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二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跟(十二)奥斯科尔科夫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本文关于十二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十二)奥斯科尔科夫

谢尔盖·亚历山大洛维奇·奥斯科尔科夫教授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钢琴家与社会活动家,俄罗斯功勋艺术家,目前在圣彼得堡工会人文大学担任音响导演教研室主任.他1952年出生在斯大林诺的一个音乐世家.斯大林诺这个城市名现在几乎已无人知晓,其实就是这几年经常出现在国际新闻中的顿涅茨克.这个地方曾经是二战时期的主要战场之一,但战后很快发展成为苏联重要的文化与经济中心城市之一.苏联解体后这里也是乌克兰人口最多、最密集的地区.众所周知,目前顿涅茨克的局势并不太稳定.2014年,当地武装组织了“人民公投”,宣布“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成立,但并未得到世界社会的普遍承认.当然,奥斯科尔科夫出生的时候这里的状况是不错的.那时候他的妈妈在音乐学校里面教钢琴,爸爸是一个文学家和音乐学家,也演奏大提琴.

奥斯科尔科夫从4岁就开始学习钢琴了,第一任老师就是他的外公.外公列夫·什波良斯基也是个出色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在上个世纪初毕业于基辅音乐学院,是著名作曲家格里埃尔和钢琴家布卢曼菲尔德的学生.大作曲家、教育家格里埃尔在我国比较受瞩目,自然无需多言.布卢曼菲尔德在钢琴界也是个鼎鼎大名的人物,而且他还是霍洛维茨的钢琴老师.奥斯科尔科夫的外公与霍洛维茨是前后届的同学.奥斯科尔科夫出生的时候外公在歌剧院担任艺术指导工作,同时也在音乐中专里教授和声学等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后来奥斯科尔科夫顺理成章地进入音乐学校学习钢琴演奏,接着叉考入顿涅茨克音乐中专,随斯拉德科夫斯卡娅学习钢琴.斯拉德科夫斯卡娅对奥斯科尔科夫的帮助很大,使他在中专毕业之后得以考入了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当时称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成为这所著名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学生.在音乐学院里他的专业老师是当时的院长,著名的钢琴家、教育家谢列布里亚科夫.

实际上奥斯科尔科夫很早就对作曲感兴趣,在中专时期也学习过一些作曲的课程.但有趣的是,尽管此前这个有天分的孩子已经写了一些作品,但他的作曲家外公却从来没有在这方面指点过他.在音乐学院读到二年级的时候,奥斯科尔科夫得到作曲家协会举办作曲培训班的消息后就报名参加了.培训班里指导他创作的是作曲家纳戈维钦.纳戈维钦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与小提琴家,是肖斯塔科维奇比较后期的学生之一.他敏锐地发现了年轻的奥斯科尔科夫身上的创作才华,于是劝他最好还是进音乐学院的作曲系进行专门的学习.

奥斯科尔科夫当年就顺利考取了作曲专业,于是在钢琴系读大三的同时开始在作曲系学习.他的作曲老师是法里克,一名优秀的作曲家、指挥家、教育家和大提琴演奏家.法里克的大提琴老师是传奇般的大师罗斯特罗波维奇,而作曲老师的名头也丝毫不逊色,是曾在我国音乐学院教学的阿拉波夫 当年苏联派到中国的音乐专家中成就最高的作曲家、理论家与教育家.奥斯科尔科夫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先后以优异的成绩从音乐学院的两个专业毕业,始终积极从事创作、演奏与音乐会组织活动,逐步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肯定.奥斯科尔科夫1988年加入苏联作曲家协会.1994年成为圣彼得堡作曲家协会的理事,2003年起担任音乐会事务联盟的理事.

奥斯科尔科夫创作有各种体裁的作品,已经上演的除了3部歌剧、3部音乐剧、3部康塔塔、两部钢琴与乐队协奏曲等大型作品,也有一系列的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声乐套曲等室内作品,此外他还创作有不少俄罗斯民族乐队、民族器乐作品与影视音乐作品.奥斯科尔科夫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过一个有趣的发展过程:1开始写得又不好又复杂;2写得好但复杂;3写得又好又简洁.这大概是很多作曲学生无法避免的一个创作发展路径,也是奥斯科尔科夫在教学中应用的思想:应该让学生写得“既简洁又好”.

