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本课程学术论文怎么写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本文关于校本课程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

摘 要:当前的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缺乏校本落实层面的全面思考和系统设计、忽略儿童的主体特征与精神成长需要等问题.构建创新传承文化的课程体系,需要通过整合优秀文化传统资源,重构“独立而互联”的课程体系;基于学生主体成长需要,创新课程的实施方式.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构建实施方式

一、反思: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现状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了文化传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更是从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易经》有云:“蒙以养正,圣功也.”小学是教育的起点与基础,在此阶段,让学生浸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能为其精神底色打下鲜明的民族文化烙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教育机构开始重视和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积极的尝试,但由于缺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性、经典性和当代性的全面、准确的认识,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和实践误区,特别是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普遍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

(一)缺乏校本落实层面的全面思考和系统设计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不只是“三百千”,也不只是儒家文化或唐诗宋词,而是包含了民族文化、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等多维内涵,涉及山川风物、社会习俗、文化艺术、哲学精髓、历史人物等广泛领域,是极具丰富性、开放性的文化系统.同时,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先进与落后同在,需要我们以“源于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胸襟,以积极、理性而又审慎的态度对其中的内容进行科学甄选,对相关课程进行系统设计.以此观照当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仍普遍存在认识不到位、目标不清晰、定位不准确、内容选择随意、以偏概全、片面理解内涵、复古泥古等问题.在传统文化课程设置方面,很多举措也存在缺乏全面思考和系统设计的散点式、单一化问题,致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课程实施均处于知识化、浅层次、碎片化胶着层面,无法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

(二)忽略儿童的主体特征与精神成长需要

《纲要》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向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能力和素养力,并非单一分散的知识点.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运用适宜、丰富的方式展开.但是当前许多学校仍习惯采用读读背背、机械记忆、道德说教等方式,重知识讲授、轻情感体验,以成人思维强加于学生,忽略了他们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缺少与学生学习成长相适应的教学载体以及生动多样的活动模型,致使学生在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中产生了厌烦情绪与排斥心理,无法将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植入内心.

如何建构指向小学生精神成长的,更加科学、全面、开放、富有实效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构建:创新传承文化的课程体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在自我认同的文化世界中,学生才能敞开心扉、自由发展,从而达成智慧、情感、德行等多维度、全方位的精神成长.学生的精神成长不仅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更是一个文化学概念.为学生架构一个既有中华优秀文化特色,又能融入学生完整生活、充满主体价值与时代精神的课程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切实落地的关键举措.

(一)整合优秀文化传统资源,重构“独立而互联”的课程体系

《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孤立存在于现行课程体系之外的单独增加的课程,而是一体化、整合型、融入式的教育样态,是与小学生成长阶段高度吻合的浸润过程.因此,我们在全面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质、深入分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重新架构了“独立而互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

1.“独立”.

本文谈及的“独立”,是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出发,建构相对独立、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

(1)独立的目标与任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向学生的亲切感、感受力、理解力培养等,是素养取向.由此,我们依据《意见》中提出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等方面的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长需要,提炼出“仁”“义”“礼”“智”“信”“勇”“勤”“俭”八个核心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遵循学生的年段特点,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细化不同学段的具体目标.

按照《纲要》要求,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感为目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强调情感体验,便于儿童理解与接受.小学中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目标,强调探究体验,感受理解.

(2)独立的内容与实施方式.

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以及学校已有的传统文化教育基础,确立独立、丰富、开放的内容框架,设计“风流人物”“九州风景”“中华意象”“传统故事”“艺术符号”“节日习俗”“文学瑰宝”“科技之光”八大主题文化模块.

围绕八大主题,低年级从生活入手,选取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文化元素,如月亮、太阳、红色、汉字等,运用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呈现出来,强调情感体验,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如在“节日习俗”春节文化的主题学习中,以“幸福的大圆桌”为内容主线,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的春节生活,传递了民族节日的丰富内涵.中高年级则精选名家名篇,通过有趣的故事、生动的小品文、经典古诗词以及儿童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文化意象等形式表现,激活学生经验,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走进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熟读成诵,探究体验,感受理解.如同样是“节日习俗”的学习,五年级我们选取了沈从文的《边城的端午》、萧红的《放河灯》、于坚的《晒佛》、盖国梁的《登高》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一组文章,带领学生走进祖国不同地区的不同节日,透过古今名家的文字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2.“互联”.

