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类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跟2019年中国基础教育学术出版观察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教育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2019年中国基础教育学术出版观察

  2017年,对中国基础教育界来说,是振奋人心的一年: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得到更多学者的阐释;上海中小学数学教材、教学方法被英国引入;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探讨开展得如火如荼;STEAM课程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第一部有关幼儿园评估的教育法规颁布,为幼儿园的规范办学、质量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据;《残疾人教育条例》从5月1日起开始实施,更进一步推动了融合教育的进展;在恢复高考40周年之际,沪浙两地的新高考探索顺利进行.2017年,对中国基础教育界来说,又是令人心痛的一年:一起起令人发指的校园暴力、幼儿园虐童、学生弑师、自杀事件刺痛着中国教育的神经,引起了党、国务院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因此,仔细盘点中国基础教育学术出版在2017年走过的历程,将能够使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基础教育的成绩、现状和问题,提升我们的教育行动力.

阐释教育传统,彰显教育自信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瞩目表现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进一步梳理、阐释中国教育传统的工作中来.此类作品的出版,彰显了中华文化和中国教育的自信,也有助于我们在中西比较视域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国教育传统.

首先要提及的是李弘祺教授《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内地的出版.李弘祺教授在耶鲁大学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台湾大学等高校任职,对中国教育史和科举史颇有研究.这本书的英文版(EducationinTraditionalChina: AHistory)于2000年在海外出版[1],又于2012年6月在香港出版繁体中文版,2017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引进并出版了精装简体中文版.该书是作者近40年对中国传统教育研究的心得与反思,归纳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七大特色,包括养士教育与科举的影响、为己之学与书院的理想与实践、儒家经典的教育、庶民教化、祭祀与“儒家正统”、个别施教、不分年龄班次的教育、文字考试的影响、权威人格的形成.[3]作者视野开阔,从经济史、政治史、哲学史、民俗史等多个学科角度考察传统教育的萌芽、发展,不仅涵盖了大陆学者的研究成果,还参考了美国和日本多位学者的论著,对中国教育传统的特色做了详尽阐释.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本书“是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 “为中国教育史和科举研究的国际化提供了一个范例”[4].这本书的出版,在凸显中国传统教育特色的同时,也彰显了作者对中国文化传承的深邃洞见和民族自信.

中国有着悠久的人文教育和数学教育传统.正是这些传统,使中华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并持续焕发勃勃生机.挖掘、整理和阐释其中的精华和堂奥,是教育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丛书(上海教育出版社)、华人数学教育研究系列丛书(江苏教育出版社)、《传统蒙学与蒙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传统语文教育智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等书籍的出版,无疑为人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语文和数学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共计15卷,收录了上起民国时期如吴研因、舒新城、梁启超、阮真,下至现当代如张志公、顾黄初、于漪等多位语文教育名家的论著,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从古代语文教育到现代语文教育转型过程中不同时代的学者们所做的艰辛探索和努力.华人数学教育研究系列丛书包括三种,分别是王建磐主编的《中国数学教育:传统与现实》,范良火、黄毅英、蔡金法、李士瞭合作编写的《华人如何学数学》《华人如何教数学》.这套丛书不仅梳理了中国古代数学教育的开端及其发展,还运用了跨文化比较的方法,阐释了儒家文化传统背景对华人数学学习和教学的影响.这些研究的开展,为更好地理解中国数学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华人数学学习和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也正在被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研究者高度关注和重视.

传统是我们赖以扎根和生长的地方.中国传统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当然也有自身的不足.在全球化和现代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持中国教育的内在品性,继承和发扬中国教育传统中的合理因子,并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他国的成熟经验,是课程改革必须直面的重大议题.

