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跟天下之治乱在万民之忧乐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天下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天下之治乱在万民之忧乐

明亡后,黄宗羲等一批具有民族气节的士子,投笔从戎抗击满清.义军失败后,他们隐居民间讲学著书,黄宗羲就是其中一位优秀代表.崇祯吊死煤山,“嘉定三屠”“杨州十日”.国恨家仇、奇耻大辱,令黄宗羲刻骨铭心.中华民族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亡国之祸,天下苍生怎样才能躲开这般大灾大难?他选择了从君、臣、民三者的定位和关系入手,试图找出答案.

君者何?君何责?“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何为治?何为乱?“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法为何?皇家的“一家之法”不是法,“天下之法”才为法.“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这样的君是祸害天下之君,有比无更可怕,“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朱明为什么会亡?“后世骄君自恣,不以天下万民为事.其所求其草野者,不过欲得奔走服役之人”.如此而已.何为臣?“君分吾以天下而后治之,君授吾以人民而后牧之,视天下人民为人君橐中之私物”,这样定位就错了.“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才是为臣之道.臣何为?“君有无形无声之嗜欲,吾从而视之听之”,这不是为臣之应为,而是“宦官宫妾之心也”.君臣关系不是主仆关系,更不是夫妾关系,而是师友关系(见《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所言,可不是泛泛而论,而是椎心泣血之言.他出生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生经历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四朝.四任皇帝实在谈不上什么文治武功,尤其是神宗和熹宗,活脱脱一对亡国之君,大明其实就亡在了他们两个手里,思宗只不过是履行了一下手续而已.这几朝臣子呢,可谓“一窝不如一窝”,崇祯朝更是充斥着寡廉鲜耻之徒,不要说为万民了,也不要说为君了,而是地为自己.朱由检遗书中那句“诸臣误朕也”,并非全是空穴来风.崇祯死后,昔日那些信誓旦旦效忠皇上的大臣,如内阁大学士魏藻德、陈演之流,此时个个投向了新朝,对已抬下山的帝后灵柩不屑一顾,都忙着跑去向李自成“劝进”,以便能在新朝谋一官职.这些都是黄宗羲亲闻亲见,心如杜鹃啼血,故其笔下文字才如剑如火,如雷如电.放在今天,这些都是常识,而在当时,那可是石破天惊,代表了明末清初中国思想界的高峰.

黄宗羲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病逝,此时故国早已远去,新朝江山已固若金汤.清承明制,这就意味着清朝同样要患明朝的病,黄宗羲的药方也同样对清朝管用.事实确实如此,就其本质而言,清与明如出一辙,循的仍是“不在万民之忧乐,而在一姓之兴亡”.从始至终,皇家把权力死死攥在自己手里,以确保天下“独私其一人一姓”.1908 年,清廷离死亡只有三年光景,但仍不忘“初心”,这年制定的《钦定宪法大纲》里写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用人之权,操之君上.”清帝有“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且“总揽司法权”.宣统三年(1911)五月,立宪运动风起云涌,大清在气数将尽之时,被迫成立了责任内阁,但13 人中竟有9 人是满洲贵族,至死都不愿还权于民.最终清的死相比明更难看,明廷毕竟统帅几十万大军与李自成、张献忠及皇太极决战了一二十年,而武昌城头的几声响,便宣告了清朝的灭亡,真的是“忽喇喇似大厦倾”.

黄宗羲的思想是宝贵的.一方面,是中国人民反对皇权专制的重要武器;另一方面,也为清朝统治者设计了一条越走越宽广的新路.然而,努尔哈赤的后裔们根本不相信、也不理睬这一套,黄宗羲没死在他们手里就算烧高香了.

天下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天下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天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