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白溢坪明清土司时代遗址调查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时代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白溢坪明清土司时代遗址调查

邓 辉[作者简介:邓辉(1954-),男,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三峡大学民族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土家族区域考古文化、民族历史文化.]

(三峡大学 民族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摘 要:五峰县采花乡的白溢坪村地形独特,是土司时代重要险隘守御所在.目前保存有帅府遗址群、土司衙署(北府)、关隘口等重要遗址.通过对白溢坪明清土司时代遗迹进行梳理,以考察白溢坪文物古迹的特点.

关键词:白溢坪;明清;土司遗址;调查

中图分类号:K87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332(2018)03-0031-06

白溢坪其地形独特,东靠高矗万仞的悬崖绝壁,西向则缓坡与台地相间,环绕白溢坪皆数百米悬崖峭壁.独特的地理条件,旧时进出白溢坪仅有四个方向头关卡可至,白溢坪分为台地或平地,台地宽而平敞.在明清土司时代,是容美土司历史时期的重要关隘守御所在,今存于漂水崖(关)处的“汉土疆界”碑即是明证.近几年来,在容美土司大遗址保护中,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峡大学民族学院、五峰县文物部门等单位,都对这里不同的古迹遗址进行过田野调查.本文将所调查发现的,特别是土司时代的遗址遗迹作一记录与描述,以了解白溢坪文物古迹的特点.

一、白溢坪古遗址调查

白溢坪是半山顶上的一大坪地,四周绝壁高悬,地形东高西低,方园约20平方公里,山体主峰黑峰尖海拔约2383米,为五峰第一高峰,是华中地区第二高峰(仅次神农顶的高峰),山体险峻雄伟,稍北侧看山形如巨狮伏卧,在狮口的下方,有土司时代帅府(洞府,今又称藏军洞)的建筑遗址遗迹,是土司时代重要险隘守御.山下旷野(白溢坪)为三个平缓的大型坪地,称下坪、中坪、上坪,山顶称天堰.自山下远观“帅府”洞寨,则隐于山涧中.白溢坪区域里,有关容美土司及相关土司的历史,既有不少的传说,更有一批遗址遗迹保存.近年来,在容美土司大遗址保护进程中,为了弄清楚容美土司时期文物古迹的存在特征,展开了对该区域的全面调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几个重要的遗址地点,还进行过考古清理,使我们对其遗址遗迹的保存面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1].关于白溢坪的地理环境与历史遗迹,光绪《长乐县志》载:“白鱼寨,离城六十里玉屏山上,俗写为白溢,一作白益.四围皆山,中起大山,高万丈,长百余里.《世述录》载,上有三台、俱陆地,有大小二湖,今称天堰,湖中有五色鱼.下名水田寨,有四关.前红土关、通红溢、上容美;左漂水关,过麦庄、出资丘;右小章关,由后荒通第四溪栗子坪;后关,通唐家坪,土司唐镇邦为田舜年叔双云所建,今废惟留蓄水大石缸一口陷入土中,石桥二座.”[2]70表明白溢坪有四个关口要隘、另有衙署等遗址与文物,但未提“帅府”等遗迹.署前的大街曾有“月桥”石桥与“桥河桥”两座,今天两座石桥已经不存,但当地人还知其桥体所在地.另外,土司时代的遗物,仍存有大型号的石水缸等.下面将我们近年来调查发现的遗址遗迹材料进行介绍,以供研究者更准确地了解容美土司时代白溢坪区域的文物遗址遗迹.

二、重要的遗址白溢寨帅府

“帅府”位于白溢坪东北侧山崖的中上部,其山高2383米,悬崖绝壁高入云天,形成了今天白溢坪一侧的壮丽景观,而“帅府”处于悬岩的下方一自然洞穴内(海拔2160米),利用自然洞穴进行构筑而成,具有防御性与隐蔽性的特点,今仍存当年“帅府”的石墙体、梯步、建筑的台基等;外侧有城门口,处于海拔1900米左右的陡崖间、人工垒砌的石坎高墙体;大屋场海拔约在1980米间,是向“帅府”行进中的一处建筑基础遗址,今仍有柱础石保存着;炮台海拔约在2000米左右等遗迹,处于大屋场南侧突出的山嘴前.“帅府”为什么建筑在那么高的山崖下的洞穴里?今天很难想象和理解.清咸丰初年间的长乐县令李焕春有诗曰:“白溢晴风:嵐光开白溢,晴景望嶔奇;浅翠雄关滴,浓青大塞滋.人家屏障列,帅府画图披;古迹勘凴吊,山留夕照时.”[3]表明这里历史上即为人们所关注.