聚焦核心素养落地,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核心素养” 是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学界讨论的热点和焦点议题.在澳大利亚、欧盟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纷纷出台核心素养框架的背景下,中国内地也于2016年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整体框架.如何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蔡清田是中国台湾地区国民核心素养教育政策文件起草的重要参与者和主持人.他与黄光雄合著的《核心素养:课程发展与设计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以核心素养为培育目标的课程设计的原理和实施要点.该书熔理论探讨和实践指导于一炉,既阐述了不同理论流派秉持的课程设计及实施理念,又给出了诸如课程选择、组织、评价的操作建议,为学校教师和课程研究人员进行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余文森教授出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教学观念的重构以及基本教学策略的选择等问题.该书同样融理论引领与实践指导于一炉,可供一线教师和相关研究者参考.此外,由杨九诠主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辑录了30位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优秀教师对“核心素养” 这一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这些书籍的出版,更多的是从理论层面对核心素养的总体实施提出建议.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依托具体学科(或跨学科) 课程来实施.由王磊教授主持编写的学科核心素养丛书填补了这方面的一些空白.这套丛书目前已经出版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学科能力研究》《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物理学科能力研究》《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学科能力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种.该套丛书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验证了学生学科核心能力的测评框架,并通过大样本调查的结果描述了我国中学生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科的能力表现.此外,也有个别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苏州大学出版社)、《中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略》(山东人民出版社)、《阅读、评点与写作:语文核心素养提升之路》(清华大学出版社) 等.总体来看,这些书籍的出版,涉及我国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测评的部分内容,但关注的面还比较狭窄.核心素养具有情境性、整体性,是学生“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5].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人文情怀等18个基本要点.以上著作也只是涉及了核心素养的部分领域,还有许多空白(如跨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与培育) 亟待补充.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发展和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帮助教师理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改革实施的价值和意义、阐释清楚核心素养包括的具体内涵、培养的路径和测评的方式、方法,都需要学界和一线教师做出更多的探索.一方面,我们应当持续关注、吸纳他国课程改革的成熟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回到自身,寻找过往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培育的连贯之处,发掘中国教育传统的既有优势和合理因素,探索符合中国文化传统背景的操作模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有中国式的表达,也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对话,发出自己的声音.

STEAM 课程备受瞩目,人工智能引燃教育

ST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 五门学科课程的统整与综合;人工智能(英文缩略词为AI) 是研究、开发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应用的一门新兴技术科学.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时代,STEM和人工智能的掌握已经成为人才竞争的国家战略.近两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先后出台文件,要求在中小学领域加强STEAM课程的实施和人工智能的科普活动.在这一背景下,STEAM课程实施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普及和应用得到了空前重视.

STEAM教育是在STEM 基础上加入了A (艺术).美国是世界范围内较早开展STEM教育的国家之一,后来又增加了艺术成分.在较长时间的探索中,美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STEM教育经验.华东师范大学赵中建教授主持翻译、编著的“中小学STEM教育丛书”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是对其经验较全面的介绍.该套丛书是国内第一套有关STEM教育的理论研究丛书, 包括《美国STEM教育政策进展》《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一种整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整合工程与科学》《设计、制作、游戏:培养下一代的STEM 创新者》《美国中小学STEM 教育研究》五种.该书的出版,为国内中小学促进和推动STEM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张悦颖等人编著的《小学STEM教育实践路径与方法———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的探索》也纳入本套书系之中, 为其他学校开展STEM教育提供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构架、教学模式和操作案例.此外,美籍华人陈怡倩的著作《统整的力量:直击STEAM核心的课程设计》(湖南美术出版社) 也是这方面的力作,不过更侧重于艺术教育.

人工智能正在急剧地催生社会各领域的变革,也对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机遇和挑战.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与他人合作出版了《智能革命: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变革》(中信出版社) 一书,畅谈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即将带来的影响.王作冰出版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北京联合出版社) 一书,预言人工智能将会对劳动力市场和教育带来巨大挑战,并“引发新一轮的教育革命”.他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革命的十大纲领,主要包括开展AI教育、开发多元智能、培养创造力、改进沟通力、增强学习力等.可以想见,随着人工智能时代步伐的加快,必将更加渴求创造性、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亟待被打破,深度学习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自觉追求.新的教育变革正在来临.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似乎已经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科学》杂志封面曾经刊登过一篇重磅新闻:人工智能终于能够像人类一样开始学习.[6]当科学家们都在畅想人工智能时代带给人类的诸多便利时,斯蒂芬·霍金却提醒人们注意其可能存在的巨大风险.与此同时,人文学科全球性危机的论断不绝于耳.在STEAM课程和人工智能全球大热的背景下,我们除了做好积极应对,参与这场全球性的人才战略竞争之外,别无选择.不过,我们也应该对此保持几分必要的冷静和警惕.在理性看不到的地方,人文正闪耀着它恒久的光芒.弘扬中国古典的人文教育传统,增强个体的伦理精神和责任意识,用以帮助人类抵抗对科技的盲目崇拜,也是未来中国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应当着力强化的部分.

校园欺凌成热词,各类专家齐亮招校园欺凌是在世界范围内中小学校发生的一类侵害行为,主要是指施暴者滥用语言、肢体力量、网络、器械等对受害人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轻重程度不等的伤害.这些行为不仅对受害人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部分甚至恶劣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如何优化育人环境,减少中小学场域中的欺凌现象,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

为了帮助学校、师生、家长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国内来自法学界、教育界等领域的专家纷纷撰写著作,给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佟丽华主编了《反校园欺凌手册(学生读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该书以实际的情境为依托,帮助未成年人识别欺凌、直面欺凌.中国人民大学的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王大伟教授出版了《校园欺凌:问题与对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一书,以问题串联行文,从多个角度阐释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成因,为学校、家长、学生提供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具体建议.比较而言,王大伟教授出版的这本著作内容更为丰富,既有理论上的深度阐释,又有实践上的操作指引,更值得参考.潘丽杰所著《女儿,你该如何保护自己》(朝华出版社)一书以对话体形式提醒青春期少女应当如何直面校园、网络欺凌等暴力行为,呼吁青春期女孩用智慧来武装自己.

