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跟汉法对比视野中的历史隐喻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本文关于研究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汉法对比视野中的历史隐喻

唐桂馨1,曹德明2

(1.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610041;2.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摘 要:历史体验源于人类对历史事实的集体认知,是影响喻义的文化要因,也促成了历史隐喻的形成.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喻义规约化产生多义词的过程.对于汉法两种语言而言,历史要素本身的独立性、封闭性、民族性以及历史隐喻形成过程中流通途径的相对封闭性造成了两种文化交流和翻译的障碍,要从根源上解码这个问题也必须依靠人类认知的发展,打破汉法两个原本相对封闭的文化空间,使得两个不同文化群体的认知范围得到拓展,最终实现历史意象被他文化认可的目标.

关键词:历史隐喻;认知;汉法对比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6)07-0147-05

①法语成语,字面意为“要么成为凯撒,要么什么也不是”,喻指要么功成名就,要么一事无成.César (Gaius Julius Caesar,公元前101年-前44年),音译为“凯撒”,古罗马政治家、军事家、历史学家,对法语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

收稿日期:2016-04-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外语专项项目“汉-法词汇化历史隐喻对比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C15WY027;2015年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外国语言文学”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XWD-S0502

作者简介: 唐桂馨(1981-),女,陕西省宁陕县人,法语语言文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曹德明(1955-),上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研究方向:语言学.

汉语和法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今天词汇丰富、形式多样的语言形态.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许多以历史事实为喻体的隐喻表达,这些词汇不仅见证和记录了两个文明的发展脚步,而且至今仍活跃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但两种语言形式完全不同,发展过程也鲜见广泛交融,这对今天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流提出了挑战,汉法历史隐喻对比研究的意义也由此而来.本文将综合历时和共时两个纬度来考察这一课题.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历史事实喻义的规约化过程与语言发展规律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双语对比本身就是共时研究的一种类型.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历史要素的探索能让我们从微观上发现隐喻与文化的联结.历史文化自身的特征、双语文化不同的民族特性又能对当今汉法语言世界的跨文化交流和翻译带来新的思考.

一、隐喻中的历史事实

(一)历史事实对喻义的影响

隐喻形成了许多的语言事实,内容千变万化,从具体的生活实物到抽象的精神思维都能囊括其中,而以历史事实为喻体的隐喻词汇则是非常特殊的一类.

语言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音型便是形式,意义便是内容.”[1]而在隐喻中用来充当本体或喻体的词汇在形式上并不具备任何特殊性质.法语成语êtreCésarourien①,《红楼梦》中形容夏金桂妒忌生“宋太祖灭南唐之意”,César、“宋太祖”和“张三”、“李四”在词性特征上并无区别.正如方达尼尔所说,“不仅是名词,形容词、分词、动词,总之词的各种形式都可用作隐喻.”那么那些表达本体、喻体和喻词的词汇要怎样才能成为有价值的隐喻要素呢?读者之所以得出隐喻判定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预先对喻义有一定认知:césar不是普通的人名,而是代表着丰功伟绩,“宋太祖灭南唐”不是在讲历史故事,而是表示“妒忌”.归根结底,喻义的产生使得词汇取得了具有隐喻价值的区别性特征.每个隐喻都存在本体、喻体,而充当本体和喻体的词汇类型不受任何限制.在这个共架结构之上,有一种参数使两种语言表现出丰富多彩的风格,也使两种语言产生了区别,这就是文化参数,对于历史隐喻来说,这个参数具体就指充当喻体的历史事实.

历史事实的喻义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隐喻一般是从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常见的概念域来认知生疏的、无形的、抽象、罕见的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系统之间的联系.这就是‘知比未知,方传心意’.即:用已知物来喻说未知物,从而使得未知变为已知.”[3]这个已知的概念域在语言层面便表现为喻体.同时,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不是任意的,它根植于人体、人的日常经验及知识.”[4]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成为“人体的体验”,从共时的角度来看,物质生活、自然环境、宗教神话传说、历史习俗这些文化生活的种种要素都成了已知概念域的组成部分.历史要素的研究价值由此而来.历史体验是“人体体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它们是集合性的,源于某一民族或整个人类社会对某一历史事实的认知.这些历史事实借助隐喻的方式投射到相似的事物上,变成喻体,那么喻义就必须是这个源头中的因素义,即源头中所含有的各个意义侧面.可以说相对于其他影响隐喻喻义的文化要素来说,历史要素的作用更加直接,也更具民族特色.

