普遍担忧,提醒人们在加快建设的同时,保持一颗纯真的心.

另外,德国的社会学家曼海姆也发表了关于知识社会学问题的代表论著《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在此书中,曼海姆对于人类从“无意识”到“有意识”过渡过程作出了描述和分析,并且探讨了知识社会学产生和发展过程:第一,人类从“无意识”到“有意识”转型过程;第二,人类进入“意识”思维后产生的“意识形态”概念;第三,进入到“有意识”层面的人类围绕“意识形态”引发的其他关于“意识”方面的问题.这些都需要社会学与意识形态批评相结合给出答案,而欧美电影中越来越常见的一种电影现象:“反乌托邦”类型电影,也逐渐以冒险题材或革命题材来代替了纯黑色科幻片,以一种更加“不陌生的方式”走进人们视野,同时引起人们对这一类影片主题的深刻反思.

参考文献:

[1][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M].李迅译.当代电影,1987(4).译文有改动.

作者简介:

鲍雅宸(1992-)女,汉,山东省济南市,硕士研究生,山东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电影史论).

意识形态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意识形态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意识形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