(一)帅府遗址

“帅府”又名“藏军洞”、“寨洞”,属于自然形成的干燥洞穴,洞口外上下皆悬崖绝壁,系开凿石级攀缘而上,隘口处修有城门.帅府遗址区,经湖北省文物老古研究所2016年8月间的考古清理,相关遗址遗迹基本清晰.2017年10月,笔者曾对片区遗址遗迹进行了调查,进入洞府内观察了解遗址遗迹情况.

去白溢寨洞遗址,当从阴坡出发,先是沿着干涸溪涧向上而行,从海拔高度约1400米开始,到1800米左右时,道路上尽是小石籽,路难行.此后爬崖壁至2160米时抵洞府内,其洞府的洞口处,为土司时代人工垒砌的石块高坎墙残存的墙体.洞口外侧为陡坡状,经人工垒坎,才形成了洞口洞内的台地.洞内南北向深约20米间,东西两侧的宽度在80米左右,大洞属于盲洞;仅东南侧另有小洞可上行,要高出约20米左右,再向南约30余米可至洞外,可回望大洞平台.

洞口中心地理坐标:北纬30°11′25″,东经110°27′15″,海拔1955米.东南向山体前距约300米为“炮台岭”,西北下距城门约700米,正洞下方的西侧有大屋场遗址所在,洞内干燥,经人工垒坎两级台地,总面积约784平方米.

洞口外部,下为陡立的悬崖坡地,只能沿着窄小的道路与树木间爬行向上,至洞门处,仍无站立之处.上第一道关口的梯步共计是20步,前九步可上至关卡处,然后自凹洼陷的地方进入洞府内的第一级台地.可称为外洞口关卡.

外洞口关卡系人工垒坎时形成,石坎高9.5米,宽6.8米.今多跨塌,仅入洞梯步上下的凹洼遗迹仍存,并保存原来的地面平台,台地仍存巨石;向内另有第二道石坎,坎高2.5米;中部有内凹梯步上下,计十三步上至洞内宽敞的台地上.

入洞时的凹形梯,通长3.2米,步高约0.25米,宽1米,共有11步.洞口一侧的正面台地因跨塌而石坎不存(仅存南侧一角).残存平台宽6~10米.

第二阶地的上下仍用内‘凹’的特点形成梯步,墙高2.25~2.5米,南北向墙体长14米,在墙体中部修成内凹式上下梯步门道,梯宽宽1米,台阶宽0.3米,高0.25米.凹形台阶通长2.25米,宽1米,高1.3米,上十三步后步入大洞平地.

洞内空间较大,整体呈“瓶”状,口部小内部宽畅,洞口至洞内(东西向)纵向深约21米, 洞内南北(横向)宽敞,总宽约80米;洞内空气流畅,南侧再用条石垒砌成东西向平台,平台共有三层.平台完整,靠近内洞壁因巨型石块未改造平整,所存的石料上还可见开凿的凿痕的榫眼.

大洞口前经过平整而成为了较宽敞的平台,在这台地的北侧另有平台系自洞口(东西纵向垒砌石坎,入洞洞时为南北向石坎),使洞口一线宽敞而平整,形成了宽37米、纵深21米的宽敞平台地.

入洞后北侧另有第一、二层平台,第一台东西向长11米,坎高2米,台地南北宽8—10米间,平台石条错缝干砌铺设而成,当地人号称为“龙台”,平台宽约9—11米,长8—10米,部分条石垮落到第一平台上. 第二台东西向长9.3米,南北向宽25—5米,坎高0.7—1米.平台由石条错缝干砌铺设而成.整体上看,洞内的平台地,系用洞内开凿出的石块垒砌而成.