著名作曲家拉德维洛维奇曾经长期在奥斯科尔科夫的教研室里工作.他们俩是几十年的好朋友与同事,但对教学的态度却是截然相反的.拉德维洛维奇并不热衷于教学工作,但奥斯科尔科夫对却教学充满了兴趣.奥斯科尔科夫曾在加夫里林儿童音乐学校工作了很长时间,教了很多有天分的小学生.后来还在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音乐系从事教学,1993年起在工会人文大学担任教研室主任.不论教钢琴还是教作曲,他都尽心尽力,努力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俄罗斯年轻一代的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马扎拉小时候就是他的学生,而且认为他是自己成长过程中一位重要的引路人.前些年由于奥斯科尔科夫在教学领域的天分与投入,还获得了“俄罗斯联邦高等专业教育荣誉工作者”的称号.

奥斯科尔科夫不仅在音乐创作与教学中获得了成功,也具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以他命名并由他担任艺术总监的国际艺术节“奥斯科尔科夫之友”每年6月都在圣彼得堡举办一届,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21届.世界各地的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画家、导演、诗人在圣彼得堡的“白夜”开始的时候汇聚到这个美丽的城市举办音乐会、画展等各种活动.除了俄罗斯艺术家,还有不少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与美国、日本等美洲、亚洲同行参加过他的艺术节.

我们俩的相识得益于圣彼得堡音乐理论家尼基坚科教授的介绍.一般来说,对一名俄罗斯人的尊称是由其名字加父称构成的,按说我初次与奥斯科尔科夫见面应该称呼他为“谢尔盖·亚历山大洛维奇”,只有长辈称呼晚辈或者同辈的朋友之间可以单纯只叫名字“谢尔盖”或名字的昵称(比如谢廖沙之类).也许是因为我刚刚见完圣彼得堡老一代的作曲大师斯洛尼姆斯基,尼基坚科在我与奥斯科尔科夫见面之前专门说道:谢尔盖·奥斯科尔科夫是年轻作曲家,你们俩见面时称呼他谢尔盖就可以了,不用加父称.结果见面后我就称呼他谢尔盖,到后来才发现他马上就要60了,而我当时只有30多岁,似乎这么称呼也不太尊敬.但由于聊得投机,很快也就成了真正的朋友.我在国内经常说的“60岁的作曲家在俄罗斯是年轻作曲家”就是从这个典故中来的.这与我在俄罗斯常用来“吓唬”朋友的“1000万人口的城市在中国是小城市”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临沂市就确实有这么多人口,比得上欧美最庞大城市的人口数量.

正是出于这种私交,我就成了第一个参加“奥斯科尔科夫之友”国际艺术节的中国人.后续这些年参加他这个艺术节的中国艺术家已经不少了,粗略算来至少有二十几位.比如音乐学院作曲系的教授、著名作曲家姚恒璐的巴扬作品《鼎》就是在第十九届“奥斯科尔科夫之友”艺术节上首演并获奖的,当时俄罗斯著名巴扬演奏家、莫斯科音乐学院现代音乐中心的奇尔科夫从莫斯科赶到圣彼得堡承担了这个首演任务.浙江大学的周聪、曲阜师范大学的戴娱等一些有俄罗斯留学背景的老师及王茅等一些在俄罗斯读书的青年音乐家也曾参加过他的艺术节.今年6月第21届艺术节在圣彼得堡如期举办,但时间上与阿斯塔纳的“丝绸之路音乐学院院长论坛”时间冲突,所以我没有去,但我知道有一个年轻的中国钢琴学生参加了这个活动.