(二)历史事实在喻义中的规约化

理论上来讲,任何词汇皆可成为喻体.话语发出者每创造一个隐喻,就会诞生一个喻义.喻义随时产生,又会随着话语结束而消亡.这样的隐喻尤其在诗歌中被广泛使用,但一旦脱离语境,喻义也就不存在了.然而前文中我们所见的那些历史隐喻却不同,它们的喻义在社会中已经中具有了普遍的接受度和认可性.

如此喻义就有了两种不同的类型,偶然的、临时创造出的喻义和稳定的、被文化社会普遍接受的喻义.后者便是在语言发展中逐渐被规约化的喻义了.规约化的喻义对词义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一般来说,词义的发展需历经原始意义、本义和转义三个阶段.词的原始意义属词源学研究的范畴,即我们可以考知的最古的意义.而本义则指在现代语言中本来要表达的意义,转义则是从本义出发去指称另一事物时所具有的意义.隐喻便是在转义的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隐喻是词义从一个语义场到另一个语义场的转换,即通过词语的字面意义到隐喻意义的转换,简言之就是词义的转移.通过隐喻方式形成的词的转义就是隐喻性转义.”[5]可以说,那些个别的、新奇的隐喻更多地体现了作者的创造性,发挥了隐喻的诗学功能,而被文化社会普遍认可的喻义则发展成为词义的一部分,发挥了隐喻的语言学功能.喻义规约化后成为词义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标志着某个隐喻在语言发展的进程中已经进入了高级阶段.喻义规约化成为丰富词义的重要方式,为多义词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今天在法语社会和汉语社会中大量使用的历史隐喻都已经经历了规约化的过程.这是由历史事实这种文化要素本身的独特性决定的.历史事实与今天的社会存在时间距离,正好为规约化提供了发展的机会,越是久远的历史事实,规约化的几率越大.历史隐喻的最初使用时可能只是一个偶然行为,之后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被推广,喻义也逐渐为大众接受而稳定下来,最初充当喻体的社会事件也逐渐变成了历史事实.值得注意的是,历史隐喻规约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样的现象今天仍不断发生,许多新兴事件的隐喻表达在发展过程中经过反复淘汰沉淀,漫长岁月之后的幸存者又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历史隐喻了.

二、历史隐喻的特征

(一)异质历史事实的深层共性特征

历史要素是所有影响隐喻的文化因素中最具民族性、最独立的一类,在不同文化社会中绝对异质.如同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法语社会中的César绝对不能和汉语社会中的任何帝王划上等号,汉语社会中“得陇望蜀”①之战也没有在法语社会中发生过.然而这些成为隐喻的异质历史事实却具有深层的共性特征.

首先,观察两种语言中的历史隐喻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成为喻体的历史事实必须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中具有普遍的广知性和共知性,如“宋太祖灭南唐”来自于宋国皇帝赵匡胤的故事,赵匡胤本是南唐将领,觊觎皇权而消灭了旧主改朝换代,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许多故事家喻户晓,如“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等,其人格特征也被打上了妒忌、多疑的烙印.因此当人们提到“宋太祖灭南唐”这个事件时,大多数读者都能明白其喻义指向.此外,一些历史事实的主人公本身就具有广知效应,“说曹操,曹操就到”中的曹操就是这样的人物.在法语社会中César大帝的丰功伟绩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César一词也就成为了功成名就的代名词.历史事实本身的广知性和共知性使得历史喻体能够在某一文化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同,是构建文化意象的前提.其次,汉语和法语中历史隐喻的形成都需要某历史喻体被公众广泛频繁使用.这个过程主要通过口口相传和文字传播两种方式进行.文字记载的方式使历史隐喻的流传更具稳定性.也使得历史事实的认可度增强,流传范围和时间也都得到拓展.很多文人墨客都在无形中参与了这个过程.这些作品构成了历史隐喻规约化进程中的重要流通渠道.

