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与神和中国绘画美学的融合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此文是一篇绘画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神和中国绘画美学的融合

一、“神”的美学内涵的生成

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中,“神”经常被用于与“形”相对的绘画美学评论,常见的语词有“形神兼备”“以形写神”“传神”等.但是,“神”最初并不是绘画美学用语,它的含义也与绘画美学并不相关.

按词源学的意义,神本义是指神灵,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说文解字》中注解为:“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盖天象之可异者莫神于电,故在古文,申也,电也,神也,实一字也.其加雨于申而为电,加示于申而为神.”如《周礼·大司乐》:“以祀天神.”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易·说卦》:“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老子》:“谷神不死.”注:“五藏之神也.”《孟子》:“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广韵》:“神,灵也.”

在先秦及汉代,“神”也指精神,哲学领域有广泛的运用.如《庄子·养生主》:“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淮南子·精神训》:“故心者,形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淮南子·原道训》:“夫形者,生之所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但此时“神”在语义内涵及应用上,还没有涉及绘画美学.

从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历程看,在顾恺之以前的很长时间,中国的绘画及其理论仍然处于对“形似”的追求中,“神”并没有成为绘画美学用语.如《尔雅》中指出:“画,形也.”

《说文》中对形做了进一步的注解:“形,象形也.”《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到了汉代,仍然如此:“画工恶图犬马,而好做鬼魅,诚以实事难形,而虚伪不穷也.”(《后汉书·张衡传》)即使在魏晋时代,仍然还有“存形莫善于画”的说法.“神”的美学内涵的生成及其扩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第一,在先秦诸子,如庄子的著作中,已经有了重神的哲学.如《人世间》《德充符》中写了支离疏、哀骀它等一大批形残但神全的人:“……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德充符》)“使其形者”,即后来《淮南子》所讲的“君形者”.《淮南子·说山训》:“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君形者亡焉”的原因,是因为“谨毛而失貌”“规画人形无有生气”.“君形者”,指的是统帅“形”的“君”,已经触及“神”的问题,但还没有真正明确将“神”用于绘画美学.

魏晋时代,社会在经历了汉末大动荡和大变化之后,儒家独尊的统治地位受到动摇,思想领域呈现出自由解放的态势,以道家老庄思想为底蕴的玄学成为时代风尚,三国魏王弼在《周易略例》中提出的“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观点,涉及言与意,象与神(意)的关系,“神”也开始被用于人物品藻,指神韵、韵味.如《世说新语·容止篇》有:“好神情”“精神挺动”“风姿神貌”“神姿”等,为“传神”说的推出作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第二,东晋时,画家顾恺之第一次将“神”明确用于绘画美学,提出了“以形写神”的“传神”理论,指出画家应在绘画作品中传达出所画人物的“神”的重要意义.《世说新语·巧艺》中载:“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魏晋胜流画赞》中有:“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他评《小列女》,指出:“面如,恨刻削为容仪,不尽生气.”

从此,“神”的内涵开始与中国绘画美学理论相融合,并成为中国绘画美学理论中重要的美学概念,其美学内涵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扩展.

二、“神”的美学内涵的发展

自顾恺之提出“传神”论开始,神的美学内涵主要经历了从客体之神到主体之神的发展阶段:第一,客体之神.

(一)人之神.由于受到“形似”传统的影响,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的“传神”论还非常重视形对神的传达的重要意义,是兼重形似与传神的.“若长短、刚软、深浅、广狭与点睛之节,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魏晋胜流画赞》)此时,“神”在中国绘画美学中的含义,还主要是指作为客体的人之“神”.

齐梁时,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正是“以形写神”理论的具体化及细化.“气韵”之法,即传“神”的重要方法.谢赫所讲的“气韵”,还主要是指人的“气韵”,即“神”,但是随着“神”的美学内涵的发展,气韵的内涵也渐由人扩大到山水等客观事物.

对于“气韵”与“神"的关系,古今学者如宋代邓椿、元代杨维桢、明代董其昌及陈传席等多有阐述.宋代邓椿《画继》中说:“画之为用者大矣……所以能曲尽者,只一法耳,一者何也?曰传神而已矣.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此若虚深鄙画工,谓虽曰画而非画者,盖止能传其形而不能传其神也,故画法以气韵生动为第一.”元代杨维桢在《图绘宝鉴序》中也明确指出:“故论画之高下者,有传形,有传神.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明代董其昌也提出相似的观点:“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画禅室随笔》)

当代学者陈传席也认为,“气韵”是从“传神”分解而出的,也可以说,气韵,就是传神.而且其美学内涵由人之传神,到物之传神,又到笔墨传神,因此“传神”是中国绘画的第一要义.不仅指出了气韵是传神的语义演变,更重要的是,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沿革,“气韵”的内涵随“神”的美学内涵的扩展,而扩展到了水墨.

唐代著名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对“传神”说作了进一步的阐发,指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他所说的“骨气”,正是指人的性格、气质,亦即“神”.“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说明不论是形似还是神似,其表现均有赖于画家主观艺术意象的确立,并通过富有表现力的“用笔”将其表达出来.他还说:“人物有生气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

晚唐司空图提出“离形得似”,指出形神可分,形不似,仍可达到神似.这一点和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形神并重的观点有所不同,但是在传达对象之“神”上仍然是一致的.