有一年我们曾经合作在他的艺术节上举办了专门的“色彩天下”中国国画展和“中俄音乐家”音乐会,地点选在涅瓦大街上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之家”.他对于自己为画展取的俄文名称非常得意,毕竟“天下”这个词自带的哲学意义是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的.而我对他选在如此非同一般的地方举办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艺术活动也表示非常满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之家”位于涅瓦大街84 86号,这幢了不起的历史文化建筑不仅具有200年的历史,而且曾经是当年“巡回画派”和“强力集团”等对世界美术与音乐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画家与作曲家群体的“据点”.19世纪80年代列宾、克拉姆斯柯依、苏里科夫等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们汇聚在这里举办画展,大量著名的画作就是在这里首次中展出的.比如列宾受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交响组曲启发而创作的传世名作《伊凡雷帝杀子》就是在这里展出的.据说当时由于画作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展厅里甚至达到了“人山人海”的地步,并由此而引发当时热门的社会话题与历史事件:沙皇派出大量骑警来封杀,而“强力集团”的领袖巴拉基列夫直接就住在这里幢建筑的侧楼上,只要想一想,那一个个在历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曾经在这里讨论、创作、交流并以不同的方式将一部部优秀的作品呈现出来,就能感受到在这里举办中俄两国的艺术交流画展与音乐会活动所具有的历史厚重感,甚至可以说,有一种“低调的隆重感”.

我国的谢天赐、昊迅、林容生、任继民、康荣、朱建忠、邵连、张卫、董雷等十几位著名国画家带着自己的优秀作品参加了那次的展览.把我国的现代国画挂在当年《伊凡雷帝杀子》等大批世界名作首次面对世人的墙面上,本身就具有历史与文化的双重冲突,开幕式那天几个展厅里“人山人海”的程度是不是达到了当年传说中的盛况很难说,但这也确实是那一年圣彼得堡艺术界的一件大事.在画展开幕式之后的“中俄音乐家”音乐会上,除了我们这些两国的作曲家朋友创作的作品,来自中国的梅庵派古琴传承人周通生先生还演奏了几首传统筝曲.在场观展与听音乐会的各国观众深深为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与古琴艺术所折服.

奥斯科尔科夫在现场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在音乐会即将结束时突然即兴创作演奏了一首钢琴作品.他当时在钢琴上大量使用了拨弦、抹弦等技术制造的音响效果来表达自己对中国艺术作品的感受与对中国艺术的敬意,令在座的中国画家大开眼界,有好几位跟我谈起来,说没想到钢琴还可以这样演奏.

除了在他的艺术节中的愉快合作,我们还长期在同一个国际比赛中担任评委,也曾经在不同的城市一起工作过.当然,我们也有工作之外私下的互动,我也了解他的家庭.他的妻子是一位修养很高的音乐教师,两个儿子也从事音乐演奏与音乐创作.孩子们的成绩是他比较得意的事情,甚至私下里对我说:看,就像巴赫家族……从他的祖父辈算起来,他们家也确实是几代作曲家了.前些年他来过一次中国,据说是某高校组织邀请的.虽然具体情况我没有问过,但有一点很明确,当时他是作为演奏家应邀到深圳等地参加的音乐会演出,而且并未演奏自己的作品.

奥斯科尔科夫大部分的作品是相对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也是可以在任何地方演奏的.他不算是先锋派作曲家.很多作曲家都很乐意让所有人了解自己的前卫,但奥斯科尔科夫却总是极力否认这一点,尽管他的整体创作风格也称不上“传统”.他的音乐明显具有现代音乐特征,至少器乐类作品可以说是“折衷主义”的,西方传统音乐中的协和概念、节奏概念与演奏法特征并没有对他产生明显的束缚.但我想他对自己的认知也是有道理的.即使是对一些非常规的演奏技法、音响效果的应用,对他而言也是在传统音乐创作思维统治下的表现手法.奥斯科尔科夫的非“先锋派”音乐创作与其对待创作的态度有关.他强调音乐作品的实用意义,把作品的委约看作是作曲家创作的重要动力与价值标志.当然,更主要的还是美学观.他的艺术节上每年都有一两场专门的新作品音乐会,来自各地不同年龄的作曲家会在这里呈现自己的新作品,其中总是有非常“先锋”的,也有非常“传统”的.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张宝华)

十二论文范文结:

关于十二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十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论文十二章翻译

2、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

3、人生十六七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