本文所说的“互联”就是从学生生活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联接、贯通,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形成横向、纵向的立体互联.

(1)横向互联,强调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渗透国家课程的学科学习中.学科教学根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独立的课程目标,充分挖掘国家课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凸显原先隐匿在学科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因子,并通过统筹安排、有机融合,将此巧妙融入各学科学习过程之中,还要做到不相交叉,不相重复,而是互相勾连,互为启发,互为补充,让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学科学习相融中得以丰富和深入.如教学《长城与运河》一课,将“长城”“运河”的文化意象教学融入其中,借助课文的现代诗阅读,结合古典诗词、现代歌谣、历史故事等,使学生感受长城与运河在中华文化中的精神魅力.

同时,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校内外活动、日常生活互联,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性体验.宋代教育家朱熹认为,蒙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就是要以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为参照,传递贴近生活、服务日常的内容.这告诉我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生活出发,从身边出发,将教育落实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如今年的元宵节正值寒假,教师以“欢欢喜喜闹花灯”为题,组织学生进行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多学科综合的项目学习,让学生在假期进行资料查阅、材料搜集和花灯的制作.开学初,学校开展了“灯之韵”的主题展示活动,各种花灯展、猜灯谜、传统游戏齐登台,让校园重现了上元节时热闹的场景.

(2)纵向互联,强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各年段间能力目标的互联,从培育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感起步,逐渐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学习内容的互联,针对不同年段、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重点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做到相互衔接、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如开展“中国桑蚕文化”主题单元的学习时,我们在各年段呈现了不同的内容设计:在低年段,设计“我和蚕宝宝的故事”项目学习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自观察,饲养蚕宝宝,增进对蚕的认识和了解;在中年段,安排了有关“桑蚕文化”的主题探究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资料查找、古诗文背诵等,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桑蚕文化以及桑蚕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高年段,结合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组织学生研究“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当前“一带一路”的发展现状及影响.通过不同年段不同内容的学习,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至理性思考,全面、整体地认识到了桑蚕文化在中国历史以及现当代文化中的意义.

“独立而互联”的课程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也是在现有课程框架体系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整合资源的成果,与学生的成长各阶段、各环节紧密联系,营造出了新型的课程文化,对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全方位、立体化传承有着独具特色的积极意义.

(二)基于学生主体成长需要,创新课程的实施方式

要想达成“喝母亲的乳汁长大,成为龙的传人”的教育目标,就须唤醒学生的主体需要.因此,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须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特征,要秉承“基于儿童、为了儿童、指向儿童”的教育原则,探索与学生生活相似、与学生成长节律合拍的实施路径和操作策略.

1.互联课程的巧妙融通与充分渗透.

在稳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又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家课程互联中的“三个增加”:一是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增加指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目标;二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恰当地挖掘和开发相关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三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增加体验、感受、探究的活动.如《开天辟地》一课是一篇上古传说,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故事中的英雄形象代表了中华祖先的勇敢和勤劳;故事所采用的瑰丽奇幻的想象和夸张手法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表现.所以,感受盘古形象,品味文本的语言表达特点既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也是达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课中,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品读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对仗排比句式,感受这种特有的语言形式在表现盘古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精神时的独有功效;课后,拓展阅读,安排《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等经典,鼓励学生搜集家乡的古老传说与同学分享.

不仅语文学科可以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融合,其他学科的教学也可以实现这样的互联教学.如将武术教学纳入体育课程,在全校进行梯度性推广普及:在低年级,系统推广段位制套路长拳;在高年级,教授学生学习传统拳八极拳,并推广普及自编的武术综合拳《精武少年》.这样的互联融通,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弘扬坚韧不屈的武术精神.再如艺术教育,我们根据音乐学科教学目标中音乐欣赏的相关要求,借助课题“引领五年级学生自主欣赏京剧的实践研究”,开启了“京剧欣赏教学”的实践之旅.让京剧成为音乐课程的一部分,极大地丰富了其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便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此外,我们还结合地域文化,结合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开发了中国传统水墨课程“黄河古道”,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艺术素养的提升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审美情趣与价值取向.经由这样的途径,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实现了学科课程全覆盖、教学环节全覆盖、教育人群全覆盖.

