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课硕士论文范文 与让历史课变得更加有滋味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历史课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让历史课变得更加有滋味

【摘 要】本文以新版的人教版历史七年级的授课内容为例,论述了历史教师想要打造“有滋味”的历史课堂,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吸引学生融入课堂;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充分利用课文辅助,开展多种活动;注重学科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有滋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105-02

《舌尖上的中国》运用传统的工艺把本土的食材制作成一道道古香古色的美食,而各种现代厨艺则将传统工艺与当前国内外的烹饪技术相融合,把美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滋味.作为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我们也梦想把历史课上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滋味”.一直以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知识的灌输,忽略了课堂的和谐氛围与学生学科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这和中考指挥棒导向有关,也和历史教师本身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有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力是最佳的成绩”,为了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感兴趣,拥有较强的历史学习能力,一线教师应该努力打造“有滋味”的历史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更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增加知识储备,以更好地应对考试,提高学习成绩,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下面笔者以人教版新改版的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的授课内容为例,谈谈如何让历史课变得更加“有滋味”.

一、创设情境,吸引学生融入课堂

适当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学习,设身处地地换位,可以调动学生的求知和学习热情,减少学习压力和降低学习的枯燥感,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请看如下教学片段:

【片段1】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师:今天又到我们《收藏马未都》栏目时间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收藏到哪些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

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师:哪个同学来说一说司母戊鼎的收藏价值?

生A: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 千克.它是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典型代表,是国之重器,镇国之宝,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师:(教师评价略)那四羊方尊呢?

生B: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 厘米,堪称我国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师:(教师评价略)如此珍贵的青铜器是采用哪些材料,通过哪些工序制作而成的?

生:制作材料有铜、锡、铅;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师:(教师评价略)当时制作这些青铜器有什么用途?

生: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本环节设计的思路和意图是以著名的电视栏目《收藏马未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对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典型代表、历史地位、制作材料和工序、用途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二、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历史都是过去的知识,上历史课有时真的感觉很枯燥、很无味.课堂上,如果教师只限于把历史知识单纯、直观地再现,那么课堂就会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而如果能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则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比如:

【片段2】第8课百家争鸣

在学习“孔子和儒家学说”这一框题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以下活动探究:

〈活动探究〉请你帮助老师为下面的问题学生寻找解决对策.

问题学生:1.星星生性胆小,遇事退缩.2.贝贝思维敏捷,但总爱自以为是.3.盼盼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易冒失.4.妮妮聪慧,但贪玩,成绩难以提高.

解决对策:A.多鼓励,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B.多叮嘱,凡事要三思而后行.C.建议温故而知新.D.强调要谦虚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很快就得出答案:1—A;2—D;3—B;4—C.在学完本课内容后,笔者设计了以下知识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的各项治国措施都得到不断的完善.请你利用本课知识将以下措施与理论或主张“对号入座”.

治国措施: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理论或主张:A.孟子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B.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制.C.墨子主张“ 兼爱”“非攻”.

同样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很快就得出答案:1—C;2—A;3—B.

取得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因为练习设计得容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练习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现实紧密结合,学生感兴趣,学起来很投入,讨论有;同时,答案是经过学生自己讨论得出的,在讨论过程中,他们的各种学习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对具体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可谓“一举多得”.

三、充分利用课文辅助,开展多种活动

课文辅助是指配合课文学习所设计的有关栏目,它有激发兴趣、拓展知识、提供材料、促进思考、展开活动、巩固提高等多方面的功能.新教材围绕课文教学设计了多个栏目,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辅助开展多种活动,丰富课堂.活动可以多种多样,对于学生而言,有时间较长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外出旅游观光,有时间较短的活动,如看一两部电影或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辩论会、知识竞赛等,还有时间更短的活动,比如课堂在安排的一些小活动.

