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和师范类专业顶岗实习模式以淮南师范学院乡村学校顶岗实习炎刘模式为例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此文是一篇顶岗实习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师范类专业顶岗实习模式以淮南师范学院乡村学校顶岗实习炎刘模式为例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师范生普遍存在的教育实践缺失问题,提出顶岗实习的教育实践形式.通过对“顶岗实习”的概念解读,分析了淮南师范学院开展扶贫顶岗实习实践探索的具体举措:高校、政府和中小学校三方合作,明确改革目标,确立工作任务,完善工作体系,加强组织管理,丰富实践内涵,建立激励机制.最后,集中呈现了师范生顶岗实习“炎刘模式”的丰富内涵和成果,明确了师资培养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师范专业;顶岗实习;炎刘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4-0162-03

师范生实践性知识普遍缺失,主要是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实践体验等因素造成的,由此造成师范毕业生进入中小学后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值得研究.

一、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习形式,指的就是师范生在修完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后,经过岗前培训,到农村学校开展一个完整学期的“全职”教师岗位实践锻炼.顶岗期间需要完成学科教学实践、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研任务,并纳入学校成绩考核范围.同时,利用师范院校和实习基地的教育教学资源,组织被顶岗的农村学校教师开展脱产集中培训、校本研修等多种专业发展活动.{1}根据师范院校工作出发点的不同,顶岗实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形式:其一是顶岗实习与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相结合.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顶替一线教师从事教学工作,被顶替下来的教师回到高师院校接受继续教育,即“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第二种是结合师范生就业的顶岗实习.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师范生很难获得登台讲课的机会,实习过程中主要从事教学辅助性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而到农村学校进行顶岗实习则可以更加完整深入体验教师职业活动.第三种顶岗实习的形式是以支援农村教育为目的.师范生到落后的农村学校“支教”,解决农村地区师资短缺和教育质量的问题.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很难留住和培养出优质师资,顶岗实习的长期稳定实施可以形成规模化、制度化的教育实践模式,不仅为农村提供足量的优质教师,而且通过因地制宜的培训使得当地教师水平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炎刘模式”属于第二种和第三种形式的结合体.{2}

二、师范生顶岗实习的实践探索

淮南师范学院从2015年开始选派师范生到国家级贫困县——寿县的炎刘镇开展扶贫顶岗实习.师范生在乡村顶岗实习,在艰苦环境中,他们勇于实践、甘于奉献、敢于创新,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教育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为乡村学校和地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顶岗实习随后逐步扩展到凤台县、阜阳颍泉区等地的70余所乡村学校,形成以顶岗实习和扶贫支教相融合的师范生人才培养“炎刘模式”.

(一)源起

乡村基础教育之痛.我国基础教育城乡失衡由来已久,虽然乡村学校硬件设施已得到极大改善,但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而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基层教育的认识,服务基层教育的责任意识有待加强,师范毕业生很少愿意长期在农村学校从教.“扶贫先扶智”,“扶贫需扶志”,只有师范院校培养出一支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优质师资,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炎刘镇是国家级贫困地区,师资结构性紧缺成为困扰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经过调研发现,当地师资状况及学生学习、心理和家庭等问题凭借地方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1)农村空心化严重.绝大部分年轻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只剩下老幼妇孺留守家乡,村庄缺乏生机活力.很多老年人教育观念淡漠,加之文化程度低、年事高等原因,缺乏对孩子的关注和教育.(2)乡村学校硬件设施在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得到极大改善,但当地师资老龄化严重,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低,有设备不愿用、不会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空缺,学校生活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3)教师学历层次低,学科配置不均衡,单向流失严重.全镇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仅为22.7%.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大部分学校缺少音、体、美、英语等学科的专职教师.虽然学校每年可以通过农村特岗教师招聘得到师资补充,但年轻教师大多不愿长期扎根农村,单向流失严重.(4)留守儿童多,在校生中留守儿童超过三分之二,与父母聚少离多,隔代教育不尽人意,“亲情饥渴”等心理问题较多,学生不学,教师难教.再加上优质生源逐渐流失,偏远乡村小学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二)师范生顶岗实习实践举措

