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开题报告范文 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技术传承以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为例方面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技术传承以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为例

摘 要:“西兰卡普”传统传承出现危机,通过数字化技术采集、展示、利用和创新,知名度、利用领域、技法、传承模式均出现积极变化,但也表现出文化传播效果要高于文化传承效果、数字化技术种类待丰富、数字化技术与文化生态保护和营造结合差的不足.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应注意多渠道共同传承,做好文化生态的保护与营造.

关键词:土家族;西兰卡普;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332(2018)06-0019-06

数字化技术参与传统文化传承是当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一种普遍做法.在数字化技术传承模式下,传统文化往往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数字化技术不是万能的,在文化传承中,应该合理评判数字化技术的作用,注重文化生态的保护和营造.在土家族核心聚居区酉水流域,流存着一种土家语称为“西兰卡普”的织锦织造工艺.在传统生活中,“西兰卡普”不仅是土家群众日常服饰、被褥的主要材料,也是重大节日、祭祀以及婚嫁喜庆等重要场合不可或缺的祭祀用品,还在缔结婚姻、寿辰庆贺、增进友谊等社会交往发挥着积极作用.由于“西兰卡普”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一直以来就是土家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事项.也正因为如此,以“西兰卡普”为核心申报的“土家织锦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文化生态的嬗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兰卡普”在土家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和地位逐渐减弱.近年来,地方政府、民间精英和企事业单位围绕“西兰卡普”的传承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利用数字化技术传承即是手段之一.对相关问题进行总结,有利于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技术传承提供一定借鉴.

一、“西兰卡普”传统传承及其危机

在传统生活方式下,“西兰卡普”传承有序,如在其核心传承地龙山县,清代“女勤于织,户多机声”、“多以纺织绵麻为恒业”,[1]1984年时织机数达2614台,有统计的传承人有4034人,[2]发展出了一整套的文化体系.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水平提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织锦文化逐渐式弱,到本世纪初时出现了传承危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西兰卡普”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消失.在传统生活方式中,“西兰卡普”是生活必须品,群众穿衣、盖被子都必须通过家庭纺织得到解决,与织锦相对应的种棉、种桑、纺线、织布就是日常生活.相对应的,家庭之间、村寨之间的技术传承也显得自然而流畅.但由于是传统手工艺,“西兰卡普”制作费时多、成本高,产品虽美观耐用但也有不轻便、触感差等缺点.当现代纺织品和服装大量传入后,传统织锦在群众中的地位便迅速消失了,现如今,在龙山县织锦文化核心保存区“苗儿滩”等地,都已经没有群众使用织锦作为日常用品了.相对应的,社会对土家姑娘有无织锦技艺已经没有任何要求.

二是“西兰卡普”传承人急剧减少.上世纪80年代仅龙山县就有传承人4000余人,但随着产品日用价值被取代以及市场萎缩,越来越多的群众放弃了技艺.特别是上世纪末打工经济兴起以来,越来越多的群众外出打工,导致在乡传承人日趋稀少,在后继传承人没有接续情况下,技艺面临消失的危险.以苗儿滩捞车村为例,2009年时419户中109户有织机,但在织的农户仅有8户,能常年保持织造的仅2户,其余101户织机全部闲置.该村工艺大师刘代娥共授徒70余人,但当年在织的仅有1人.[3]打工经济多样的工作内容、新奇便捷的生活方式、较高的生产收入对传统文化传承来说都是一种冲击.

三是部分“西兰卡普”工艺面临着消失的危险.由于传承人基数减少,依托于口传心授而存在的独特工艺正在消失.“西兰卡普”传统的花样据统计约有200余种,分为动物类、植物类、生活用品类、天象地属类、勾纹几何类、文字类、综合类等,被称为“高度浓缩了的土家文化”,但在自织自用向外销转型过程中,那些工艺复杂的传统织法和传统图案都被放弃了,现仍被使用的花样只有30余种.又如在传统中,与织锦相关的棉线、蚕丝等原材料都是自制的,纺棉、缫丝、制丝、染布(丝)等工艺所需原材料都来自本地,用传统工艺制作.但自上世纪90年代后,这些原材料都是外购,相关工艺已经完全消失了.