【片段3】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在学习“西晋的建立”这一框题内容时,笔者依据课文P78的“相关史事”设计了一个小品《石崇与王凯炫富》,由班长主持并介绍小品背景,由准备好的3名学生表演小品.(小品表演略)师:欣赏完小品后,同学们想一想小品反映的是西晋时期哪些人怎样的生活状况?

生:小品反映的是西晋时期大地主、大贵族出身的皇室及大臣的生活状况,他们过着豪华奢侈、追求享乐的生活.

师:这些大地主、大贵族出身的皇室及大臣可以说是西晋的统治集团,他们的生活如此豪华奢侈,说明西晋统治腐朽.

本环节设计的思路和意图是以小品《石崇与王凯炫富》表演活动来丰富课堂(这也是创设情境的方式之一),加深学生对教材P78“相关史事”的了解,同时也为后面分析“西晋迅速灭亡的原因”做铺垫.

再比如教学第16课《三国鼎立》前,笔者安排时间给学生看了电影《赤壁之战》,学生很激动、很活跃,等到笔者教学这篇课文时,自己感觉得心应手,学生表现也很出色,整个课堂和谐融洽、氛围浓郁.

四、注重学科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

在基础教育阶段,各个学科的知识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拓展和加强各学科知识的联系,有助于体知识的完善和巩固,也有助于学生对单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挖掘学生在这方面的潜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慢慢提高他们的跨学科学习能力.

【片段4】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接片段3)为解答课文P79的“材料研读”,笔者的教学过程如下:

师:欣赏了小品,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P79 的“材料研读”.这是西晋时鲁褒写的一篇文言文《钱神论》,下面请一位同学为我们翻译材料中节选的内容.

(学生不懂翻译,好几个学生都是如此)

师:文言文难度大,大家说不出来也不要紧.好,老师就助大家一臂之力,请看——

(课件展示《钱神论》的译文:钱被奉为“神物”.它没有地位却受人尊敬,没有势力却那么红火,它能够推开富贵官宦之家的朱门、紫闼.有钱的地方,可以化危机为平安,可以让死的重新复活;可要是没钱了,那贵的就要变成贱的,活的也得把它杀咯.……如今,世人的一切都是为了钱而已.钱是世上的神宝,人们视它为亲兄弟,称它“孔方兄”.)

(学生默读译文)

师:好,我们再看看问题:“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教学生如何看题、审题)

生:问的是“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师:题目既然是问“社会风气”,那就不单单指哪个人的问题;题目涉及的是“当时”,那就说明时间是西晋时期.好,我们再来看看译文,谁能从中找到关键信息或中心句?

生:钱被奉为“神物”.如今,世人的一切都是为了钱而已.

师:对了,同学们的眼睛很犀利.那我们就依据这些关键信息来概括当时的社会风气.谁来说说?

生:唯利是图,追求享乐.

师:对了,不过,结合上面的小品,老师把它概括为:当时社会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课件展示)这体现了当时“拜金主义”思想盛行.我们中学生应如何正确看待金钱?生1:不能把钱看得那么重,不能乱花钱.

生2:钱不是万能的.

师:很好,大家都说得很不错.中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看待金钱,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所值”,切勿为了金钱而违法犯法.

以上片段的设计首先通过“助你一臂之力”环节向学生展示《钱神论》的译文,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材料;接着教学生看题、审题;然后教学生解题方法,在译文中找出关键信息、中心句,学会概括表达.待学生思考后,最后教师概括、总结.为了拓展知识,又设计了“我们中学生应如何正确看待金钱?”的问题,这不仅是历史和政治学科上的跨越,还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整个教学过程将历史、语文、政治、现实贯穿起来,形成一体.“材料研读”是新版教材的一个亮点,也是难点.它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因此,需要教师多花心思备课,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

总之,历史教师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备课,设计好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使之环环相扣又别出心裁,让我们的历史课变得更“有滋味”,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责编周翠如)

历史课论文范文结:

关于历史课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历史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