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改革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该文是关于园林树木学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新的时展趋势和学生特点的变化,要求“园林树木学”各项教学工作必须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结合校级优质课程建设,就“园林树木学”的理论、实践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阐述,以期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关键词:园林树木学;教改;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戴欢,硕士,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应用研究及相关教学工作;曾艳,硕士,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园林规划设计及相关教学工作.(湖北武汉4302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设计工程学院2013 年校级优质课程“园林树木学”(编号:201308) 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7-0055-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绿地的要求在原有的绿化与美化的基础上,更期望绿地中的植物能够改善和保护环境,即更加注重生态功能的发挥.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满足行业企业需求,提升课程可雇佣性,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社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高等院校明确自身办学定位、谋求理性发展的必然.园林专业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应熟练掌握园林树种的特性及应用形式,在园林设计中更加得心应手地运用各种树木造景,在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中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本文针对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园林专业“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旨在改进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教学成效.

一、“园林树木学”课程现状分析

“园林树木学”是对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地理分布、习性、栽培繁殖及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属于应用学科的范畴,是园林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是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应用自如、达到预期效果的保障.这门课程和后续课程如“园林种植设计”“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园林苗圃学”等有着重要联系,学好“园林树木学”知识对掌握专业技能至关重要.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基本能掌握重难点知识,但是园林树木是活体,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立地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差异比较大,导致很多学生记住的是这棵树,而不是这个树种,往往换个环境同样的树种却不认识了.再者,“园林树木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学生学习的目的是用好树木,既要基于植物学分类方法,归类记忆若干树种,也要根据园林树木在各类型绿地中的实际用途,进而掌握树木的配置方式及应用形式,不能仅仅局限于在图纸上种树,而是要根据场地特征实地种树并种活树、种好树.

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理论课常常是合班上课,一个课堂一百多个学生,部分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常常不能跟上教学进度;实践课则是小班上课,一个班约三十人,带到室外上课,室外场地较为空旷,尽管任课教师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听见授课内容配备了扩音设备,但还是只有教师身边的学生才能较好地掌握实践课的内容,因为离老师较远的学生虽然能听见,但根本没有办法看到老师指的是哪个细节特征.

二、授课对象现状分析

首先,学生所处的校园艺术氛围浓厚,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为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前身是2006年成立的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和2005年成立的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园林专业学生多是理课生,但在美术基础课程的学习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强调学生美术基础的培养.另外,学校经常举办一些美术展览和讲座,以加强学生的美学素养.其次,现在学生的个性普遍较强,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但是在自主学习方面还有所欠缺,园林专业的学生除少部分学生考研继续深造,其他大部分学生选择毕业之后直接就业,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很少有继续通过其他方法深入挖掘的意向.最后,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分班的实验课教学效果比合班上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好得多,学生普遍期望获得老师的关注,也乐于和老师交流分享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获得更多的关注,这样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1.优化课堂教学内容.要在有限的课时内给学生传递更多知识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重复,与先修课程重复的内容可以不占用课堂时间,而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如“园林树木的功能与作用”和“园林树木的配植”这两章分别与“生态学”和“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内容重复,可用课后作业的形式检查学习的效果.教师应做到“园林树木学”的理论和实践课的内容尽量不重复,理论课侧重于总论和各论的科属特征等的教学,实践课侧重于本地区常见的园林树种的识别要点、生态习性和园林应用等的教学,并及时更新园林应用新用树种,更好地实现学以致用.每次课都要强调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课,掌握知识点.

“园林树木学”是按照从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的顺序排列的,但由于植物的花期或果期才是最佳的识别时期,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春季,此时树木正值花期,授课效果好,理论课的教学顺序根据各科属树木的盛花期进行调整.比如会把花期较早而教材上排列到后面的蜡梅科、木兰科、山茶科、瑞香科等调整到前面来讲,因为这些都属于花早春开放,把松课、杉科、柏科、罗汉松科等花期较晚的科属放到后面来讲,这样的教学顺序调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备课的范围要拓宽,凡是和课程相关的内容都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内容.比如,园林树木的相关历史传说和故事,以及与园林树木相关的诗词,都可以让理论教学更生动有趣,中国古典诗词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园林树木的意境美.

2.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以“PPT+板书”的形式进行授课,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理论课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而且现在手机等通信工具比较发达,这也是分散学生课堂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势在必行,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方面,要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园林专业教学方法,结合学科特色、立足自身师资、设备,进行合理的改造和消化.首先是对授课课件进行优化,精简内容,增加图片和教学短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是采用项目式教学,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教学,由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再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入树种的选择与搭配,然后各小组以PPT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再次是在课堂运用讨论法,由教师给定若干园林树木的应用现状,如以武汉市园林中应用的各种棕榈科树种为例,引发学生关于园林树种选择与应用的学习和讨论,再如以新闻报道中的天价大树进城用于造景的合理性为主题进行讨论,都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思考问题,也能更好地掌握理论教学相关知识点.

