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现实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和增强现实技术对建水紫陶传承的可行性类论文范文资料

本论文可用于增强现实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增强现实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增强现实技术对建水紫陶传承的可行性

一、建水紫陶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旅游业及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政府的支持,建水紫陶得以存续,但建水紫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建水紫陶的传承.首先,建水紫陶器型单一,制陶厂家及作坊之间相互模仿,装饰内容上缺乏创意;其次,建水紫陶从业者文化素质整体偏低,民间制陶艺人的研究和创新能力较弱,造成了今天建水紫陶缺乏竞争力的现状;再次,大众对建水紫陶的理解片面而缺乏,大量同质化严重、品相粗糙的建水紫陶产品充斥市场,导致了人们对建水紫陶的误解和忽视,也导致了建水紫陶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最后,由于人们无节制地浪费,陶土资源已经开始枯竭,不利于建水紫陶的发展和存续.

建水紫陶的传承主要以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学校传承的方式进行,在传承过程中主要以口传身授的形式对传承人进行培养,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传承成本高、传承效率低、传承方式保守、缺乏有效管理机制的困境.具体来说,首先表现在原材料的成本上,建水紫陶的学习多以学习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模仿探索为主要方式,由于技术的不熟练造成的大量原材料浪费导致传承成本过高;其次表现在技能传授者的时间上,工艺大师要在一线生产过程中传授、指导技能学习者,这往往给工艺大师自己的创作带来麻烦,顾此失彼,延长了自己作品的创作时间;再次表现在学徒的学习成本上,学徒要习得一门技艺,往往需要数年时间,要学习核心技艺不仅需要多年打杂铺垫甚至还需上缴一定的学费,学习者往往支撑不了多久;最后表现在老艺人思想观念守旧,过度的技术保密使其封闭工艺技术,鲜于与他人沟通交流,排斥新的生产技术,造成民族工艺日趋落后,逐渐被新技术新产品所取代.同时,建水紫陶相关资料卷帙浩繁,缺乏整理总结和有效的保护,对普通大众及建水紫陶传承者而言难以获得又无法正确解读,人们更多的只能了解建水紫陶的外表,这就需要通过科技手段对建水紫陶资料进行整理和有效呈现.

二、增强现实技术对建水紫陶传承的可行性

增强现实是一种利用计算机产生的附加信息对使用者所看到的真实世界景象进行增强或扩张的技术,是跨学科的综合体.增强现实技术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广泛应用于教育、娱乐、文化、文物保护开发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众多领域.

由于建水紫陶的传承内容较多,建水紫陶的传承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及器物资料.为了对建水紫陶进行传承,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学习和研究,但这些文字、图片、视频及器物资料的局限性较大.通过文字可能无法详细描述建水紫陶的制作工艺、装饰艺术和器物特征,图片和视频资料因拍摄角度及拍摄时的环境、光线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观看者对色彩和器物造型的认知偏差,实物资料一般保存在博物馆里和收藏家手中,普通大众和建水紫陶技艺学习者难以进行实际的接触观察.为了实现建水紫陶的有效传承,需要通过科技手段的介入,将建水紫陶传承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使这些资料能够直观、全面、方便的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因此,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对建水紫陶进行传承就有了可行性.

运用增强现实技术来对建水陶进行传承的可行性有这样几点:首先,增强现实技术能整合视频、音频、文字、图片,也能通过精细的建模和贴图展示建水紫陶产品的各个细节和装饰图案,相较于枯燥的书本以及图片、视频资料而言更具有吸引力,可以使人们方便快速地了解建水紫陶的制作工艺、文化特色、背后的历史故事、传奇人物及作品精神内涵等;其次,增强现实技术发展迅速,功能全面,可供参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现实应用案例及研究案例丰富,增强现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运用社会关注度高,开发和应用趋势明显,例如,在广东博物馆中已开发出具有广彩瓷器展示功能的增强现实APP;最后,增强现实内容的相关制作软件容易学习、发布成本低,增强现实APP容易获取,主要在智能设备上进行使用,相较于传统资料而言文化体验感、交互性和娱乐性更强,尤其能引起年轻人的兴趣,更能吸引大众对文化消费的主观能动性并产生文化认同感,也能方便建水紫陶技艺传承者的自主学习.

三、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实现的建水紫陶的传承内容

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建水紫陶现有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进行整合,也可以用模型建模并渲染的方式展现建水紫陶器物的造型、细节和装饰图案,人们可以通过对应的人机交互方式实现对建水紫陶知识技能的学习.因此,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实现的建水紫陶的传承内容主要包括技艺传承、文化传承、器物传承这三个方面.

第一,建水紫陶的技艺传承.建水陶的制作技艺复杂、精细,有其独特之处.首先,从陶土的成分配比上就有很多讲究,建水紫陶陶土来自建水县境内的五彩山,用五种不同颜色的陶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不同的成分配比可以使陶泥特性产生丰富的变化,影响作品的最终效果;其次,建水陶经历了千年的发展,在拉坯、修坯、烧制、打磨抛光等制作环节中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更加细致严谨;最后,制作建水紫陶的工具也很独特,建水陶艺人们发展出了各种各样针对建水紫陶的特殊工具,如足刀和鹅卵石.

第二,建水紫陶的文化传承.建水陶的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期,经历了朝代的更替、时代的变迁,建水陶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其他陶器或瓷器的装饰手法,也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装饰艺术,如刻填、残贴、绞泥等.文人墨客在建水陶上题诗作画,建水陶艺人在装饰上不断创新,最终发展成了“文人陶”,显示了建水陶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建水陶制作过程、传习过程中有很多祭祀仪式,具有地方特色,十分特别.例如,在烧窑之前,需要上香、九叩首、宣读祭窑文、焚书告天、上酒参祭等.

第三,建水紫陶的器物传承.建水陶的传承最终体现在器物之上,建水紫陶产品分类复杂,按器具用途可划分为茶具类(如茶壶、杯、碟和咖啡具等)、盆瓶类(如花盆、花瓶、花插和香熏等)、餐具类(如盘、碗、汽锅、水缸等)、文具类(如笔筒、笔架、砚台、笔洗、陶章等)、烟具类(如烟斗、烟缸、烟盒和烟筒等)、乐器类(如陶笛、吹鸡等)、陈设类(如花瓶、博古尊、香炉等)和仿青铜器等8大类200余种.产品丰富多彩,质地细腻,经过打磨抛光,光亮如镜,精美绝伦,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建水紫陶器物是建水紫陶传承的重点研究内容.

建水紫陶独特的制作工艺凝聚着前人的智慧,建水陶装饰艺术和风俗仪式自成体系,建水紫陶器物是建水紫陶技艺和文化的集大成者,这些建水紫陶传承的内容可以用文字、图片、视频和模型的方式进行记录和传播,因此,增强现实技术对建水紫陶的传承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王天涌,陈靖,陈德文.增强现实技术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李朝春.云南建水窑陶瓷[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3]李泽杨,张睿.建水紫陶发展现状问题探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5(03):17-18.

[4]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和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03):114-117.

[5]余日季.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4.

增强现实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增强现实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增强现实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大学生理想和现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