四是与“西兰卡普”相伴而生的系列文化也濒临消失.如在土家族传统祭祀“八部大王”仪式上,都要在祭台上供奉织有“台台虎”纹样的织锦,在祭祀舞蹈摆手舞中还要身披同样纹样的织锦以示趋吉避害.现如今织锦已经式微情况下,祭祀八部大王程序已经非常简便,织锦使用极为少见.又如土家族摆手舞中有一种“织锦舞”,舞蹈动作均取自于织锦材料和织造过程,有点棉籽、弹棉花、倒纱、穿纱、滚纱、上机、收场等,由女孩子表演,但如今年轻女孩已完全不熟悉种棉、织锦的过程,所以表演时动作陌生、僵硬、缺乏美感,更无法表达出其中涵义.

五是“西兰卡普”市场空间也在逐渐萎缩.传统“西兰卡普”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为全手工制作,对材料要求高.在生产者较多和群众业余副业生产情况下,较便宜,能够为群众所接受.民国时期龙山县苗儿滩一地年销织锦总量能达到20000多银元,其中外销接近10000银元.[4]但在原材料均为外购且生产者数量急剧减少的情况下,产品较高,现一副1.7米×0.3米规模的手工中等规模织锦市场售价在5000元左右,而一副大型3米×1米规模织锦售价动辄在万元以上.如此高昂的,普通人显然不能承受得起,只有部分研究机构、博物馆、高校、政府部门才会购置,当这部分市场饱和或者变化的时候,市场萎缩也就不可避免.

二、“西兰卡普”数字化技术传承

为了使土家族典型传统文化得到保护,酉水流域各地方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如在上世纪90年代成立生产企业进行生产性传承,本世纪初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立传习所,近年来组织编写了一批培训教材、在一些小学开设了专业课等.但在文化生态日益萎缩情况下,上述措施取得的效果均不明显.为了使“西兰卡普”文化信息得到永存、价值得到充分宣传,近年来各方在数字化媒介技术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数字化信息采集

早在1986年,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就组织开拍了艺术欣赏片《土家织锦》,该片拍摄完成后被译成7国文字,作为中国驻外使馆文化宣传片加以推广.该片拍摄采用传统方式拍摄,但近年来已经转换为数字化方式,可看作最早进行的系统性信息采集.本世纪初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湘西州和龙山县以苗儿滩捞车村为点,系统性地对与“西兰卡普”相关的原材料准备、织造器具、织造工艺、图案纹样、神话故事、社会规范等相关文化等进行了大规模采集,拍摄了丰富的制作图像、访谈音频和传承人视频资料,这些资料现保存于龙山县文化局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也是迄今为止最为详细的一次采集工作.2013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被纳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试点单位,相关部门选择了《湘西苗族鼓舞》和《土家族织锦技艺》作为首批数字化采集项目,到2014年工作完成时,共拍摄视频约63小时、1490G;收集视频约10.5小时、33.5G;采集录音约16小时、965分钟;采集图片37945张;扫描书籍48本,收集论文183篇.在采集基础上,录入系统数据共计1641条,其中视频数据143条、图片数据1244条、音频数据5条、文档数据249条.三次大型采集活动所产生的视频、图像和音频等也为相关网络、宣传、文化等资料制作提供了素材.除此外,由学术研究、旅游、群众自发拍摄的与“西兰卡普”相关图片、视频也大量存在.

2.数字化展示

由于“西兰卡普”的文化典型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土家族文化类、地方政府类网站中,其图片、视频、文字介绍、研究成果均被广泛展示.如笔者搜索“土家族文化网”,不仅各个板块均有织锦图案背景或者身着织锦服饰人物展示,而且在“土家工艺”板块中设有“织锦布艺”专栏展示“西兰卡普”图片,共列有60余篇与“西兰卡普”有关的介绍、资讯、研究文章,在板块中所占比例约为95%.又如,“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其网页设计抬头背景即为“西兰卡普”图样,网页中更有详细内容和丰富图片、文字对其进行介绍.课题组在360视频中输入“土家织锦”字样,出现52条不同视频片段,输入“西兰卡普”字样,出现200余条视频片段.在360图片中输入“西兰卡普”字样,出现图片数量约为17200张.可见相关信息的展示是比较充分的.在地方政府播放的各种类型宣传片中,与“西兰卡普”生产技艺、产品有关的片段也是必不可少的,如2014年来凤县拍摄的形象宣传片《灵秀来凤》中,相关情景共出现3次;2009年龙山县发布的旅游宣传片《龙山写意》中,与织锦相关片段共出现6次等.在微博、微信中,以“西兰卡普”为名注册的用户已经出现,他们用视频、图片方式宣传着各自的产品和分享对文化的感受.另外,部分文化精英已经提出“土家织锦数字博物馆”的想法,准备借鉴外界先进做法,把土家织锦的工艺织造过程用“虚拟现实”的数字技术表现出来,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幵设体验式的“虚拟织锦作坊”,以便参观游览者亲身操作“织机”,体验织锦的全过程,并最大限度地还原织锦所依赖的历史和人文环境.现作为数字博物馆基础的“土家织锦博物馆”在来凤县、恩施州、湘西州已有多处.