淮南师范学院与安徽省教育厅、寿县教育局三方合作,构建扶贫支教和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师范生人才培养改革方案.(1)明确改革目标.促进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推进师德养成教育,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校地合作,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协同培养师范生新机制;通过顶岗实习实施教育扶贫,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助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精准脱贫目标的实现.(2)确立工作任务.培育师范生“心系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主动服务国家扶贫战略,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成长,践行立德树人大学宗旨”{3}的教育情怀,培养具有良好教师职业道德的“四有”好教师;加强师范生对教材和学生的理解,提高其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的能力,形成开展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和研究的初步能力;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了解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能够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参与组织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培养师范生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指导其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3)学校层面与顶岗实习所在地县级政府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作为顶岗实习的前提和依据;由教师教育实训中心组织协调,相关二级学院具体实施,保证专项工作专人负责、全程参与、定期回访、及时调整;与顶岗实习基地对接做到层层落实,县教育局局长牵头,镇长参与,学区主任负责,校长安排,保障工作和生活安排落实到位.(4)学校利用课内外多种途径对扶贫顶岗支教活动的意义和任务进行广泛宣传.在师范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根据需求师资的学科分布从相应专业选拔三年级以上师范生参加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实行双导师制,双方均选派优秀教师对师范生进行全程指导.师范校组织开展专项培训,针对乡村学校和儿童的特殊性进行专门辅导;实习基地组织岗前短期培训,进行常规工作、生活环境、安全常识等教育.学校还在顶岗实习基地成立临时党支部、团支部,保障学生的组织生活,多渠道管理顶岗实习工作.(5)顶岗实习以“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为主要内容,通过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和教育研究、承担第二课堂活动室、参与当地文化科技推广活动等多种方式加以落实.全方位的教师职业体验、与学生近距离交往,有利于师范生形成职业认同,坚定职业信念;教师指导下系统的实践反思又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进程.(6)为鼓励师范生积极投身乡村教育事业,学校和实习基地每月为师范生发放生活补贴.学期结束,双方联合组织考核.依据学校相关管理办法,考核合格师范生不仅可以获得相关实践课程加分、综合测评加分、社会责任满分、创新创业学分加分,还可以在各类评优评先和入党考查中享有优先机会.优秀实习生还可以获得荣誉证书,加入顶岗实习先进事迹宣讲团在校内进行巡回宣传.

三、“炎刘模式”取得的成效

(一)“炎刘模式”的核心内涵

淮南师范学院把顶岗实习作为支教扶贫的切入口,以寿县炎刘镇为扶贫对象,创新扶贫形式,形成支教扶贫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炎刘模式”.“炎刘模式”概括起来就是“四句”情怀和追求,“‘三入’+‘三心’”实践模型和“六个方面”具体成效.“心系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主动服务国家扶贫战略,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成长,践行立德树人大学宗旨”是学校扎根乡村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出发点;在“精心谋划、悉心安排、倾心关爱”原则的指导下,高校、政府和地方中小学校共同做好顶岗实习的实施工作;师范生以“融入学校、投入教学、深入农村”的实际行动,取得了六个方面的实际成效:“一是不仅解决了农村学校教师短缺的问题,更深刻改变的是农村学校的面貌;二是不仅解决了农村学校教学问题,更深刻改变的是农村的教育问题;三是改变的不仅是教育教学本身的问题,更深刻改变的是农村的生活方式.”{3}

(二)“炎刘模式”的成果体现

师范生实践锻炼显现成效,专业情感、能力提升显著.乡村教师体验使师范生对中国基层社会和基础教育现状有了直观认识,社会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他们深入农村进行家访,摸清贫困家庭状况,承担当地扶贫点信息员工作,呼吁社会关注贫困群体,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努力改变乡村面貌.他们得到学生的喜爱,受到乡亲们的认可,感受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教师职业认同和职业道德都得到极大提升,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教师的工作体验使师范生在班级管理、学科教学等方面得到锻炼,学会通过实践反思获得专业成长.据统计,85%的顶岗实习师范生愿意成为农村教师,比例远高于其他师范生;在教师资格考试和中小学编制考试的面试环节中顶岗实习师范生整体表现突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其他师范生.乡村学校再现勃勃生机,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师范生带着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进入课堂,虽然缺乏经验,却不会循规蹈矩,敢于创新.第二课堂活动室在师范生的精心管理下成为校园亮点,很多学校第一次办了艺术节,第一次开了运动会……学生由“三不愿”到“三愿”:不愿意听课的孩子愿意好好读书了,不愿意接受教育的孩子愿意回到老师身边了,不愿意上学的孩子愿意回到学校了.据统计,顶岗实习实施半年后炎刘镇7所学校共有40多名辍学儿童重返学校.充满青春朝气的年轻人的加入使学校成为当地文化的中心,师范生承担起文化扶贫的任务.他们组织村民跳广场舞、健美操,打羽毛球,引领健康的生活方式.学校扶贫项目还将“经典导 读”app从城市学校带到炎刘的农村学校,通过学生传递到每一个家庭.利用手机导 读软件,专业人员远程引导农民学习农业技术知识,带领当地教师更新教育教学思想,辅导留守儿童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解决了老人无法指导孩子读书的教育困境.

(三)“炎刘模式”的社会评价

“炎刘模式”受到政府、学校和百姓的一致好评,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安徽青年报》《淮南日报》等新闻媒体先后进行了采访报道,光明图片、人民网分别刊登了“炎刘模式”的相关报道,安徽省委、省政府对“炎刘模式”予以高度评价,教育部网站和“微言教育”把“炎刘模式”作为安徽省教改新举措进行专题报道.2017年,电视台科教频道“地方影像方志”对“炎刘模式”进行纪实拍摄.

注释:

{1}王永颜.顶岗实习支教在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以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袁江山.顶岗实习对师范生专业素养发展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3.

{3}龚宝成,李红霞.“炎刘模式”助推精准扶贫和全科教师培养的融合[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03).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师教育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程敏,郑旻.跨越理论与实践的藩篱[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03).(责任编辑王文江)

顶岗实习论文范文结:

适合顶岗实习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顶岗实习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