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类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与农业标准化概论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农业标准化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农业标准化概论

摘 要:近年来,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消费者、媒体以及整个社会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而农产品又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和基础,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前提.2013年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会议还指出“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将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摆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位置.

关键词:食品安全;保障;现代农业建设

1 选题背景

作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职能部门之一,农业部多次强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作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得到了各级管理部门和生产经营者的广泛重视.我国的农业标准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解放初期,农业部门便开始制定产品标准、种子标准、病虫害检验标准、农兽药规范等.随后,这个开端被“”阻断,农业标准化发展进入了停滞期.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相继颁布了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行业的标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出台标准化管理法规,标准化工作开始进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21世纪后,农业部开始紧紧围绕“三品一标”、“三园两场”、标准化示范县建设等工作推进农业标准化.在和地方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推动下,农业标准化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效.目前,我国共制定发布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600多项、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2200多项、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18000多项,覆盖农产品生产全过程.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分析农业标准化提升产业效益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的现状,为本研究和后续研究的思路提供参考和借鉴.

2)结合实地调研获得的一手资料,分析吉林省黑木耳种植业实施标准化的成效及问题,并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样本的标准化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3)根据问卷数据对黑木耳种植业的产出、投入和效益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利用计量模型,对农业标准化在促进产业增长方面的作用进行定量的分析.

4)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综合考虑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情况,提出进一步推进农业标准化实施的政策建议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和提升农业产业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3 农业标准化概念及其作用的理论基础

3.1 农业标准化的概念界定

当前,国内研究学者们对农业标准化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论.综合来看,主要有三种定义方式:第一类为生产论,代表学者有王明琴(2001)、罗凯(2004)、高国盛(2009)等.他们从生产过程控制的角度定义农业标准化,即标准化就是采用各项农业标准来指导或监控农业生产的过程.例如,高国盛(2009)将农业标准化界定为按照市场需要,采用质量标准监控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向消费者提供合乎标准的、高质量的农副产品,实现最优效益的经济活动,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类为标准论,代表学者有郭风(2001)、李忠海(2003)、雪燕(2005)等,他们从标准的角度定义农业标准化,即标准化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和反馈修订的过程.例如,李忠海(2003)认为农业标准化是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并推广实施的过程.第三类是综合管理论,代表学者有杨汉明(2001)、刘微微(2004)、钱永忠(2007)等.他们将农业标准化定义为综合管理的过程,即在农业标准的基础上,对农业生产的全程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例如,钱永忠(2007)认为农业标准化是指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它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标准,把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规范的生产和管理轨道.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对农业标准化进行定义,如黄少鹏(2008)认为农业标准化是市场经济的规范基础,郭慧伶(2005)认为农业标准化是降低生产组织、技术扩散、流通环节中的交易成本的行为.

本研究将综合管理论与过程论相结合,将农业标准化定义为:遵循"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通过农业标准的制定、实施以及修订,对农业生产过程逐步加以优化和规范,并对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程综合管理,确保各项指标都能达到标准要求,符合市场的需要.因此,本研究的农业标准化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综合性,即农业标准化不仅包括标准的制定、实施和完善,还包括对生产过程的综合管理,例如围绕标准实施所进行的培训、专业指导和监督,以及对生产组织形式的改进等.第二,过程性,即农业标准化是一个逐步推广农业标准和综合管理的过程,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实施标准化和未实施标准化两个对立的状态,而是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未实施标准化只是一种临界情况,而实施标准化可以分为起步实施、基本实施、充分实施等一系列递进的层次.

3.2 农业标准化作用的理论基础

无论是从理论上的讨论,还是对实践的总结,农业标准化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业标准化是建立在市场失灵、交易费用、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等理论基础上的系统化工程,因此农业标准化作用的实现也与上述经济学原理密切相关.根据经济学原理,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在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下,可以导致整个经济达到一般均衡,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现实市场经济往往不能完全满足这些假定条件,市场机制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导致市场失灵(高鸿业,2007).公共物品与外部影响属于典型的市场失灵.公共物品是一类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不能有效地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分配,主要由政府提供,例如国防.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既有消费者不会排除其他人消费该物品,或者排除.

参考文献

[1] 祁亚琴,刘建国,帕尼古丽,等.《农业标准化概论》课程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5,(34):6-7.

[2] 贺道华,朱翠林.《农业标准化概论》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162-164.

农业标准化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农业标准化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农业标准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农业水利工程论文

2、农业杂志投稿

3、农业论文

4、农业机械期刊

5、农业期刊

6、农业期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