在大洞内的南侧上方,另有称之为后洞的洞,并经人工修有石梯步上下,梯步有三十余级,用的是自然状的石块而为,从洞内的南侧向上爬坡入小洞内,从窄缝中上至洞的上层,高出下层约有15米左右,然后平行向外,这一段平整,洞内宽处有4—6米间,至向外的出口处,其出口处为窄条状,并经过开凿,还有用炸过的痕迹与钢钎洞眼,残深约20厘米间.后洞口向外的一段较为狭窄,类似椭圆形,宽0.9米,高1.6米,洞口朝东南方向,属于人工在岩缝上凿刻扩大,仅容一人侧身通过.洞口外侧为陡坡悬崖地,沿崖壁脚,可通向白溢寨的最高峰黑元尖地带,但早已经无人行走.

(二)城墙口与大屋场

今上帅府 (藏军洞、寨洞),首先是沿崎岖陡悬的山崖体而上,在壁立式坡度上爬行,到有遗址处时,今仍称为“城墙口”,系土司时代用自然石块在石岩坎上稍加修整,并垒砌石块,形成了人工垒成的墙体,高2.5米左右(另加自然石坎1米左右),通高3.5米左右.城门口处,所发现的遗迹分两层台地,称城门口的台地,因城门出入于凹洼台地中部,台地分成东西两个平台,共长约13.5米,进深约3.6—4.5米左右,人工垒坎高2—3米左右,入城的城门从中部凹下而行,城门宽1米,高2.2米,有门圈已残.台地北侧外沿有排水沟,所集山水在自然的作用下,沿着外侧水沟将石坎多有冲垮毁坏,南侧为悬崖,台地上原有木建筑,并有不少的瓦砖等残存物及柱础石,并有一块残损无字碑石存在,而碑额的龙纹清晰.在城门口的上方高出约5米左右的南侧,另有平台式的建筑遗迹存在与城门口遗址相错开,地面未进行清理(面积未测),仍存有不少的瓦砾.表明曾用了砖瓦类作为建筑材料的.从发现的遗迹分析,这里存在着上下两层的建筑,当年亦很壮观.另外大屋场人工台地清晰,也是一处建筑遗址.地形高于城门口处,向南前行100余米,高出约80米左右时.是城门口与洞府之间的建筑,其东西(进深)约7米,南北宽约25米左右.大屋场处的建筑,又比洞府要低100多米,洞府在最高处.大屋场的建筑的柱础石,为素面的复盆式的特点,而城门口的也是如此,从制作上看,城门口的要粗糙些,大屋场的精致些,可能是时间上稍有所不同, 但均属于明代遗址遗存.

(三)炮台

炮台修建在洞府的南侧前凸出的山咀上,台地为人工用石块砌成.沿着山峰顶端仅有北部一条小路与藏军洞互通,炮台的山咀东、南西三面为悬崖峭壁.

容美土司遗址考古队对炮台进行了清理并记录了它的特点.炮台所在地为悬崖峭壁前最凸出的山咀上,其地势高且地形突出,可观察东、西、南三面山下,且可瞭到整个通往五峰县城的道路.故此处是一处重要的观察与瞭望所.台基中部偏南有一条东南向排水沟,将台基分为南北两部分.“根据其地名为炮台子,加上容美土司有在关键处置放炮台的习惯,而且此处距最近的曾家凹要道仅有约600米,可在火炮射程范围内,而且南侧的房屋正对曾家凹,也因此初步推测台基水沟北侧为土兵驻守的房屋,南侧空地为瞭望或者置放炮台之处.炮台火炮正对曾家凹,在关键时刻即使无法击中目标也可起威慑和警告作用.”[4]炮台修造与山体基岩相结合,台基平面为正方形,东西与南北长宽约9米的方形台.周边用石块特征明显,大小不同的石块错蓬干彻而成.石坎多已垮塌变形.