(二)历史意象与隐喻理解

在了解了历史喻体的特性和共性之后,我们还需要先探讨一下历史隐喻的理解问题.隐喻理解的过程是隐喻联想与文化意象不断融合的过程.隐喻的基本要义是要实现由喻体到本体的语义迁移,而隐喻联想是一种由此事物想到彼事物的心理活动.在汉法两种语言中,构成历史喻体的词汇可以是历史事实中的人、物、地点等种种要素中的一点或几点,并不需要全部具备.如“宋太祖灭南唐”突出的是人,tombercomme&agre;Grelotte①突出的是地点.这些被突显的要素具有一种让人以小见大的追溯功能,让读者理解喻义的指向,实现字面义到喻义的迁移.同时,用事件中某一个或几个简单要素替代整个历史事实,这使得喻体词汇从事实本身中剥离开来,拉开了二者的距离,喻体词汇才能独立发展,形成稳定的喻义并被公众广泛使用.“意象是大脑对感觉的复制.眼睛看到一种颜色,大脑就会留下这种颜色的印象——这种意象是大脑对直接感觉的复制.”[6]而文化意象则是某一事物在一定的文化社会中复合多重文化因素后形成的集体意象,是特定文化社会的集体认识.汉语和法语中任何一个历史隐喻都对应着这样一个历史意象.当读者在文本中遇到某个词汇展开隐喻联想的时候,这种意象也能够帮助读者确定正确的喻义指向.文化意象成为理解历史隐喻的关键.

(三)深层共性与历史意象异质的产生

然而历史意象在汉法两种语言中是不均衡的,集中表现为历史喻体在跨文化交际双方语境中互为文化缺失.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历史隐喻的深层共性特征有着密切联系.

首先,在汉法两个文化社会中,作为喻体的历史事实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中所具有普遍的广知性和共知性是有限的,是局限在单一语种文化中的,一旦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这种广知性和共知性就不复存在了.历史意象的形成是在历史喻体与使用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中产生的.汉语社会没有参与tombercomme&agre;Grellotte喻义规约化的过程,甚至在很长的时间里,汉语社会对Grellotte这场战役都是处于无知的状态,该词的历史意象更是无从谈起.反之亦然.文化缺失造成的后果就是在他语境中无法激发相应的隐喻联想.法国人读到César会立刻联想到他的丰功伟绩,而没有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汉语读者则不会产生这样的联想.那么喻义就很难被正确解读.

其二,历史喻体广知性和共知性的局限性也和历史隐喻形成的流通渠道息息相关.如上文所述,文字作品尤其是名家名篇在历史隐喻规约化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作品在汉法文化社会中成为读者阅读经历的组成部分.“读者从已阅读过的作品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对不同的文学形式与技巧的熟悉程度,以及读者的主观条件,如政治经济地位、受教育水平、生活的经历和经验、艺术欣赏水平和趣味、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和素质等”[7]都成为重要因素.历史隐喻文化意象的形成正是在历代读者的阅读经验中建立的.值得注意的是,法语是“属印欧语系拉丁语族的法兰西民族的语言,分布于比利时、瑞士、加拿大的部分地区,还有非洲过去和现在的法属殖民地”[8],而汉语属汉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历史上法语与罗马文化、希腊文化交集甚多,与汉语言文化在很长的历史进程中没有发生广泛碰撞.法语中鲜见以汉语历史事实为喻体的隐喻,汉语中也难寻法语历史隐喻的踪迹,读者阅读经历的建立是以单一语种为主的.可以说,对于汉法语言社会而言,历史隐喻的形成主要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很少涉及跨文化交流途径,它们在形成过程中的流通渠道也是相对封闭的,那么历史意象也就是封闭的.

三、汉法文化间历史隐喻的交流困境与突破

(一)交流与翻译的困境

由于历史事实本身和隐喻规约化流通渠道的双重封闭性,使得我们在处理文化间问题时步履维艰.这种封闭性与文化间交流所需的开放性形成了一对矛盾体.历史喻体在交流和翻译中一旦进入另一种语境,以之为依托的文化载体完全改变,之前所建立起来的文化意象便不复存在.由于跨文化交际双方无法在他语言中找到对等的历史事实,历史隐喻的喻体是无法直接置换的.强行置换的结果是彻底改变隐喻联想.对于历史隐喻,不少译者只能采用直译或将喻义明译的翻译方法,但问题依然存在.对汉语读者来说显而易见的喻义,法语读者的理解可能产生偏离.试想一下,“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①会不会表达的是官员的奢侈,“剖腹藏珠”②会不会是表达残忍或者不择手段呢?文化缺失不能产生隐喻联想,会让目的语读者无法把握喻义的正确指向.如果单用直译,很容易产生误读.如果直接喻义明译,则隐喻完全消失,原文风格丧失.一些译者采取直译加补充说明或加注的方式,但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损失源语隐喻风格,同时也影响了译入语阅读的流畅性和速度,压制了读者的阅读热情.所有这些情况使汉法跨文化交际陷入困境.