(二)山水之神.宗炳、王微、荆浩又提出传“山水”之“神”,“神”又有了第二层美学内涵:山水之“神”即“物之神”.

在艺术创作中,传写山水之“神”:“神本亡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诚能妙写,亦诚尽矣.”王微《叙画》中不仅描述了“物之神”:“眉额颊辅,若晏笑兮孤岩郁秀,若吐云兮.横变纵化,故动生焉前矩后方,而灵出焉.”还强调了画家主体之神在创作中的作用:“岂独运诸指掌,亦以神明降之.”绘画不仅是指掌的技巧功夫,还要有画家的心思的运用.此说丰富了“神”的美学内涵.

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花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可忘笔墨,而有真景”.指出了“似”与“真”的区别,“似”只是表面形象的描绘,而“真”必须包含对象内在的“气”和真实的形质两个方面,和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的美学命题相呼应.

第二,主体之神.

(一)“无我之神”:南朝画家宗炳将“传神”的美学命题运用到山水画之中,提出了艺术体验的方法:“澄怀味像”.要求主体以虚静之心,来体会由道所显现的物象,把握山水中所含的“道”,即山水之神.此种审美体验,即是要求“无我”“忘我”,以求感悟客观对象之神的方式.

东晋顾恺之在将“神”用与中国绘画美学,并赋予它“人之神”的第一层意思之时,也指出了在传“神”的创作过程中,画家主观精神“移入”的重要性.如他在《论画》中所提到的“迁想妙得”理论:“凡画,人最难,此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指出绘画创作中,画家发挥主观想象进行审美创造的问题.《世说新语·巧艺》中载,顾恺之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俊郎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正是裴叔则颊上本没有“三毛”,但是顾恺之为了更好地传达裴叔则的“神”,就大胆地加上了“三毛”.画谢鲲像,以“岩石”为其背景,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以山野之间的岩石作背景,传达出谢鲲飘逸出世的人格胸襟.正如苏轼在《传神记》中指出的,“传神之妙在于得人意思所在……凡人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正是对顾恺之的绘画理论的精到解读.需要指出的是,这时画家的主观精神是为了更好地传达客观对象之“神”服务的,重的是精神的“移入”,或曰“我化物”的审美体验,而不是在绘画作品中画家主观精神的传达.姚最提出的“心师造化”,从传神论中强调从画家主观上去师法客观,重视创作主体的主观感受,正与顾恺之的“迁想妙得”暗合.

(二)“有我之神”:唐代以前,“神”的美学内涵主要指客观对象的内在精神.到了宋代,由于文人画的勃兴,“神”的美学含义逐渐转向传达画家的内在精神气质,开始注重画家的主体情思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如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主张画应“得自天机,出于灵府”“发之于情思,契之于绡褚”.认为“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把“气韵”的体现,即“神”的传达看作是画家自身精神的传达,强调画家的人格、人品对绘画作品的影响,即注重创作主体的“神”在作品中的体现,将创作主体的“神”引入到“神”的内涵中来,使“神”的美学内涵得到重要的扩充.

(三)“个性之神”:到了元代,倪瓒说“引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提出“写胸中逸气”.画家主体精神的传达,成为绘画作品中“神”的内涵的侧重面.

及至明清时代,杰出的画家徐渭、郑燮,以及清代石涛朱耷等人,则将绘画作品作为传达画家主观之“神”的代言,使中国绘画写意之风日盛.如石涛曾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最后终归于大涤也.”(《苦瓜和尚话语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神”的美学内涵从生成到不断发展、扩充,在现代美学中已经具有了极为丰富的含义:

(一)审美客体之”神”:1.人之“神”—作为审美观照客体的人,各有自己的神,如裴楷不同于谢鲲.2 .物之“神”—作为艺术家审美观照的客体,不同种类的生物群体各有其“神”,如山水有山水之”神”,狗马有狗马之”神”,花鸟有花鸟之”神”.3.笔墨之“神”—如荆浩在《笔法记》中所云:“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晶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明代画家徐渭的泼墨大写意画,《泼墨仙人图》《墨葡萄图》是最能体现笔墨的“神”的.

(二)审美主体之”神”:1“. 物化”之”神”,或曰“无我”之“神”—艺术家处于”忘我”或曰”自失”的状态,自我之“神”已物化,融入物中,达到“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状态,如宗炳的“澄怀味象”.2“. 化物”之“神”,或曰“有我”之”神”—所谓的“有我”之境,如王微的“明神降之”.3.个性之“神”—由于作品中注入了艺术家强烈的自我意识,使作品成为该艺术家强烈的个性色彩的体现.作品中的物化为艺术家思想意识的代言,如石涛所谓“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最后终归于大涤也”(《石涛画语录》).

“神”在中国绘画美学中的内涵,随着中国绘画理论的发展而继续扩充、发展.如由于近年来“审美接受”理论的流行,审美接受者对于绘画作品的再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得到重视与肯定,而使欣赏者之精神、修养等心理因素,也逐渐融入“神”的美学内涵当中.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责任编辑:欧阳逸川

绘画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绘画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绘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绘画论文

2、幼儿绘画论文

3、幼儿园绘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