炮台东侧由于地势稍低,因而垒坎稍高,距原始地表约2米间.台基南侧和东由于下为崖壁.垒石多已垮塌,台地北侧东西长约9米,南北宽约6.5米,其台地南侧部分部垮塌严重,已露出山体基岩.水沟西低东高.由三块青石条两条上一条下制成,断面呈“凹”字形.水沟沟口宽0.25米,与沟底等宽.水沟由东南向西深0.2—0.3米.

“帅府”这处土司时代重要的洞府建筑遗址,似乎另在台地上用木构建造,今已不存建筑遗迹.但洞府处于悬崖绝壁的高处,一般不易抵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容美土司考古队,对遗址遗迹做了具体的清理工作,对洞内的遗迹进行清理丈量与照片拍摄等,使对它的了解有了更深入的一面.

三、白溢坪土司署遗址

白溢坪土司衙署地,经寻找遗址遗迹与踏勘,仍存台地名称衙基梁,曾是传说中的土司衙基遗址所在地,靠北称公案岭,实际上都是衙署区域所在,一山两头的称呼不同.何称“公案岭”?当是清代有案情于此地判决?清咸丰年间的一次断案碑文所记载的当是本次公案的过程[5].由于遗址区域多次的建筑过程,早期建筑遗迹已毁,今仅存几件土司时代的遗物,如大石水缸、柱础石、门磴石等.

(一)土司署名衙遗址

白溢坪土司署遗址,时代为明清.今天人们称之为“衙基梁子”,为今村委会所在.1949年后,这里曾经办过学校,原衙基梁东西向纵深约150米,南北向面阔约350米左右,遗迹的周边曾经用石块进行过垒砌石坎.遗址上多次建筑过程,使早期的土司遗址被破坏.今从高空所拍摄的照片来看,曾有过专门修造的历史过程,其图像的特征有较大范围的保坎墙围绕,但是在“”时期,将其部分墙坎与遗址区开垦为农田了.另在局部地方,民居建筑房屋,略改变了旧时大院落遗迹的特征.在衙署的西南前,原石板道路两侧有石坎墙,形如凹槽状进入衙署内,因改修学校而毁损了原墙体,今仍存部分道路的石板材料,其原形特点无可知晓,但仍存有土司时代的遗物,如础石、石水缸、大门磴石等.

(二)传说中的街道与石刻铭文

土司衙署遗址前(西南)约50米,有传称的“南街”与“中街”、“北街”,“中街”在署衙前经过,曾有‘月桥’遗迹大体与衙署相对,“北街”往北后,过桥湾(道光时碑文称礄河)后而上坡[6].当地石刻载述有“南、北街”,如道光十八年(1838)的“向母刘老孺人墓”碑有“白溢石桥河北街”名称的记载,在南街前的小张关的哨卡内侧,光绪十一年(1885)曾国华的碑刻上有“南街”的称谓[7].另咸丰九年(1859)向治义的碑刻,有‘南街土地’.民国时期,在南街的下方有陈远钲墓葬碑刻记录了“生于中白溢坪南街地下人氏”的记录.这表明,至少自清代到民国时期,其街道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晚近才没有了街道.南街存在于今天公路进入正白溢坪平地时的一段,大约长度在百余米间,中街可能稍长,北街可能与南街同;明清土司时代以及改土归流后这里曾是较为繁荣的集镇.因此在土司时期,田氏土司头人亦注重这里建设,从有关的记载里知,容美田氏土司头人田舜年于清唐康熙年间,曾多次于此驻扎,今从“汉土疆界”碑中亦可知,康熙年间的白溢坪,有人户百十余家.而容美土司,多在衙署外建设大街以便商贸交易,说明这里曾是一处重要的司署所在.

