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作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跟双高期离休干部队伍的特点与服务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本论文为您写管理工作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双高期离休干部队伍的特点与服务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双高期”泛指老年人“高龄”与“高发病”时期,离休干部“双高期”则特指离休干部已经整体进入“高龄期”和“高发病期”.西安交通大学现有离休干部109人,年龄最大的96岁,最小的83岁,长期卧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18人,占离休干部总数的17%;患癌症、糖尿病、心脏病、脑梗等重大疾病经常住院的70人,占总人数的64%.离休干部“双高期”的形势已十分严峻.

“双高期”离休干部队伍的新特点

“双高期”的到来并日趋严重,使离休干部队伍出现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行动困难,社会活动能力日渐衰弱.处于“双高期”的离休干部,由于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外出困难,大多数人只能待在家里,缺乏参加党组织生活及其他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是患病次数明显增多,住院率提高.离休干部大都患有高血压、动脉血管硬化、脑梗塞、肺心病、糖尿病等老年常见病,有的多达七八种疾病,门诊、急诊次数增加,出入医院频繁,有的甚至长期住院.近年来,西安交大有50%左右的离休干部经常因病住在医院里,大部分老同志处于半自理状态.

三是空巢老人增多.因老伴去世、子女在国外或外地工作等原因,致使离休干部中孤寡和空巢老人增多.在西安交大的109位离休干部中就有46名丧偶和空巢者.身边没有亲人相伴、照顾,亲情缺乏.

四是交际圈较小, 信息闭塞.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弱使得离休干部变得记忆力衰退、思维迟钝,社会接触面越来越小,缺少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生活单一,信息闭塞,精神生活相对枯燥.

离休干部晚年生活的问题、困难与需求分析

随着年龄增大、体质下降、疾病越来越多,离休干部的晚年生活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困难,主要有:

一是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在部分离休干部中存在.主要原因是:既怕疾病缠身,又怕生病无人照顾,更怕拖累子女;加之家人忙于工作学习和家庭事务,不能经常回家看望,陪伴左右,很少享受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焦虑、失落情绪与日俱增,常常独自黯然神伤,晚年生活质量低劣.

二是疾病带来的悲观与恐惧情绪.大多数离休干部对待疾病都能积极地配合治疗,但久治不愈或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时,有的老人就会产生沮丧、悲观、厌世的情绪,认为自己已“病入膏肓”,整日忧心忡忡,甚至怨天尤人.特别是看到老伴、老同事、老战友、老朋友的相继离去,更加重了紧张、恐惧心理,晚年幸福指数明显降低.

三是缺少交流,精神压力逐渐增大.由于参与社会活动少,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导致其接受能力下降,心理问题逐渐增多.特别是生活在“空巢”家庭的离休干部,缺少亲情关怀和精神慰藉,空虚感日益突出,精神压力难以有效缓解.

四是自理能力基本丧失,日常生活照料矛盾日益显现.在离休干部中失忆、失能现象普遍存在,自理能力越来越差,甚至是丧失,依赖性越来越强.从西安交大的情况看,大多数离休干部还是依赖传统的家庭养老,但是,由于子女的家庭和工作等原因,已经远不能满足离休干部的需求.此外,由于家政服务公司在开拓为老服务项目上动力不足,在日常生活照料方面,比如保姆、保洁等服务方面的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

在走访调研中我们发现,面对“双高期”的问题与困难,离休干部对组织的依赖不断增加,他们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参加时政类学习活动为主的需求向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为主的需求转变;由过去的外出参观活动为主的需求向日常生活所需的最基本的服务需求转变;由过去主要依靠原单位服务的需求向依靠社区就近服务的需求转变.

应对“双高期”的措施

处于“双高期”的离休干部最关心、最现实、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高质量地度过晚年.应对“双高期”,我们不能以一贯的思维定式开展工作,而应做到服务管理方式由传统单一的服务管理,变为根据不同需求、不同情况进行分类的服务管理;由静态服务管理变为动态的、多样化的服务管理.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丰富服务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全方位深入了解离休干部家庭、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期所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管理方式.以务真求实的精神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积极主动为离休干部提供及时、便利、细致、周到的服务,把服务管理延伸到细微之处;积极回应他们的关切,把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上;通过建立必要的联系制度,尽可能做一些离休干部期盼、又有条件做到的好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让老同志开开心心地安度晚年,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

满足离休干部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和依赖.包括:应急求助需求,保证离休干部在发生意外或者有急事时,能够得到及时救助;家政服务需求,对离休干部家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排污堵漏、打扫房间、拆洗油烟机、煤气灶等家政服务,创造条件给予满足;医疗保健需求,使离休干部常见病配药、量血压、测血糖、感冒发烧、打针吃药等,就近得到解决;积极利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力量,探索购买服务、鼓励志愿服务,为离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提供平台.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和精神慰藉.心理问题是影响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多措并举缓解离休干部心理压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举办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搭建交流平台,设立老年人聊天室,创造条件,让能够走动的离休干部互相见见面,聊聊天,丰富老年生活;开展定期走访、电话联系、上门慰问等服务,特别要关注因病、因老而长期待在家里的老同志,经常了解生活状况;及时了解和处理离休干部的各种问题和困扰,做到耐心解释、及时解决、尽早答复,缓解离休干部精神压力;加强与离休干部子女和家人的联系,敦促子女和家人平时尽可能增加与老人相处的时间,多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相互沟通,倾听老人的心声,尽可能满足老人心理需求,使离休干部精神上感到安慰,还可联系志愿者组织,发动志愿者们用其所长,与老同志进行心理沟通,提供精神慰藉.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四服务”.一是加强“主动化服务”.变被动要求为主动关怀,组织经常性走访和电话询访,动态了解全体离休干部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多与离休干部子女及原单位沟通,做好跟踪服务;坚持“三勤”“三必访”:勤联系、勤过问、勤帮助,生病住院必访、重大节日必访、有困难必访;通过深化、细化服务内容,充实服务项目,拓展服务渠道,使“双高期”离休干部工作更贴近老同志的生活,更贴近老同志的实际,更贴近老同志的心意.二是加强“亲情化服务”.树立亲情式服务理念,切实以儿女之心、晚辈之情尊重、理解、关爱离休干部;把对老同志的真情倾注到工作中,真心真意、满腔热情、饱含深情地关心关怀老同志,使他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像对待自己的父辈那样,带着孝心、爱心、耐心,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地关心照顾老同志,敬爱至恭地服务老同志.三是加强“多样化”服务.听取和收集离休干部对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离休干部的诉求和期盼,把握离休干部关注的利益和热点问题,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坚持服务内容及方式方法的多样化,通过常规与特需、集中与上门、无偿与有偿相结合的服务方式,努力满足他们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需求;遵循优先、优质、优惠的原则,使离休干部能够享受到更多、更优质、更便利的服务.四是加强“个性化服务”.对有特殊需求的离休干部进行专门走访,争取上级领导部门、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尽最大努力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对孤寡、高龄、残疾、长期患病、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子女残疾无收入、配偶无工作、易地安置等离退休干部给予重点关注并实施更加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做到“精准帮扶”.“空巢、独居”老人,期盼交流、渴望倾听,工作人员给他(她)打个电话,或抽空上门走访,陪伴坐坐,聊聊身体、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可以帮助他们远离孤独、闭塞、失落、困惑等不良感受.

管理工作论文范文结:

关于管理工作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管理工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物流管理论文题目

2、企业管理论文5000字

3、管理会计案例分析论文

4、财务管理的论文题目

5、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6、医学教育管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