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开题报告范文 跟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信息的评价与影响因素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农民工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农民工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信息的评价与影响因素

陶建杰

摘 要 文章从有用性、易用性、可信度、使用意愿四个方面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信息的评价.通过对全国1614例样本的抽样调查发现:社区信息在服务农民工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具体信息内容有待提升;农民工社区信息传播中存在着明显的“需求一供给鸿沟”;对社区信息的评价上,两代农民工差异较大,且新生代农民工各亚群体之间也产生分化;年龄、工作稳定性、传播环境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信息评价的几个主要因素.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社区信息 信息评价引用本文格式陶建杰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信息的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Ⅱ1图书馆论坛,2016 (2):74-82.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生代农民工信息需求层次与传播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0CXW030)和上海大学“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5SHUO01)研究成果之一

1 问题的提出

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一直是学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在促进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的种种途径中,社区教育以其终身性、大众性、社会性而独具优势.开展社区教育,能够促进不同地域的年轻人消除彼此之间的文化隔阂,建立共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缓解农民工与市民交往的被排斥感和陌生感.更为重要的是,社区教育契合了农民工的群体特性,比如农民工的高流动性、高劳动强度性决定了其在工作之余,几乎不可能再接受学校教育,且他们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属于“自我雇佣者”,这些人不属于任何正式的企业组织.社区教育突破了时间、场地、组织性质等方面的限制.对很多农民工而言,生活社区成为其接受城市再教育的主要场所.

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信息传播.社区教育在形式上表现为社区相关信息的传播.社区为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有效途径.那么,农民工对社区信息的评价如何?作为一种组织传播,社区信息与电视、熟人、互联网等其他传播形式相比,在哪些方面有优势,又有怎样的不足?影响农民工对社区信息评价的显著因素有哪些?围绕这些问题,本文从农民工的角度出发,以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1980年后的农民工)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兼顾其与老一代农民工的比较,开展实证研究.

2相关文献回顾

与本文密切相关的第一个研究领域是农民工的信息使用行为.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新生代农民工信息渠道使用意愿中,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学历、工作稳定性、外出方式等均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其中感知易用性对新生代农民工信息渠道使用态度和使用意愿的影响最大.针对珠三角地区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关注职业、住房、教育、社保、权益保护等相对专业的信息.针对浙江地区的农民工调查发现,农民工较关注维权、法律等与自身利益和生活相关的信息,他们利用网络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检索技术还存在不少问题,图书馆利用能力弱.针对郑州地区的调查发现,农民工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的意识逐步增强,年龄、经济及技术因素是影响农民工使用新媒体的主要因素,社会资本与传统媒体在农民工获取信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总体上,农民工的信息行为越来越主动,新媒体的使用也正在逐步普及,这些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与本文密切相关的第二个研究领域是农民工信息获取障碍.陶建杰的研究发现,农民工的信息获取普遍存在较大障碍,且客观障碍远大于主观障碍,其中信息环境、社会融合、信息费用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障碍的主要因素.在信息满意度方面,农民工对信息总体上较满意,新生代农民工的信息满意度低于老一代农民工,并出现了亚群体分化,学历、外出时间、信息环境是影响满意度的几个主要因素.刁松龄分析了造成农民工信息不畅的主要原因:教育分化导致信息能力弱化,制度阻隔造成信息获取不平等,传递渠道单一决定获取信息滞后.徐艳霞则将新生代农民工信息障碍因素进一步概括为自身信息获取能力弱、信息获取不平等、信息渠道狭窄三方面.陆雪梅把农民工的信息需求决定因素归为两方面一是决定农民工对信息客体需求的因素,包括农民工自身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自然条件因素三个基本面.二是信息服务的因素,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农民工信息获取障碍.总体上,农民工信息获取障碍可以归纳为主观障碍和客观障碍两类.主观障碍包括文化素质低、获取动力不足、信息需求少、个人精力有限等;客观障碍包括信息政策不平等、信息获取渠道有限、时间少、周围信息环境差等.

此外,学者对农民工信息获取渠道等方面也有一定研究.针对珠三角农民工的调查发现,电视、朋友家人亲戚与邻居、报刊杂志是农民工的主要信息渠道,从社区公告栏、广播、公交、地铁广告、信息中介、政府机构和所在企业等渠道获取信息的较少”.从现有研究结果看,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以亲友老乡为代表的人际传播,是农民工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也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使用互联网.而以社区为代表的组织传播渠道,在农民工信息渠道中经常缺位.