(三)衙署遗址中的土司时代遗物

今存的石水缸,长176.5米、宽140米、高94.5米、边厚16.5厘米间,系用整块石雕琢成,在水缸的下缘边有雕饰云纹花纹.该石水缸于《长乐县志》中明确指称为土司时旧物.“可容水百石.唐土司镇邦建帅府时制也.今府已废,缸大半陷入土中”[8]103.另有大门石磴一对,门石长84厘米、面宽40.5厘米、高44厘米,其门板的隼窝直径13厘米、深8厘米,另有木枋的卡口,宽17厘米,表明其门板厚实.另一门磴雕饰大致相同,但已残,残长55.5厘米、宽39.5厘米、高44厘米,门磴侧面均有雕饰动物与花纹,从所雕饰的花纹看,当头有相对称的麒麟、长43厘米、高20厘米,边侧有鹿纹长37厘米、高15厘米,另还有不同的花纹.发现的柱础石共三个,雕饰精美,内容表现多样,一件方形础上,雕饰成六棱形,棱面雕饰动物纹,且动态各异,六棱形上雕饰为数十片的弧辨形环绕,顶面呈础顶园形;一件是六棱形之上雕饰动物画面的上层,为飘逸的云纹等.这类柱基石的特征,当与土司时代建筑衙署相关联,也是土司时代的重要的遗物之一.

衙署区的东后侧,是历史上的后湖所在,由于其面积较大,而又是稍晚于前湖而成的大型湖泊地(旧时当属于沼泽地,水量丰沛,土司时期曾修筑垒坎,曾使其成为了湖泊),后来才开垦为稻田区.

(四)关庙遗址

关庙遗址位于传称“月弓桥”南的南街西外侧,距离南街(今公路)约300米.原关庙内有铜钟,上世纪五十年代毁损.在其遗址区进行踏访时,所见多为残瓦砾,分布在约长50米、宽30米的一段范围内.其瓦片厚1.8厘米,长宽不明,砖块厚3—3.5厘米左右,长宽不明.砖块具有明代以来的砖块的特点.另外,在其侧面的沟体上发现了一块清嘉庆十七年(1812)的关庙残碑文,碑残长85厘米、宽50厘米、厚16厘米,其碑文字中说明该庙“创自土司双夏二世,夏启于九峰公,历百余年.”“双”“夏”二公,是指田培林、田既霖二位,九峰则指田九峰,前者均属于明朝人.县志里记载:“土司时原有,……一在白溢保,创自前朝,鉎铸神像高约八尺.乾隆年间守备白进才重修.嘉庆二年,四川叙马营千总苟文德,因是年白连教盘居白溢寨,至六月,神显灵逐贼,遂得胜,故重修”[8]98.容美土司时期,田舜年十分关注白溢寨有关建筑与关庙的建筑过程.“九月暂转白溢,点霜降日民也,而前池成矣.所铸关夫子像成,重五千斤.”[9] 关庙建成时,曾铸关夫子像以供奉.而南街、中街、北街、关庙、土司衙署区都是相连接在一起的.

(五)哨棚岭与望湖楼

哨棚岭与望湖楼遗址,位于高出衙署区域的东侧的山上,亦称为上白溢坪前的台地前,二者相距较近.哨所设备简单,哨棚则成为了这里的地名.哨岭是一处由大小不同巨石凹凸所形成的岭地.哨棚简陋,土司田舜年于其前建成了“望湖楼”,并还曾住于其间,今仅存小地名.调查中,遗址特征不清晰,但其范围较为明确,如果依山区建筑的特征,也许就是土司时代建筑过的几栋木屋,立于这里前突地点.后来因改田改土,遗址被毁.山下的湖泊后来改为水稻田,今地形仍是湖泊的特征.而望湖楼处在哨棚岭山上的一处可暸望湖泊的地点.自此再上山,即是帅府所在,也是往五峰方向的大道,而下山是湖泊与白溢坪土司署府所在.在哨棚岭上,今存有康熙年间容美土司“亲下营副总兵官桂祟皋”墓地,桂祟皋葬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于其墓地南前一片平地,与望湖楼遗址相距不远,有可能就是桂氏守御的驻地.

四、道路与白溢坪关口遗迹

历史上进出白溢坪,因其地理环境特殊,出入是非常困难的,仅有四关:小桩关(又称小桩子)、红关(平拐树、“汉土疆界”碑)、老卡关(水浕司方向)、齐口关(齐口子、哨岭、哨棚).随着公路的修通,行走方式的改变,旧时的交通已渐渐地被人们所忘记.

