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关系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和基于PAD课堂模式的公共关系学教学质量控制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免费公共关系学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公共关系学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基于PAD课堂模式的公共关系学教学质量控制

内容摘 要:教学对象的改变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适用新的课堂模式是改进教学工作的必然举措.本文以《公共关系学》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现状和问题分析入手,对PAD课堂模式进行可行性论证,通过教学模型创建、形式控制和过程化考核一系列具体操作,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PAD课堂;公共关系学;教学模式;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D63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057(2018)03-22-06

为适应新时期社会环境变化对工作的期望,增强院校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调适能力,院校学历教育必须积极探索综合素养构建的有效路径.改进教学工作不仅要遵循院校文化和使命,还要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把握好以“学生成就”①为价值导向的教学战略规划与建立富有特色、紧贴实战的教育训练格局两者契合点,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项目实施背景

   以A省院校为例,在人才培养的固有模式中,强调实战性即多以围绕刑事侦查、刑事技术、交通管理、治安管理等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要导向,而随着工作复杂性、服务性的日益凸显,构建实战技能型与管理综合型相均衡的新型人才结构模式势在必行,《公共关系学》顺应教学形势要求,作为专业通识课板块重要内容,于2009年开设至今.

(一)教学现状

   A省院校围绕《公共关系学》课程性质,在教学运行机制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按照一定比例分配讲授与实践学时学分,对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与考核办法做出了相应规定.在实践教学方面,以“学为用”“练为战”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发挥实训基地建设优势,优化师资力量,不断深化课堂知识.实训基地为公共关系课外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课堂教学方面,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着力提高教学效果.

   开设初期,《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面向院校“体改生”,以《关于印发〈关于制定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专业培养方案的意见〉及试点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公政治[2008]355号)为要求.随着2016年A省院校恢复“高招生”办学,原本面向第二学历教育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在教学模式上需要进行重新调整.原因在于:第一,两类教学对象知识背景存在差异.“体改生”具有高等教育学历背景,对新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知识迁移,学习效率较强,而高招生的专业学习意识正需要从课程教学中建立起来,对后者必须降低教学起点的难度,并重点发挥教师讲授的引领作用.其次,不同的培养机制造成学习任务和教学规划的差异.相比体改生的“入学即入警”,后者存在毕业参加全国院校联考的现实压力,必须对课程学习计划和联考复习计划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公共关系学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体教学规划中也被压缩,以支持学生迎战备考.第三,高招生体量较大,是往届体改生的2至3倍.为此,《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首次成立教学组,教学运行对小组协同创新等能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二)问题分析

《公共关系学》教学的落脚点是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将培养需求投射到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标准的设立、组织实施与协调,以及过程评估等各个教学运行管理阶段,从而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把控与提升.第一,针对高招生的知识背景和心理特点,《公共关系学》教学既需要教师深度参与,又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卫兰兰:基于PAD课堂模式的公共关系学教学质量控制研究

因而,构建教师合理干预与尊重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动态平衡局面,以认知建构为基础,形成螺旋式向上的教学发展路径,不断形塑教与学的关系,这是基本的教学思路.第二,拓展课内实践弥补实践教学的部分缺失,以调适整体教学规划与教育实践性要求的矛盾冲突.《公共关系学》教学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在课堂.第三,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是实现《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质量控制的着力点.

二、PAD课堂模式的可行性论证

   PAD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近年来提出的针对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模式,经过试点教学成效显著.PAD课堂也称“对分课堂”,指的是讲授(Presentation )、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 ),强调教学在时间分配上的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张学新教授认为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质量是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决定性因素.PAD课堂立足中国高校课堂教学实情创建,取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自的优势,进行取舍折中,既充分发挥教师价值,又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精神.不难发现,PAD课堂体现了教学本质的回归,其教学价值观是肯定课堂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从试点与推广效果来看,PAD课堂能够有效组织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增进师生互动交流,创造了一种共享、开放、连结的课堂教学新生态,教学模式契合《公共关系学》的教学需求.

   为进一步求证PAD课堂的适用性,笔者在开课前对2016级学生做了一次PAD课堂教学模式认可度问卷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涵盖所有专业在内的50名学生为样本,使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按照从5到1认可度相对递减(5非常同意;4同意;3不一定;2不同意;1非常不同意)进行评分,考查学生对PAD课堂教学模式的态度认同强弱(见表1).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总体为496名学生,样本容量为50人.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100%.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样本进行数据分析(见表2).

依据各变量的均值与标准差,计算变异系数CV(均值/标准差100%)依次为18%、14%、15%、15%、21%、16%,CV值均在5%-35%之间,证明均值具有统计意义.根据分析结果,除学生对教材适用性的认同评分均值(354)介于“不一定”和“同意”之间,其他5个问题的认同评分均值(Q1等于44;Q2等于448;Q3等于44;Q4等于442;Q6等于44)都是较高的,介于“同意”与 “非常同意”之间.Q1和Q6评分呈左偏尖峰分布,Q2、Q3和Q4评分呈左偏平峰分布.可见,对“评定教学质量好坏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加大对课程学习过程中各类任务完成情况在成绩评定的比例”“教师讲授的作用和地位”“阅读笔记的自我学习形式”和“小组交流的学习手段”这些问题,较多的学生都持“非常同意”的态度; Q5评分呈右偏平峰分布,持“同意”和“非常同意”态度的学生较少.