2.独立课程的探究体验与自主建构.

(1)文化主题课.

我们的主题单元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以场景建构为主要策略,将具有关联度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整合在一个单元主题里,利用地方课程实施时间进行,学生全员参与.八个文化主题作为构成文化主题课程校本教材的基本模块,以“场景式建构型”为主要教学模式,以“场景”“体验”“建构”为基本抓手,促发学生深度感受.“场景”的价值在于唤醒,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内在需要,激发他们感受生活中的文化、身边的文化的热情,敏感地发现存在于生活中“日用而不知”的真实存在的文化,从而在头脑中建立文化的“象”.“体验”的价值在于激发,激发学生对文化的探究愿望,让学生在系列活动实践中,感受到文化的内涵.“建构”的价值在于点燃,点燃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黄备珍老师执教的意象文化主题课《中华意象:红》,就为“场景式建构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范例.教学中,黄老师先带着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红色印象,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储备,回忆生活中的红色物品,记起庆典中的红色记忆,感受到红色就在身边,从而生成学习探究的愿望.在此基础上,黄老师利用这些熟悉的物品和场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这些红色事物和场景带给自己的印象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内涵.最后,黄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从这些熟悉的物象体验走向对“春节中的红色”“人一生的红色”意象的自主探究,建构起对春节文化所传递的民族文化的认识,深化对红色文化中蕴含的浓浓的亲情的感受.在此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体验、自主建构优秀传统文化,其价值是超越时空的,会伴随学生当下的生活乃至一生的成长.通过自主建构,学生学会了用现代的眼光发现身边的传统文化,用现代的语言表达传统文化,用现代的思想传承传统文化,自觉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文化的自信.

(2)社团自选课.

针对有兴趣、有专长的学生,我们还开设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自选课.如在三年级开设“遇见最美古诗词”“武术(双环)”等课程;在四年级开设“小古文诵读”“声律启蒙”“品读历史”等课程;在五年级开设“宋词鉴赏”“黄河古道”“说文道字”等课程;在六年级开设“玩转‘皮影’”“品读三国”“炫彩脸谱”等课程,为学生在浸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体验.每周一次的走班社团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体验探究.同时,学生可以向学校提出课程推进建议,学校会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课程调整和增减.如三年级的学生学完《哪吒闹海》一课,观看了同名动画片后,提出在定格动画社团活动时自己制作动画.为此,学校特意将当周定格动画社团的活动内容进行了调整,安排语文教师与美术、信息教师同时教学,帮助学生改写剧本、制作模型、拍摄录制.

(3)文化活动课.

以《纲要》提出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为指导,我们还先后开展了系列文化活动课.

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教育活动.校园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是他们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方式.根据小学生善于直观思维、爱好游戏活动的心理特点,学校着力开发建设了“节日活动”“节气活动”“仪式活动”“诵读活动”“文化艺人”五个主题活动,以游戏的方式,依托少先队、班集体、家长委员会等,提倡全员参与、全程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其次,构建互为补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外教育格局.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拥有众多文化古迹,具有明显的传统文化地域特征.徐州市博物馆、汉画像石博物馆、汉文化景区、孔子学会、民俗协会、云龙书院等单位,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学校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资源空间和厚实的文化支撑.学校借助这些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游学活动、文化基地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具体可观可感的文化氛围中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体验,感受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独立而互联”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场景建构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贯通古今,融于一境,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将丰富的优秀文化融入了学生的具体生活之中,融入了学生体验、探究和自主建构过程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浸润中自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并逐渐成长为充满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龙的传人.

校本课程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校本课程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校本课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专升本论文答辩

2、课程教学杂志

3、新课程导学期刊

4、绘本教学论文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6、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