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专业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跟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环境工程专业可持续改进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环境工程专业可持续改进

一、引言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各专业应“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定期开展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质量评价.建立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定期开展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近些年,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建立了专业持续改进的信息反馈机制,出台了《北京建筑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管理与运行实施办法》等文件,确保来自各方面的评价结果能够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学院、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等相关人员,用于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的持续改进.本文介绍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持续改进的思路与措施,可为其他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二、培养目标的持续改进

本专业2012版培养目标为:本专业立足首都,面向全国,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环境和经济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强工程实践能力、高综合素质的,富有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能从事城市建设的水污染治理、城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评价与环境规划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和管理人才.

通过第三方评价的方式,本专业对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现有的调查结果表明,毕业五年的校友认为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方面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较高,说明校友在职业素质、沟通合作等方面自我评价较为优秀;在复合应用型人才、适应行业需求、知识掌握等方面的实现情况较为平均,稍低于职业素养部分;在了解前沿动态、规划与设计能力、施工与运营管理方面,相对于其他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稍弱一些.故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对2016版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和细化.本专业2016版培养目标更新为:本专业面向“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服务国家新型城镇化”领域的重大需求,培养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掌握环境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了解环境工程领域发展前沿及动态,具有环境污染防治工程规划与设计能力、施工及运营管理能力、环境监测与评价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际交往及团队合作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环境工程及相关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可在设计单位、科研单位、学校、工矿企业、政府部门等从事规划、设计、研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三、毕业要求的持续改进

从对核心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对本专业毕业生素质与能力的评价方面,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是毕业生的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终身学习、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等方面的素质.同时,用人单位认为我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研发能力,和对工作经验有较高要求的项目管理能力尚与需求有一定差距,故表明本专业毕业要求和培养方案需要在这些方面持续改进和加强.故本专业参照2015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毕业要求,以构建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法、质量监控与评价协调统一为着力点,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对“2012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分别从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提出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项目管理等方面量化了毕业要求.

四、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

本专业高度重视外部企业、行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和修订.课程体系每四年都会根据近年的教学情况做一次修订,参与修订人员除本校包括教学院长、系主任、环境工程专业主要教职员工,还要聘请国内高校著名教育专家进行评审.在课程体系初稿完成之后,聘请企业专家对课程体系进行评审,并进一步完善.

1.调整:根据在校生、毕业生、行业专家、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在2016版培养方案我专业调整了部分课程或实践环节的名称、教学内容、学时数.例如,《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改为《城市水文学》,增加了部分学时,更突出了水文学基础理论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影响评价》都涉及到“大气扩散模型”的内容,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该部分内容归属到一门课程中.

2.新开:根据专家反馈意见和教师反馈意见,专业认证的标准要求、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新增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控制》、《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环境工程造价与项目管理》、《资源与能源节约利用技术》、《环境工程研究与设计》等课程,使专业方向的设置更加全面、合理,培养方案更加符合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

3.停开:根据调查问卷、专家反馈、专业内部研讨结论,根据专业方向设置的调整和压缩理论课时的需要,停开了一部分不符合培养方向、教学内容近似、选修人数不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如《环境仪器分析》与《环境监测》和《环境工程实验》相关内交叉重复,课程内容放到其他课程讲述,节约了理论课学时,节约学时用于主干课程.

五、课程持续改进

1.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持续改进.根据第三方对毕业生进行的调查问卷结果,学生反映部分理论课程的“实用性不够、核心课程学时少”.针对以上问题,为了强化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对本领域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结合环境领域的科研前沿以及环保行业的发展,注重吸收一些环境领域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技术问题;参考国家级精品教材、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对每门专业课的内容进行了仔细推敲和研讨,按照本科学习水平的要求更新与调整相关知识点,保证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内涵的丰富性,避免出现较为浅显内容.如在《流体力学》进行立体化教学建设,建立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教学奖项;《水污染控制工程(二)》增加了针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计算、模型等内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根据认证标准修改教学目标等内容,增加了翻转课堂等教学互动环节,通过新型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有机化学》应用新型教学APP软件,增加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2.《认识实习》的持续改进.根据对毕业生的调查,有51.85%的学生认为认识实习对“使用现代工具、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终身学习、项目管理”的支撑度为“一般”.在2016版培养方案中,将认识实习由40学增加到60学时,分为认识实习(1)和认识实习(2).2017年的认识实习组织中,在2周的实习期间,共安排了7场参观和2场讲座,涵盖污水、雨水、固废、大气、温室气体减排、环境监测、环境信息技术应用、现代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

3.《科技论文写作》、《科技活动》的持续改进.根据对毕业生的调查,有40.74%的学生认为科技活动(1)对“个人和团队”的支撑度为“一般”,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设计研发能力有较高需求.故将原有的科技论文写作、科技活动(1)、科技活动(2)这3门课程进行合并,调整为环境工程创新实践.

本专业从2014级开始实施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即由专业导师从大二开始,就带领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竞赛、进行论文写作等,实现了本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100%覆盖.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和学术实践活动后将相应成果及报告提交学院,并提交相应的证书及论文复印件,学院审核后由获得环境工程创新实践学分.

六、结语

通过上述措施,本专业对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和理论课程及实践环节等进行了持续改进并取得一定成效,此项工作对我专业毕业生达成毕业要求和专业的全面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工程专业论文范文结:

关于工程专业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工程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轮机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3、能源和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4、金融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5、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6、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