(二)打破困境的根本途径

造成汉法历史隐喻交流和翻译障碍的根源在于历史喻体和流通渠道的封闭性,要从根源上解决该问题,也需从此入手.规约化后的历史喻体是既成的语言事实,无法改变,而影响文化意象形成的流通渠道却是可以拓展的,而拓展的方式正是借助人类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来实现的.

读者的体验是构成历史隐喻文化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如上文所述,对于汉语和法语而言,历史喻体通过单一民族文化的文字作品或口口相传等形式,形成了稳定的喻义和民族文化意象,这也是历史隐喻喻义规约化的过程,是封闭的.这个阶段二者少有交集.随着人类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人类认知逐渐不再局限于单一民族语言的范畴.汉语社会与法语社会也正在从交集甚少向交集愈加频繁的方向发展.历史喻体词汇流通途径变宽,从单一语种扩展到双语或多语,这是第二阶段.传统读者是借助本民族文化体系来解读跨文化语境中的隐喻的.在单一语种文化体系下的认知中,无论译者尝试怎样的翻译策略,都无法实现最理想的跨文化交流效果.但试想如果存在这样的法语读者,他们的视域中已经存在着像“宋太祖”这样的东方文化意象,那么文化意象转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而这种理想状态并非遥不可及,随着汉语文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影响扩大,今天越来越多的法语读者对中国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在中西交流的不断推动下,许多汉语读者也逐渐具备了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直译才可以传达出最理想的翻译效果,既能避免喻义的误读又能保留源语文化的风格.

汉语和法语文化的多样性不会被抹杀,但文化间可被认知的程度和范围却是可以提高和扩大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代翻译家们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纵观中法两国的翻译史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越是早期的译本缺陷越多,一般来说早期选译、编译多,后期才能出现比较完善的全译本.但这些不完美的译文仍然创造了重要价值,丰富了读者异国文化的体验,拓展了历史隐喻的交流渠道.今天汉法两个语言社会都进入

了信息技术空前发达,文化交流频繁、途径多样的时代,这些都为历史隐喻的流通渠道扩展提供了更开放、更广阔的空间.历史喻体不仅可以通过翻译作品,也可以通过影视作品、文艺演出、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传达给读者,借助文字、声音、视觉形象从不同角度影响人类的认知.

四、结束语

认知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人类对隐喻的认识也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认知科学的指导下,人们意识到隐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修辞方法,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人类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认识方式.历史隐喻从产生到发展一直都是在人类认知发展的推动下进行的.历史隐喻源自人类对历史事实的集体体验,又伴随着人类文化群体的使用与传播,喻义逐渐实现规约化.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发现,对汉法两个语言社会而言,历史隐喻具备的表层特性和深层共性是跨文化交际产生障碍的根源.在这两个语言社会中,历史喻体的民族性和独立性,加之历史隐喻的形成和喻义的规约化都没有对方文化的广泛参与,使得跨文化交流陷入泥潭.但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发展,汉法两个原本封闭的文化空间逐渐被打破,两个文化群体的认知范围得到拓展,历史喻体形成的文化意象最终将会被他文化认可,这也是使汉法文化间历史隐喻交流问题得以解决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陈道望.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

[2]FONTANIER,P.Leiguresdudiscours[M].Paris:Flammarion,1977.99.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52.

[4]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A].A.OrtonyMetaphorandthought[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02-251.

[5]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104.

[6]周式中,孙宏,谭天健.世界诗学百科全书[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824.

[7]乐黛云,叶朗,倪培耕.世界诗学大辞典[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378-379.

[8]李鑫生,蒋宝德.人类学辞典[M].北京:北京华艺出版社,1990.730.

[责任编校:阳玉平]

研究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研究方面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