3.高效的课堂管理.教师应该多关注课堂及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生保持较多的互动,这样能促使学生更加关注课堂.尽管理论课的课堂人数较多,但学生有被关注和认可的想法,更愿意投入课堂认真学习.课堂的教学进度是有计划安排的,但在上课过程中不能盲目地只关注进度而忽视了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具体情况,所以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法及进度,课后及时总结,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课堂上还应该多和学生进行互动,在讲课的过程中尽量多地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提问,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并点名回答问题,这样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效的课堂管理能促使学生尽快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中.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迟到旷课等现象总是出现在固定的几个学生身上,若是不加管理,会带来负面影响,导致课堂纪律涣散、其他学生学习动力下降的情况,任课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杜绝迟到、早退和旷课等现象,维护课堂纪律.鼓励学生做好随堂课程笔记,课后留3~5分钟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同时也是再一次强调课程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加深印象.课后督促学生按时完成练习题,并及时批改,解答学生疑问.

四、实践课的教学改革

1.编写适合新教学大纲的实践课程用书.原来的教学是一本书从理论课用到实践课,实践课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现在由本系园林树木学教研室牵头,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重新编写了一本实践课的教学用书《园林景观植物》,对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校园及武汉市公园中的常见树种进行了照片采集,修改了原来的实践课内容,增加了“园林树木学”应用模块和设计性模块,适当减少了印证性模块,以方便学生学习.

2.构建实践教学的信息库.由于园林树木的生长有明显的周期性,教学实践课的安排很难保证学生观察到每一植物的各个生长环节,通过图片信息库的建设,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植物的花、叶、果、干等各时期的特点,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巩固.推荐学生使用中国植物志电子版来查阅教材上没有的园林树木的相关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等知识,使用中国植物图像库来查阅该种树木的图片.现在学生使用手机微信较多,推荐他们在微信公众号中关注中国植物志和中国植物图像库,能够方便快捷地学习.若是遇到不认识的树木,可以拍摄花、果、叶子、树形等,以照片的形式发送至中植物图像库的公众号,识别该种树木的种名、拉丁名和科属等.课题组教师结合大学生创新设计项目,指导园林专业学生联合计算机专业学生共同完成校园植物网络平台的建设,将校园内的植物拍照上传,变成共享资源,方便学生了解和掌握校园植物,也为“园林树木学”的学习提供帮助.

3.以翻转课堂提高教学效果.传统教学中知识的内化是在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中完成的,如果学生在内化知识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无人指导,可能就会放弃对知识的内化,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而翻转课堂正好将两个过程翻转过来,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预习、查资料、独立鉴定或进行植物设计,促进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分工的形式,由学习积极的学生任组长,合理分配任务,带动全组成员一同学习,互相交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实践课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也是基于学生对电子产品的热爱,引导和启发他们运用植物图像库、各类微信和群等学习资源.任课教师课前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准备相应的资料发给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分组设置不同的内容,在兼顾观赏特点的前提下,注重花文化或是意境的表达,注重生态功能的发挥,让学生根据实践课的教学用书以及实践教学信息库等工具,在课前充分准备,课上进行广泛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和总结汇报.经过这样的思考与讨论,学生对园林树木常见种类的同属树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解的树种范围更加广泛.

4.依托实习基地,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园林树木学”课程的实习基地有校园绿地、校园周边的道路绿地、武汉市内的城市公园绿地、武汉植物园以及学校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的实践场地.针对目前园林中栽培树木的种类迅速增加以及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必须不断扩大和更新现有的教学场地,补充现有的教学不足.既要把园林中常用的树种作为学习的重点,也要把新品种和新开发树种加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安排下,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园林绿地中的现场教学开阔眼界.

五、课程考核形式多样化

改革后的“园林树木学”课程考核对树木的识别及树木标本的制作所占分值进行了改革,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形式,引导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平时对园林树木的观察中,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一些和课程相关的问题,和教师多交流.

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坚持学习,坚持集体备课,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等先修课程为基础,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树木的形态特征、生理知识和生态习性融入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同时,理论与实践是不可分开的,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同时又给理论带来新的元素,促进理论的提高.“园林树木学”的理论和实践课都必须紧跟本领域发展的新方向,不断探索,培养高素质型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程绪珂,胡运骅. 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4.

[2] 吴中江,黄成亮. 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3] 卓丽环,陈龙清. 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9.

[4] 周斯建,赵印泉,彭培好. 我国园林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分析及发展建议[J]. 高等农业教育,2014,(6):66-69.

[5] 于晓南,张启翔.“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2):62-64 .

[6] 贺华.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模式对成人教育教学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7,(10):99-102.

[7] 另青艳,武欣,余雪芹.“翻转课堂”在“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林业教育,2017,35(3):67-70.

责任编辑秦俊嫄

园林树木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园林树木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园林树木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实用护理学杂志

2、护理学论文题目

3、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4、生物信息学论文

5、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6、新课程导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