通过对上述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学界的相关研究集中在农民工的信息需求、信息获取渠道及障碍等方面,有关农民工对社区信息评价方面的研究则非常少.照理说,农民工主观上信息需求旺盛,但客观上处于“信息弱势地位”——人际传播难以突破“地缘、业缘、亲缘”所编织起来的相对狭小的圈子,各种信息总是“低水平重复”,大众传播又不把他们作为重点对象,新媒体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障碍,从而留下传播空白地带.正如前文所述,社区传播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农民工的特点,理应有较大的发挥空间.那么,农民工对社区信息的现状评价到底如何?哪些因素会影响农民工对社区信息的评价?本文正是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完善.

3研究设计

3.1测量指标

(1)因变量.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理性行动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认为,人是理性的,在做出某个行为前,会综合各种情况来考虑自身行为的意义和后果.Dis据此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使用者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是产生使用意愿的基础,这两个方面决定消费者对技术的态度,进而影响行为意向.在农民工的信息渠道选择中,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渠道的有用性和易用性是被采纳的基础,对渠道所提供信息的信任度也是重要条件.在这几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最终表现为对信息渠道的使用意向.因此,本研究设计了四个因变量,有用性、易用性、可信度、使用意愿.每个因变量都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的形式,让农民工对社区信息在上述四穷面的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为了便于比较,也让农民工对通过电视、熟人、互联网等渠道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评价.

(2)自变量.借鉴其他研究成果,结合群体特点,将影响农民工对社区信息评价的因素分为四方面,个人特征、流动特征、社会融合、传播环境.社会融合代表了影响信息评价的主观方面,传播环境是客观条件,个人特征、流动特征是重要的控制变量.

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四个变量.流动特征包括外出时间、外出目的、工作稳定性三个变量.社会融合包括收入、务工地方言水平、身份认同三个变量.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融合状况,务工地方言水平反映了农民工对地域文化的适应情况,是文化融合的重要指标,身份认同代表了农民工的心理融合.

传播环境一般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三种不同层次的环境,操作中,采用居住方式、有无公告栏、有无老乡会、媒体环境四个变量进行测量.居住方式指示了人际传播环境.社区的公告栏是他组织传播渠道,老乡会是自组织传播渠道,通过计算家中拥有报纸、电视机、收音机、手机、电脑的情况来测量大众传播环境.以总分计,每拥有一种得1分.

3 2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来自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生代农民工信息需求层次与传播机制研究”.2012年1-3月,课题组在上海、嘉兴、北京、深圳四地,对农民工进行了抽样调查.农民工一般可以分为两类“散居”(自己租房居住,与市民混居在一起,多为从事商业、服务业的家庭户)和“聚居”(主要有集体宿舍式和村落式聚居两种形式).在各城市分别选择两个区(县),按照街道、居委会两阶段抽样后,每个城市选中10个居委会,将各个居委会出租屋登记名单中的所有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的抽样框,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散居”类农民工.根据事先配额,在上海、嘉兴各抽取400名,深圳、北京各抽取200名.同时,又在上述四城市各选择1个大量雇佣农民工的企业,对名单中的农民工进行等距抽样,四地共抽取“聚居”类农民工400名.此外,在上海、嘉兴各确定一所农民工小学和一所农民工幼儿园,对学生家长进行等距抽样,共获得学生家长样本400名.通过这三种抽样方式,兼顾了样本来源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共发放2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614份,有效率80.7%.其中出生于1980年及以后、符合新生代农民工年龄条件的有931人,属于老一代农民工的有683人.表1给出了各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这些情况,与同时期其他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大型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也说明了本研究具有较高的效度”.

4研究发现

4.1社区信息个案评价——公告栏

当前社区内有多种信息服务设施和服务产品,如社区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社区讲座、社区文体活动.其中社区信息公告栏以高接触率、高覆盖率,成为传递社区信息的重要渠道.研究中,16.84%的受访者表示“周围有社区信息公告栏,且信息常更新”,21.03%表示“尽管有公告栏,但信息老旧单一”,31.0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没有公告栏”,另有31.07%的人表示“不清楚”.

比较两代农民工的情况后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信息公告栏存在的感知率高于老一代农民工.进一步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各亚群体的情况,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从事行业、收入水平的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信息公告栏的感知有显著差异.90后、未婚者、高中及以上学历、从事第二产业、中低收入的新生代农民工,感知身边有社区信息公告栏的情况相对较高,见表2.