   《公共关系学》课程采用PAD课堂模式实施前在学生态度认可度方面通过检验,不过,教材选用的适用性问题值得注意.从Q5均值及分布形态来看,教材选用没有达到较高认可程度可能在于:一方面,学生对《公共关系学》课程本身并不了解,受制于主观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公共关系学》教材本身因编写体例等因素影响,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根据笔者教学经验,很多公共关系学教材内容确实存在适用性和实操性问题,无法达到张学新教授PAD课堂教学模式对教材的高标准要求.但是,结合工作实践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调整,即可以弥补教材适用性不足的缺憾.

三、基于PAD课堂模式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

   PAD课堂模式应用于《公共关系学》教学,要以教学计划为依据,通过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环节进行合理规划、有效监督与过程控制,保证既定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三个维度即教学模型创建、形式控制和过程化考核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控制.

(一)创建以PAD课堂三阶段为核心的“内容——阶段——层次”教学模型

   首先,以修订的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法精神要求为基本原则,对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本杰明?布鲁姆于1956年首次提出.2001年,Lorin Anderson等人进行了修订,提出了新的分类法,被称为“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法2001版”.修订的布鲁姆目标分类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知道(Remember)、理解(Understand)、应用(Apply)、分析(Analyze)、评价(Evaluate)和创造(Create)(见表3)杨筠、苗建萍基于修订的布鲁姆目标分类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2).修订的布鲁姆目标分类在指导教师组织教学内容如何更好地遵循学生认知水平从简单或低级到复杂或高级的教学规律方面特别清晰.笔者将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内容重整为六章,章节的整体布局上按照学生认知水平从低到高的规律由易入难.“公关导入”是关于公共关系概念、溯源与实践发展的知识;“要素概述”是关于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工作原则、工作职能、任务类型、能力要求等要素的解析;“工作程序”是公关四步法的应用;“形象建设”是关于形象的构成、传播与建设的分析;“网络传播”是关于警务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的运营管理;“危机管理”是关于涉警危机中的传播管理理念、规程、策略、技巧的综合.

然后,按照PAD课堂教学三阶段模式,将修订的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层次嵌入教学规划,搭建“内容——阶段——层次”教学模型搭建(见表4).讲授阶段,教师通过列举、定义、描述、阐释、梳理、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完成对新知识的讲授,以便学生理解吸收,从而完成知识能力的基础性建构.内化吸收阶段,为减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盲目无序,教师在讲授之后,指明围绕本章知识的学习方向,拟定一份作业规划和一份课后参阅资料清单,由自由组合的小组成员就规划内容分头准备,撰写个人读书笔记或解答方案,小组负责人(由组员轮流担任)统筹协调,负责形成作业报告方案.此环节实施重在通过应用、比较、分析、求证、决策、规划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将知识内化吸收,与教师讲授阶段衔接的关键点是教师布置的具有指南意义的作业规划.讨论阶段,回到课堂,各小组汇报作业内容,采用自评与他评方式,对作业涉及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形成总结性评估或反思.最后,由教师就小组汇报中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对汇报成果的创新点进行归纳式点评.学生通过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初步建构和拓宽新的知识体系,再将新的知识化归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许月良关于“对分课堂”的理性思考——与张学新教授商榷[J]湖南教育,2016(09)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环节并不是线性联结,而是一种循环递进的关系状态,PAD课堂的“内容——阶段——层次”教学模型是在指导与监督、合作与互助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中达到教学效果的.

(二)因课制宜,适当调整PAD课堂形式以契合教学内容

   《公共关系学》遵循了PAD课堂教师提供基本框架,留下参阅资料和作业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基本教学精神,但与张学新教授平分课时的模式和以读书笔记为主的作业形式又略有区别.课程实际教学周为16周,每周连续2节课.根据重构的内容及重要程度,将六章分配了不同的学时:公关导入2节(第1周)、要素概述4节(第2、3周)、工作程序6节(第4、5、6周)、形象建设4节(第7、8周)、网络传播4节(第9、10周)、危机管理6节(第11、12、13周).根据公共关系课程性质与课内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在第14至16周,安排了综合案例模拟演示.以60人班级为例,教师在第1节课开始,先介绍整个教学实施计划,要求学生自愿分成10人一组的6个小组.除第一章两节课全部为教师讲授外,以后每章教学的前一半或1/3学时都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充分讨论,分享互助学习心得体会,提交个人读书笔记(解答方案)和小组作业报告.剩下学时由教师进行简短的答疑解惑,展示上期优秀作业,最后辅以传统的案例、演示、情境、实验等方法完成下一章内容的讲授工作.13个教学周后,基本教学内容完成.第14周开始过渡到综合案例模演,教师指定或学生自选1-2个公关主题,利用4个学时完成.教师则在第16周课堂点评各组案例模演情况.

