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有关论文如何写 跟碧水流清韵山花照坡红碧流河文学社一瞥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这篇文学社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碧水流清韵山花照坡红碧流河文学社一瞥

岁月如初,回忆满满.时间定格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

居住在碧流河畔的一群年轻人,呼应时代潮流,怀揣文学梦想,从周围十里八村集结在大山深处的万福镇,自发地组织起“碧流河文学社”,开始了向文学的豪迈进军.

这群年轻人有相似的生活状态、人生境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只认皇天厚土,不识权钱官势,情迷文学创作,志在个人成长.他们心地纯净如碧流河清清的流水,他们性格刚毅如壁立千仞的巍巍大山.他们因文学而结缘,形成一个紧密的链条,每个人就像一个滚珠在这个链条上转动,这一转,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无论他们人居何地,身在何方,有文学相伴的人生总是那么优雅而精彩,充实而有动力.他们“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以创优创新作品为立身之本,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抒写着,创作着,追求着.没有人告诉他们必须写什么,根之所系,脉之所牵,乡村、土地、家园、父母成为他们最主流的创作题材;热爱、怀想、思念、感恩是他们永久的心灵歌唱.

三十年,他们在时代变革中历练成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觉的文学意识在不断的提升着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创作品位,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他们不再是原野孤松、陌上柔条,而是植根于文学芳林中的乔木,以自己的挺拔繁茂被人仰视.

当年那个圆圆的脸庞、嘴角汪着笑澜的小姑娘,是文学社里第一个把自己的名字和一组诗印上《辽河》的吧?她现在是《辽宁老年报》记者、诗人、画家,曾在美国举办个人画展.这个多才多艺的小姑娘叫王梅芳,是第一个走出大山的人.

宗海丽,碧流河文学社社长.当年的小学代课教师,如今当上了校长,是辽宁省榜上有名的民间故事家,盖州市文化名人.她出版了两本民间故事集,获过多种奖项.现任盖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吕庆荣,一位环保人物,热心公益事业,但没有丢掉文学,文学是他的人生寄托.他写诗,也写散文,出版了一本诗集,前年加入了辽宁省作家协会.

于成大、禹德志,三十年巨变,他们走出山乡,走进城市,成为新的社会阶层.在挟风雨、走四方的闯荡中,人更成熟,诗更老道.他们在时代的迅弛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脚步,给文学留出足够的时间.深沉厚重、质朴真诚、澎湃、气势磅礴的诗篇频频出现在省内外各级文学报刊上.成为引人瞩目的优秀诗人.

刘永君,感谢文学给予他攻艰克难的力量.在茅屋草舍,妻子的病榻旁写出那么多喷涌着生命力泉的精心之作,他的旧体诗、新诗都有看点,有风骨,有温度,带着山乡清晨草叶上的露珠和一抹霞彩,给人以审美愉悦和奋进的力量.困苦、重压、烦恼,都在他的诗中消融.“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刘永君心中的春风不是别的什么,是文学,是诗歌.

曲彦莉,一位才女.在山居闭塞暗淡的日子里,她能看见阳光,发现生活中的亮点.她的处女作组诗即以《阳光》为题,这是她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奠定了她文学创作的基调.

她当过县报记者,写过报告文学,后来居家相夫教子.十年时间,卧薪尝胆,钻研国学,写出十余万字的论文,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她的文学创作正在朝着作家学者化的方向发展.

李日源,这个名字当时曾出现在《辽河》和《当代诗歌》上.虽然远离了诗歌现场,但我相信他曾高擎过的诗歌火炬不会熄灭.

碧水流清韵,山花照坡红.碧流河文学社人才成长的历程,向正在求索中的文学青年昭告:文学是对人生富矿的掘进与开采,是对生命潜能的一次次引爆和释放,是一项有根脉、有使命的伟大事业.

文学,属于有奋斗精神的人.

文学社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文学社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文学社方面论文范文。

1、文学社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