4 2对社区信息的总体评价

除了考察社区信息公告栏这一渠道外,本研究更关心农民工对社区公告栏、社区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讲座等渠道所提供的社区信息的总体评价.研究发现:

(1)有用性.总体上农民工对社区信息有用性评价较积极,均值为362;两代农民工没有显著差异,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社区信息有用性方面,男性显著高于女性,80后显著高于90后,已婚显著高于未婚,低学历者显著高于高学历者,散居的显著高于群居的.

(2)易用性.农民工对社区信息易用性的评价均值为3.24,介于“一般”和“较容易”之间,较为肯定,无论是新老农民工之间,还是新生代农民工内部不同的亚群体之间,对社区信息易用性评价均没有显著差异.

(3)可信度.农民工普遍认为社区信息的可信度较高,均值为345,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信息的可信度评价显著低于老一代.在新生代农民工内部,对社区信息的可信度评价,男性显著高于女性,80后显著高于90后,已婚显著高于未婚,当地方言水平高的显著高于水平低的,散居显著高于群居,高收入显著高于中低收入.

(4)使用意愿.农民工对社区信息的使用意愿均值为3.31,标准差为1.004,说明尽管总体上农民工较愿意通过社区获取信息,但个体态度差异较大.新生代对社区信息使用意愿显著低于老一代.在新生代农民工内部,男性对社区信息的使用意愿显著高于女性,80后显著高于90后,已婚显著高于未婚,当地方言水平高者显著高于水平低者.

综上,在社区信息的有用性、可信度、使用意愿方面,老一代比新生代更积极;在新生代农民工中,男性比女性更积极,80后比90后更积极,已婚比未婚更积极,当地方言水平高者比水平低者更积极,散居者比群居者更积极.至于不同类型的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信息易用性的评价则较为一致.参见表3.

4.3社区信息与其他信息渠道的评价比较

由表4可知,对信息有用性和可信度评价,无论是新生代还是老一代,社区信息渠道均高于熟人、电视和互联网渠道.信息的易用性评价,新生代农民工由高到低的排序是互联网、电视、社区、熟人,老一代农民工是互联网、电视、熟人、社区.信息的使用意愿评价由高到低排序,新生代是互联网、社区、熟人、电视;老一代是社区、熟人、电视和互联网.通过比较后发现,对农民工而言,目前社区信息在有用性和可信度方面有较大优势,他们对社区信息有着较为强烈的使用意愿.但从易获得性上看,目前社区信息的利用效率不容乐观,新老农民工普遍认为社区信息的获得比较困难.老一代甚至认为相比通过人际、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其他渠道,社区信息的获得最为困难.

4.4对社区信息评价的有序Logistic回归

为了进一步揭示影响农民工对社区信息评价的显著因素,比较两代农民工在这些显著因素方面的差异,需要通过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由于自变量均为有序分类变量,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Ordered Logistic Regression,o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1)有用性.换工作次数是影响老一代农民工的唯一显著因素.换工作次数越多,对社区信息有用性评价越低.年龄、换工作次数、公告栏情况、媒体环境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显著因素.年龄越大、换工作次数越少、有公告栏、媒体环境越好的农民工,对社区信息的有用性评价越高.

(2)易用性.影响两代农民工社区信息易用性评价的显著因素较少.老一代农民工仅有学历一项,新生代农民工仅有公告栏一项.学历越低的老一代农民工,周围有公告栏的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信息的易用性评价越高.

(3)可信度.老乡会情况、媒体环境是影响老一代农民工对社区信息可信度评价的显著因素.无老乡会、媒体环境越好的农民工认为社区信息可信度越高.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信息可信度的显著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学历、换工作次数、媒体环境四项.年龄越大、学历越低、换工作次数越少、媒体环境越好的农民工,认为社区信息的可信度越高.

(4)使用意愿.对老一代农民工来说,此变量的显著影响因素仅有性别、媒体环境两项,女性、媒体环境越好的农民工,通过社区渠道获取信息的意愿越强烈.年龄、换工作次数、收入、老乡会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信息使用意愿的显著因素.年龄越大、换工作次数越少、收入越低、有老乡会的农民工,更愿意通过社区渠道获取信息.