(一)白溢坪的古道路

白溢坪古道路如何走向,这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经了解,过去主要是上下(东西向)经不同守御关卡而出入的.由于白溢坪处“汉”与“土家族”的边区,其关卡选择于悬崖险陡的地段,稍行加工,即于守御.如漂水关仍存开凿于绝壁山崖上的门址遗迹.从保存的道路而言,旧时溪沟难行,翻山越岭相对较安全,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来到这里的土家族先民则斯守其地,使荒野间的道路得到了拓展与保存.虽然今天人们依公路而渐渐忘记了历史上的行走方向与线路.但历史上,白溢坪是五峰城往付家堰、清江方向行走的中间站与主道.依白溢坪上下,经岩坎下漂水岩而进入长阳境,至二叉口再次分路行走.自漂水关抵白溢坪是上山,又上达阴坡后再上.而阴坡地段,今仍有老宅四五家.房屋都有粗大的柱子,规整的木枋片,厚实的板壁面等,部分老房子的窗户有雕饰花纹,现存部分老房子约是清中期到民国时期的建筑.这里海拔1400米左右,是行道间通往五峰城的中间站.据住户田姓人说,白溢坪过去到五峰县城,不带重物一天可以走一个来回,走得快约4小时到五峰城,大约六十多里的样子.白溢坪往漂水岩属于下坡,在漂水崖外,不仅有雍正年间的“汉土疆界”碑,还有清咸丰年间的修路碑文,表明旧时大道的走向特点.漂水岩处的“汉土疆界”碑,是民族史上的地理分界线,也是重要的交通线路.过去没有深入了解此间道路的重要性,对“汉土疆界”碑存在山崖壁间,总是说不明白,今从道路史迹与边界的存在特点,才更加明白“汉土疆界”碑实则是立于界首与古代道路走向的重要节点上.

这条道路是旧时长阳入五峰的宜红茶道之一,在渔泉河的溪谷边,新旧茶园互存.旧时部分星岩坪、付家堰等地的茶叶,自清代到民国多向五峰县城运输,或直接运到渔洋关,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今天仍有多位老人记得历史上运红茶的过程.白溢坪往五峰,首先是上阴坡,再上至龙井岭、卡坡、卡口,再到横磴、曾家凹、木杆槽、七家园、瓦屋场(这里有向家客栈)、薄刀岭、小河(有客栈)城关;在白溢坪往下走,经油辣子、二道卡、漂水岩(汉土疆界碑)、陈家大坪、苦竹坪(有客栈店铺)珍珠头、二叉口,一往星岩坪、一往付家堰方向.据向开春说,过去的人背红茶时,就是走这里往五峰城的,也有直接送到渔关的,一般背150斤到180斤左右,这与江狄君先生1950年描述的相同.白溢坪往五峰或是水浕司方向的道路地属山峰险路,少有骡马队,主要是人工背付出入,至清末红茶时期,星岩坪部分、付家堰至五峰则多是由此路而行[10].

(二)白溢坪的四关口遗迹

白溢坪区域因地形四面皆悬岩绝壁,要上至白溢坪,必须要爬四周绝壁悬崖,经由四个不同方向的关口才能入内,土司时代及其以后在公路建设前,曾一直保留有四个关口及哨卡遗址.同治《宜昌府志》载述:“白鱼寨,离城六十里玉屏山上,俗写讹为白溢,一作白益,四面皆溪,中起大山高万丈,长百余里.世述录载;上有三台,俱陆地,有大小二湖,今称天堰,湖中有五色鱼.下名水田寨,有四关,前红土关,通红溢,上容美,左漂水关,过麦庄,出资丘,右小张关,由后荒通四第四溪栗子坪,后关通唐家坪.”[11]关口有小桩关(小桩子,小张关)、哨岭,今已经难找到其关卡遗迹了,但关口前仍存有少量的石梯步.后关(今老卡关),水浕司方向,今属于白溢坪村六组,有卡坡、卡口)等地名的存在,表明至今仍为人们所知晓,其道路仍存,只是几乎不再行走.红土关,通红鱼坪.而“汉土疆界碑”为漂水关,上山崖有卡门进入白溢坪.