(三)以PAD课堂综合化考评体系强化对学习的过程化考核

   PAD课堂在关注学生需求与提高考核准确度方面优势明显.张学新教授在他的《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的新探索》一文中,针砭时弊地指出了侧重死记硬背的考核方式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危害,以及教学过于理想化的考核目标对学生个体不同学习需求的忽视.为此,PAD课堂强调平时成绩和多元评价,将考核分为平时作业、文献报告、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四个部分,“让低要求者能有一个保底的学习规划,让高要求者能有展示优异的空间.”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

   《公共关系学》教学组经过充分协商,在借鉴PAD课堂过程化考核经验基础上,构建了平时作业、案例模演和开卷考试三大指标为评价内容的考评体系.平时作业占60分,为每个学生完成6份读书笔记(或解答方案,当该生轮为小组负责人时,则递交小组作业报告),每份作业满分10分.案例模演环节是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展现的检视,也是对小组互助学习和团结协作水平的考验,总分值设置为10分.由教师按照案例模演评分细则打分,各小组所得分数即为该小组每个成员在该项目中的得分.由于与张学新教授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性质差异,《公共关系学》期终考试并未设置闭卷考试部分,而是更强调通过开放性考核形式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总分值设置为30分.开卷考试内容是材料分析,没有客观题,题型与《申论》考试类似,共3题,难度与分值(8分,10分,12分)依次递增.学生应答时需要快速准确地把握材料线索进行分析论证,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较能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

   每份读书笔记和案例模演的考评基准分数为7分,但凡阅读资料,认真撰写的个人和积极备战的小组在此两项中均能获得7-9分,每位学生总分即得49-63分.即使开卷考试只有能力完成前两题基础题型的回答,也至少可得14-18分.因此, 63-81分值段不仅能够较好地反映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分布,也能将PAD课堂过程化考核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投入与学习质量收益的正相关规律,通过成绩分布准确地呈现出来,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论与思考

(一)PAD课堂模式调动了学生建构性学习的主动性,促成教师教学思维的积极转变

新媒体时代的高等教育面临知识碎片化境遇,信息资讯唾手可得却又杂乱无章,学生思维活跃却又亟待正确引导.PAD课堂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是链接课内课外、学习目标与方案实施的有效路径,革新了传统教学单方面强调传授和记忆的弊端,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为实现教学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的师生和生生互动,具有引领意义,使学生在沟通交流、切磋协商中增益.对教师而言,PAD课堂模式的教学形式促使教师对《公共关系学》教学内容进行必要整合和项目式设计规划.一方面,有益于教学组全体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脉络;另一方面,新颖的PAD课堂模式也有助于教师们就每个章节的教学实施形成头脑风暴,对教学思维的积极影响非常明显.

(二)兼顾课内实践,提高了考核结果反映教学质量的准确度

   PAD课堂模式的讨论环节是课内实践的重要载体.在一半的课堂时间内,讨论形式并不局限于口头作业汇报.每个小组还会根据各自的研究取向,通过对课下搜集的案例进行分析、多媒体声像材料展示和参与教学等“微”实践形式阐明观点,课堂气氛热烈,丰富的课内实践在问题意识和自我效能感培养方面效果显著.在打造实战技能型与管理综合型相均衡的新型人才中,《公共关系学》运用PAD课堂教学中产生了“深度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协调沟通、书面表达、信息处理、危机处置等一系列组织管理能力,多元评价的考评体系精准地映射出这些综合能力的养成过程.

(三)探索完善,增强PAD课堂模式对课程教学的适应性

作为近年来备受推崇的一种原创性课堂教学新模式,PAD课堂得到了全国众多高等院校的认可和推崇.但是,任何一种教法都必须与院校教学环境、使用课程性质、教学目的等要素有机整合,教师需要处理好“一般教法”与“具体教学”的关系.比如对PAD课堂“当堂对分”还是“隔堂对分” 的方式选择;留予学生自主学习、内化吸收的时长;“亮考帮”“亮考帮”是PAD课堂的教学应用方法,即“亮闪闪”列出学习、讨论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受益最大、最欣赏的内容;“考考你”列出自己弄懂了,但觉得别人可能存在困惑的地方,用来挑战别人;“帮帮我”列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讨论时求助别人.参见许月良关于“对分课堂”的理性思考——与张学新教授商榷[J]湖南教育,2016(09)互助学习办法如何发挥具体作用等等.《公共关系学》课程的PAD课堂模式初见成效,将利用科学的评估方法进行经验总结,在不断探索完善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刘敏)

公共关系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公共关系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公共关系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公共管理硕士论文选题

2、公共艺术论文

3、公共关系学论文

4、公共安全论文

5、公共管理硕士毕业论文

6、公共事业管理论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