5结论与讨论

本文关注农民工对社区信息的评价.从有用性、易用性、信任度、使用意愿四方面比较两代农民工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各亚群体的情况,同时将社区信息与电视、熟人、互联网等其他信息渠道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以个人特征、流动特征、社会融合、传播环境为自变量,运用ologit回归模型揭示影响社区信息评价的显著因素,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社区信息在服务农民工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具体内容有待提升.作为社区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和载体,社区公告栏为相当多农民工所认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有超过40%的人知道身边有公告栏的存在,高于老一代6.68%.当前农民工的组织形式,大概可以分为地域性纽带组织(如老乡会)、业缘纽带组织(如工会、各种行业组织)、城市新地缘纽带组织(社区)等,进一步又可以简化为自组织和他组织两类.自组织是农民工基于自身力量自愿组成的各种团体,以老乡会为代表.他组织是指由外部力量主导、介入、协调而形成的各种团体,以居委会和工会为代表.各种信息公告栏是他组织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相对而言,目前他组织的信息传播环境要优于自组织.以老乡会为例,此次调查显示,50.30%的受访者表示没有老乡会,仅13.38%表示参加了老乡会.可见,相对于老乡会,作为他组织传播形式的社区信息,在覆盖面和渗透率上,还是有较大优势的.但从所提供的内容看,公告栏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仅有15.97%的老一代和17.48%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社区公告栏的“信息经常更新”.因此,今后农民工社区信息服务的重点,应该从目前的“布点”,逐步转向“重质”.根据农民工的实际情况,提供更多更及时的就业信息、维权信息、生活信息、健康信息、娱乐信息……使社区传播真正成为渗入基层的最有效的组织传播形式.

第二,针对农民工的社区信息传播,存在着明显的“需求一供给鸿沟”.从有用性和可信度来看,农民工对社区信息充满期待,评价均高于电视、熟人、互联网等其他渠道.但从易用性看,社区信息排位靠后甚至垫底.这表明,主观上,农民工对社区信息非常信任和渴望,有着强烈的使用意愿.但客观上,目前所能提供的社区信息太少,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于是,信息的“需求一供给鸿沟”就此产生.面对这个鸿沟,较为年轻的新生代农民工,转而通过互联网去获取信息,而老一代农民工,受制于观念、媒介素养、文化程度等因素,在网络信息的获取上也存在一定的障碍,逐步沦为“信息弱势群体”.通过分析可发现,之所以形成农民工信息获取渠道“以电视和熟人为主,社区等组织传播缺失”的格局,主要就在于社区信息存在“需求一供给鸿沟”,而不是农民工不需要社区信息.对农民工而言,全方位的受信格局尚未建立,以社区为代表的组织传播渠道缺位,其原因更多是出于被动———社区无法方便、有效、及时地提供各种相关信息.因此,既需要作为主体的农民工以更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寻求信息,也需要社区提供更多易于农民工获取的信息.实证研究表明,以社区信息为代表的组织传播,有较高的权威性,农民工受众基础和受众心理期待均较高,如果能在信息数量和质量上有大幅度改进,尽快缩小“需求一供给鸿沟”,应该会取得比较好的传播效果.

第三,两代农民工对社区信息的评价差异较大,且新生代农民工各亚群体之间也产生了分化.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信息的有用性、可信度评价和使用意愿,均低于老一代.这主要是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相对较高,当社区信息不能满足其需求时,他们完全有能力去寻求其他替代性信息渠道.相比老一代,新生代农民工不仅在年龄、知识、视野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且在信息搜寻和获取方面,也有较大优势一因此对社区信息易用性评价会高于老一代.同时,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留城意愿、居住方式、收入水平的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信息的评价也不尽相同.这表明,在社区信息的需求方面,新生代农民工更多元化,对信息提供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社区传播要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其次,在此基础上,针对早已分化的受众亚群体,利用自身的权威性优势,提供更具个性化的信息.如果不能做到第二点,在未来争夺新生代农民工受众的信息竞争中,以社区为代表的组织传播渠道,根本无法与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渠道抗衡.

第四,年龄、工作稳定性、传播环境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信息评价的主要因素.实证研究显示,年龄越大、工作越稳定、周围有公告栏的新生代农民工,无论对社区信息有用性、可信度,还是对使用意愿、评价都更为积极.可见,农民工对社区信息的评价,是主客观状况相结合的结果,既与个人的年龄、发展阶段等主观情况密切相关,也与工作现状、可接触渠道等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因此,除了加大投入,增加社区信息接触点外,可以将年龄稍大、工作较稳定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当前社区教育和社区传播的重点人群.此外,研究还发现,媒体环境会对农民工社区信息的评价,产生“共鸣效果”——身边媒体环境越好的农民工,对社区信息的评价也越高.原因可能是,大众传媒和社区信息背后的传播主体基本一致,都代表了,信息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形成了同一舆论场,不同渠道的信息间可互相验证和支持,从而强化了传播效果.因此,不同传播渠道互相配合,形成“合唱”,将大大提升包括社区传播在内的针对农民工的信息传播效果.

作者简介 陶建杰,男,上海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5-07-21

农民工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农民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农民工方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