翻译国外学者的相关著作,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肖飒翻译了芭芭拉·科卢梭所著的《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书,王怡然、刘清分别翻译了美国刑事司法教授贾斯汀·W.帕钦和萨米尔·K.辛杜佳合著的《校园欺凌行为案例研究》《语言暴力大揭秘———跟网络欺凌说不》(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两本著作.熊钰翻译了美国作家阿曼达·马西埃尔创作的小说《艾玛,对不起》(作家出版社),以给予那些曾经和正在遭受欺凌的人以指导和抚慰.此外,国内学者还翻译了来自海外的部分优秀绘本,用来指导幼儿认识、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不怕被嘲笑:猴子穆奇的故事》(化学工业出版社) 是由美国育儿专家希瑟·朗扎克撰文、马西·拉姆齐绘图,专为3—6岁幼儿创作的指导儿童应对语言欺凌的绘本,陈浅浅、卓文如等人译校.《大红帽和小灰狼:学会应对校园欺凌》(化学工业出版社) 则由美国作家珍妮·弗朗兹·兰塞姆著、詹妮弗·若芙茵绘图,程秀丽翻译.由安德鲁·克莱门斯所著、康燕燕翻译的校园励志小说丛书(包括《不做万事通》《恶霸终结者》《天才搞笑王》《完美马屁精》四本)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更适合年龄较大的儿童阅读.

综合来看,国内学者撰写的与校园欺凌相关的著作数量偏少,还有很大的空间待拓展.佟丽华主编的《反校园欺凌手册(学生读本)》更适合中学生阅读,王大伟教授的专著《校园欺凌:问题与对策》一书的理论性较强,其预设的阅读对象更指向成人.倒是潘丽杰所著《女儿,你该如何保护自己》一书更具有亲和力,但预设的阅读对象只是青春期少女.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更为丰富,而且出版的图书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并且考虑到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教育需求.期待着中国有更多的学者、作家、社会人士来关注校园欺凌这一话题,创作出更多可供阅读的书籍,助力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健康成长.

学前教育新书众多,关注热点相对平均

2017年全国“” 期间,针对学前教育领域目前面临的诸多深层次难题,推动学前教育立法的呼声高涨.4月13日,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继续推进学前教育的深度改革.4月18日,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这也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幼儿园评估的教育法规.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这一法规对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的准入、收费、质量等做了规定.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明确提出“办好学前教育”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海携程亲子园和北京市朝阳区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的虐童事件灼伤了公众的眼睛,幼儿园校园安全、师资配备、学校质量评估等问题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这一年,学前教育领域出版的书籍众多,涉及多方面.方先义所著《儿童戏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为一线教师创编儿童戏剧提供了参考.王连江翻译、美国作家安·巴伯著述的《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一书聚焦儿童戏剧表演游戏,提供了来自异域的学习案例;张春炬、李芳主编《幼儿园安全管理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关贤主编的《幼儿园安全健康主题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 系列书籍,为学校和教师保障幼儿在校安全提供了参考.在众多书籍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学者伯娜丁·徐、马丽思、苏珊娜·古德昌、乔治娅·古尔丹等著,钱霖亮、李胜翻译的《喂养中国小皇帝:儿童、食品与社会变迁》一书尤其值得关注.

在中国当下的日常语境中, “小皇帝” 是个多多少少带有贬斥意味的词语.但是在这本书中,所有作者都对此采取了慎重对待的态度,着重聚焦20世纪90年代不同地域儿童的食品、营养与一系列复杂、深刻的社会问题之间的互动.该书的主编、清华大学景军教授在引言部分这样写道: “食品能够告诉我们很多东西,但当社会发生变化时,它可能就会换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继续诉说.”[7]尽管本书的作者主要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营养学家等,但是它将儿童的食品和营养放在一个更加宏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审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所处的复杂时代环境,召唤出幼儿教育的社会合力.

融合教育理想落地,学者继续发力著述

让所有学生在同样的环境下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是一种美好的教育理想.在特殊教育领域,这种融合更多地体现为普通学校的教师、学生对有特殊需要儿童的真诚接纳.尽管我国的随班就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部分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普通儿童之间的融合,但是还存在质量不高、深度不够、范围较窄的问题.2017年5月1日起,由国务院颁布、李克强总理签署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正式施行.“积极推进融合教育” “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 的表述无疑进一步明确了融合教育的努力方向.7月17日,教育部等七部委又联合印发了《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全面推进融合教育” 是其基本的原则之一.在这种背景下,有关融合教育的著作进一步增多.