3.数字化编辑利用

在采集基础上,对“西兰卡普”文化中蕴含的图案、素材、纹样等因素进行提取、编辑并将其与其他文化相结合,是文化传承和利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龙山县、来凤县、保靖县、张家界市的一些旅游产品公司利用采集的信息,对信息进行编辑加工,创造了多样的产品,市场反映良好.如2012年,龙山县科技部门帮助织锦基地进行科技创新,用数字化技术,将织锦应用范围从制衣、制被发展到艺术壁挂、床上用品、包袋、窗帘、地毯、玩具等120多个品种,还申请了专利58项.[5]到2014年,已经完全实现了织锦图案纹样的数字化采集,累计申请专利保护198件.在此基础上,一大批西兰卡普新产品出现,如“龙山县承菊土家织锦有限责任公司”、“来凤县满妹土家民间工艺品贸易公司”、“张家界武陵源区乖幺妹土家织锦基地”等将原本用于背面上的图案纹样采集取来,运用于手套、拖鞋、围巾、壁画、化妆包、钱包、枕头、电脑包等品种,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仅“满妹公司”2015年销售额就达300万元,2012年龙山县织锦产业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相关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以及国外市场.

4.数字化创新

传统“西兰卡普”制作全靠人力完成,仅织造一项就有倒线、牵线装筘、滚线、捡综、翻篙、捡花、捆杆上机、织布边、挑花织锦等十来个步骤,使用的织机由机头、综杆、竹筘、篙、挑子等十余个部件组成,不仅织造工艺复杂,而且织造工具也比较复杂.2014年,湖北民族学院、恩施州土家山寨织锦工艺公司等联合申报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土家织锦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项目实施中,项目组将数字化技术引入织锦工艺,发明了“土家织锦提花控制系统”,该系统是一种立体织锦机,能够将织锦效率在传统织机基础上提升约百倍,并获得了国家专利.另外,该项目还在研制“土家织锦文化资源库互动式土家织锦文化虚拟展示系统”、“土家织锦辅助设计CAD系统”、“土家织锦智能生产CAM系统”等,如果上述系统研究完成,将集合成为“土家织锦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智能生产综合服务平台”,将彻底突破织锦生产费时、费力、创新难、无法大面积使用的瓶颈.

三、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传承效果

数字化技术参与“西兰卡普”保护、生产、研究、传播等过程,给土家族这一特色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1.拓展了知名度

作为土家族工艺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事项,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西兰卡普”就有一定知名度.上世纪70年代末叶玉翠大师应邀进京出席了全国工艺美术界代表大会,其作品《凤穿牡丹》、《老鼠迎亲》、《八勾花》等62幅土家织锦;1987年土家织锦在台湾和香港展出,深受好评;1989年叶玉翠指导生产的土家织锦袋《双阳雀》还被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总统布什夫妇,被外宾称作“稀世之珍”.[6]但是,由于传播手段和传播技术的局限,有关织锦的产品信息、获得的荣誉等外界所知甚少,笔者在龙山县城数个织锦生产作坊进行访谈,对于上述辉煌历史,均无人知晓.文化信息无法有效传播,也是长期以来“西兰卡普”产品销售面趋窄、传承式微的重要原因.

数字化技术媒介在信息采集上具有便携、灵活的特点,在传播上具有可重复、即时、大规模传播的特点,可随时将采集的图像、视频等信息同时在多种媒介平台上进行宣传.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数字化技术逐渐普及以来,“西兰卡普”相关产品、资讯信息在电视、各类网站、微博、微信得到了充分的宣传,据统计,现有涉及“土家织锦”字样的网页约有367000个,视频52个,新浪微博注册用户7个,微信注册用户38个.有些网页、视频既有国家级媒体平台如网站、电视台等制作的,也有大型文化企业如“凤凰传媒”等专门制作,更有无数网民、文化精英自我制作传递,通过多渠道、众参与的模式,“西兰卡普”的知名度极大提升,不仅国内赫赫有名,在国外也有一定知名度.每年龙山县捞车村刘代娥所接受订单中,约有10%为出口外销,就能说明相关问题.