经漂水关即向长阳清江方向,漂水关的关卡遗迹仍存,且两端道路遗迹保存较好,多处整修特征仍明显,有开凿的钻痕等,只是因公路改变,行人越来越少,今得从荆棘中通行.所存的关卡遗迹,处于山崖体约宽220厘米间,长约8米左右的裂隙夹壁内,为人工于夹壁底钻凿成上下梯步状,共计14步.每级高度不尽相同,最高26厘米左右,一般20厘米间,梯宽随地形而为,均开凿于崖体上.此处俗称为“头道关卡”,又叫做‘头道土地’.在中部下方,有开凿于崖壁间的门框架的遗迹,崖壁上凿洞,另用粗厚木板为门,门内横向上门杠以关门,关门后由关外则入不了关内.今存门址木枋所开凿的隼卯洞口方眼,门框隼口间高208厘米,下隼口至地面为50厘米,门框内通高2.25米,两边隼口明显,隼口长方形,高9厘米,宽7厘米,深6厘米,靠岩壁的一侧.外侧的隼卯眼宽9厘米,深度约同,隼口是下方完整,上方为向内斜开的特点,宽度同,长约30厘米的人工痕迹,似乎是门杠杆的用途.另外向漂水崖方向前行100余米,还有一道卡,称为二道卡,在路的外侧为悬空的高坎,再下为悬崖绝壁,再行300余米,即抵至“汉土疆界”碑处.道路沿山体的内侧,人工开凿时的钻痕明显.有些路段,则在岩体上打凿出梯步.

综上,有关白溢坪的历史与传说中,首先是名称书写有多种:如“白鱼”、“白益”、“百益”、“白溢”等等,《长阳县志》载:“长阳之红鱼寨,与长乐之白鱼寨,相隔一溪,常问其名命,邑中父老述所闻,称长阳清江有二色鱼,一色白,飞至长乐,一色红,飞至长阳,故长阳有红鱼寨,长乐有白鱼寨.”[12]可见白溢坪在历史上,就是容美土司与长阳相交的区域,因而也就有了“汉土疆界”碑的存在.土司时代,在白溢坪有衙署,设立了街道以供居民交换,土司头人田舜年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至二十九年(1690)间,曾数次至白溢坪,并向白溢坪关庙铸造关夫子像以贡奉,可见田氏对白溢坪的重视.

注 释:

[1] 本文主要是对白溢坪土司时代的遗址遗迹进行调查后的描述,也是对材料进行初步的疏理报告,对于墓葬类及碑刻文字类,将另行报告.

[2] (清·光绪)《长乐县志》卷三《山水志》,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2014年9月.

[3] (清·光绪)《长乐县志》卷十五《艺文志下》,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2014年9月.

[4]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容美土司遗址考古队《白溢寨发掘清理资料》,2016年.

[5] 邓辉《白溢坪古墓葬与碑刻调查》未刊稿.

[6] 调查访问时,这里的老人说,过去的街道是用石板铺设的,后来修公路时,改为了公路,今天的公路即是沿着古街道走的.但早已经无街道的痕迹了.

[7] 曾国华碑刻上记录着,曾生于嘉庆四年己未年(1799),在白溢坪生活了68年至同治丙寅年(1866)寿终,其后人于光绪十一年(1885)时立碑纪念.

[8] (清·光绪)《长乐县志》卷五《营建志》,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2014年9月版.

[9] 事见《百顺桥》碑文字内容.

[10] 江荻君:《宜红区毛红茶产销调查》,《中国茶讯》1950年度综合版,上海中国茶讯社刊行.

[11] (清·同治)聂光銮修,王柏心、雷春沼纂:《宜昌府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12] (清·同治)《长阳县志》卷七《遗闻·杂记志三》.

责任编辑:刘冰清

文字校对:夏 雪

时代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时代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时代方面论文范文。

1、开放时代杂志

2、时代杂志封面

3、新教育时代是正规期刊吗

4、时代周刊杂志

5、美和时代杂志

6、时代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