邓猛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构建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融合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先后编著、出版了《融合教育理论反思与本土化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融合教育实践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融合教育背景下中国特殊教育体系发展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等书,2017年又推出了《融合教育理论指南》一书,对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历史与发展、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师的培养及其专业化发展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比较而言, 《融合教育理论反思与本土化探索》在学术上更具有开拓意识,体现了邓猛教授对中国文化背景下融合教育特性的高度敏感.此外, 雷江华编著的《融合教育导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王燕华、付传彩合著《融合幼儿园中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及实施》(北京大学出版社) 也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正如邓猛、苏慧指出的那样,“我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决定了融合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不能够照搬西方的融合教育模式”[8].随班就读模式作为中国目前开展融合教育的主要模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支持, “与西方的一体化、回归主流在形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但在出发点、指导思想、实施办法等方面有中国特色”[9].中国的特殊教育学者在学习西方的同时,需要更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在这方面,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约瑟夫·托宾教授等人在中、美、日三国幼儿园之间所做的跨文化研究可以带给我们启发.他们发现,中、美、日三国的幼儿园文化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10]因此,他们指出,“在学前教育领域没有一个全球共通的课程或质量标准”[11].同理,文化差异对特殊教育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此,在构建融合教育课程或质量标准时,要对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有深刻的理解.也只有这样,中国的融合教育才能在世界特殊教育领域中拥有自己的声音.

回望高考40年,沪浙开启新纪元1977年,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关键年份.中断了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很多在田地里劳作的青年重新捧起了书本,为那场即将在冬天举行的高考挑灯夜战,沉寂了10年之久的再次被点燃.因为恢复高考,陈平原、钱理群、熊晓鸽、张隆溪、秦晖、温铁军、刘震云、张亚勤等人得以在次年或1979年进入大学,开始不同寻常的求学之路.在王辉耀、苗绿主编的《那三届:77、78、79级,改革开放的一代人》(中译出版社) 一书中,60余位学者、企业家等回忆了那段难忘的求学岁月以及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的故事.尽管“老三届” 已成代名词和中国社会发展的集体记忆,但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家国情怀、进取精神依然值得青年一代学习和传承.此外,祝毅主编的《120个回望:纪念高考恢复40周年》(浙江人民出版社)汇编了120篇原杭州大学77级和78级校友撰写的文章,回忆了当年参加高考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以及他们的生命历程, 读来十分真切、感人.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考制度的变迁及得失,也是出版社的选题热点.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了《我与高考改革同行:恢复高考40周年纪念文集(1977—2017)》(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书,邀请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年代的专家、学者、工人、残疾学生、中学教师等行业代表,畅谈自己的高考体验,剖析高考制度的变迁和完善,在叙事中丰富读者对高考这一重大历史瞬间的理解.齐中熙、樊曦、王优玲编著的《中国高考40年(1977—2017)》(中国言实出版社) 以1977年高考为起点,追忆当年的高考故事,梳理了1977年到2017年40年间中国高考制度的变迁,分析高考制度的得失,并对未来中国高考改革的方向做了展望.

在恢复高考40年之际,上海、浙江两地迎来了新高考的综合改革试点探索背景下首批高考毕业生的检阅.尽管如此,关于新高考的实施还存在部分争论.教育部提出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如何落地,还有一些操作上的细节需要探明.毋庸置疑,新高考的改革方向是党和国务院在深思熟虑基础上做出的一次重大调整,旨在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更加科学地选拔人才、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可以想见,新高考综合改革在我国的全面铺开,将会引领我国的高中教育乃至初中、小学的教育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结语

回顾2017年度的中国基础教育出版,可以用“众彩纷呈” 一词来形容.既有对中国教育传统的深度阐释,又有对影响时代重大变革的社会事件的回望与反思,还对当下的热点话题做出了积极回应.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中国的基础教育学术出版担负着更为神圣的责任和使命.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挖掘、阐释中国教育传统,厘清中西方传统文化、学习及教学信念对中国教育的深远影响,并以此为基点,在世界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思考中国教育的独特之处,和国际学者展开更多对话,发表具有更高质量的学术论著,提升、凝练中国教育的话语表达;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及时了解国际教育的前沿进展,把握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的改革趋势,并结合中国国情制定相关政策、付诸行动.在全球化语境中,合作才能实现共赢.不同文化传统中的教育如何彰显自身特色,又合理吸纳他国(地区) 教育的成熟经验,是一个值得永恒探索的话题.

教育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教育学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教育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教育学论文选题

2、有关教育学的论文

3、教育学论文范文

4、教育学杂志

5、教育学毕业论文

6、教育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