2.拓宽了利用领域

传统“西兰卡普”主要用于背面、服饰和祭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审美情趣变化,祭祀、背面继续使用的几乎绝迹,服饰中也仅用作装饰,土家织锦沦为了一种工艺品,实用价值被大大削弱,这也是织锦技艺传承最大的困境.在数字化技术推动下,传统艺人主动转型,拓宽织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这为织锦技艺的传承创造了新的市场空间.如土家族所在的武陵山区旅游发展迅速,各旅游景点对“西兰卡普”有一定需求,为了满足游客需求特点,对织锦的尺寸、材质、图案纹样等都作了创新,开发出了床套、沙发靠垫、挂包、壁挂、手提包等八大系列上百个织锦新品种,不仅顺利打入了各大旅游市场,而且还把织锦使用范围拓展到了日常生活各个领域.

除了织锦的使用空间扩大以外,相关纹样、图案被采集后再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利用的情况也比较普遍.现阶段土家族地区特产、工艺品生产、地方政府宣传、文艺作品创作等各个领域,“西兰卡普”图案和纹样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笔者到来凤县中百超市观察,所出售地方土特产品共8种,采用织锦纹样和图案元素设计包装的有6种;而该地县政府大厅所设展板边框均由相关纹样打底,电视台“来凤新闻”第2个片段即是织锦生产画面.可见使用相关文化元素已经成为地方政府、企业的一种文化自觉.

3.创新了新技法

传统织锦生产腰式织机“阔不逾尺”,经过技术创新,现已发展出了1米、2米甚至3米的大幅织机,还发明了“滚线机”,大大节约了牵线时间.在传统织机踩斜法的基础上又摸索出了平织法,使得纺织效率进一步提升.而“土家织锦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系列成果一旦成功应用,势必会大大丰富土家织锦生产的种类和内容.

传统织锦图案虽然丰富,但时代审美需求和生活内容的变化对图案又出现了新需求.经过科技部门、文化精英和传承人不懈努力,此方面创新成效显著.如来凤县国家级土家织锦工艺大师唐洪祥,在原有织锦四十八勾基础上,调整线段比例并进行重新配色创作出了《新四十八勾》,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龙山县捞车村刘代娥新创作的岩墙花、椅子花、阳雀花等,较传统图案,作了较大幅度的改变,更形象、色彩也更艳丽.现如今,针对市场需求,所出现的旅游风光类织锦如《魅力湘西》等、吉祥字画类织锦如《百寿图》等、时尚生活类织锦如《人类和平进步》等、民风民俗类织锦如《土家女儿会》等都是数字化技术与传统工艺结合的产物.

4.构建了传承新模式

传统“西兰卡普”技艺传承是通过家庭、村寨内部传统社会关系口口、手手相传的.数字化技术的参与,大大拓宽了传承渠道,现阶段除了传统传承方式外,还有以下几种新渠道:一是学校传承.自2002年开始,龙山县第二小学就把土家织锦纳入美术课教学范围,对织锦图案、纹样及其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教学,其教学成果“中国民间和乡土文化资源与美术教育研究”还曾获教育部表彰;2005年开始,龙山县靛房镇九年制小学也将织锦内容纳入课堂教学;其后永顺县民族中学也将土家织锦作为“民间艺术乡土教材”中的一个环节纳入了课堂教学;到2013年,湘西州已有9所学校开设了类似课程.[7]从2013年开始,重庆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校本课程——土家织锦,其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其它知识三大板块都运用了数字化教学手段;[8]二是政府组织的就业技能培训.如2016年张家界市文体广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武陵源区妇女联合会、文体广电、劳动就业局联合举办举办了“‘大匠·传承’土家织锦能手培训班”,同年永顺县委统战部在灵溪镇高峰村举办的“土家族织锦技艺传承人培训班”等均属此类,在培训中系统性展示“西兰卡普”艺术精髓是核心内容之一;三是织锦技艺传习所传承.现龙山县共有织锦传习所13个,“苗儿滩镇刘代娥土家织锦传习所”、“洗车河镇叶英土家织锦传习所”、“叶菊承织锦传习所”、“黎氏姐妹织锦传习所”等均属此类,这些传习所都采用数字图片、视频方式教学.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参与,织锦技艺传承途径更为多样,织锦制作也得以走出酉水流域.据统计,自本世纪来,湖南省永顺县、凤凰县、保靖县、花垣县,湖北省武汉市、宜昌市、来凤县、宣恩县、长阳县,甚至海南省均有生产企业出现.

四、数字化技术传承的局限

虽然在数字化技术推动下“西兰卡普”的传承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要清醒认识到,这种改善与文化复兴还有相当的距离.就数字化技术来说,至少在以下层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1.文化传播效果要远高于文化传承效果

数字化技术对文化直接、生动而多样性地表达,使观众能够很好地感受土家织锦的工艺技巧、艺术魅力、色彩冲击.网站、手机、电视等数字化技术媒介增加了文化传播受众、知识量、甚至能够激发他们购买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刺激生产.但是对于传承人培养来说,这并不足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学习、继承传统技艺上来.所以导致当下的一种局面是,“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在地区甚至全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但文化传承人数量却没有明显增加,文化生产企业的销售额却持续不前,甚至有继续减少的趋势.以“来凤县满妹土家民间传统工艺品贸易有限公司”和“来凤县土家织锦村”为例,已分别成立12年,两公司生产员工最多时达到80余人,但2017年“满妹公司”已停止生产,“织锦村”也仅有10余人在坚持,传承人持续减少.虽然在传承人培养中,图像、视频已广泛运用于教学,但由于数字化技术手段、水平的差异,所能起到的效果也是极为有限的.文化信息利用方面,在宣传、产品中的采用虽比较普遍,但利用形式简单、单一的情况十分突出.

2.数字化技术种类还有待丰富

现有数字化采集技术集中在图像、音频、视频和文字上,在展示上主要集中在图片、网络上,这些技术采集的文化信息是十分有限的,在文化展示上已经跟不上数字化技术要求和步伐.迄今为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较为领先的技术均没有采用的迹象,织锦文化数据库、织锦文化数字博物馆、数字动作捕捉、2D或3D动画、动漫、手游、虚拟现实展示、交互现实体验等数字化技术均是可以尝试的选项.以虚拟现实和交互现实技术为例,制作织锦本身具有知识性和娱乐性,从虚拟种棉、种桑开始,到纺线、织锦制作的场景、工具、材料,让体验者通过屏幕教学进行虚拟制作,既能体验传统文化魅力,还能学习到织锦制作过程,除具有文化功能外,还能产生经济功能.对于文化传承来说是大为有利的.

3.数字化技术与文化生态的保护和营造结合还不够

文化保护传承最核心的还是保护传承文化赖以存在的生态,在传统文化生态因为生活方式改变而无法存续的时候,势必要求寻找文化赖以存在的新生态,只有这样文化才能长久存续.在文化生态的保护和营造过程中,数字化技术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近年来土家织锦融入旅游过程中,利用数字化技术主动在产品类型、图案、纹样上的调适就是寻找文化新生态的一种表现.在文化生态保护中,把传承人相关文化信息、相关文化具体信息、文化发展的历史信息、文化赖以存在的生态信息、文化社区的社会关系等进行系统记录是十分有益的.而在新文化生态营造中,与新的文化业态、文化消费需求相结合是一种必经路径,游戏产业、文创产业等都是可以尝试的空间.

结语

“西兰卡普”在传统传承中所面临的困境,数字化技术传承的途径、成效和局限能够代表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普遍状态.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生产方式转型、生活水平提高、审美需求变化、市场需求降低导致非物质文化普遍出现传承危机,而数字化技术的参与通过图像、视频采集与展示使得社会对非物质文化了解越来越深、保护文化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但同时又普遍存在数字化技术利用层次低、数字化水平不高、数字化利用不足的特点.作为新时代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化保存、编辑、展示和传播手段,数字化技术参与文化传承是大势所趋,利用差别化技术对不同文化进行不同方式的传承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要看到,数字化技术传承文化有一定的限度,不能替代其他传承方式,只有多种传承渠道共同作用,做好文化生态的保护与营造,文化传承才会取得持续的效果.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传统文化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传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2、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

3、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4、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

5、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6、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