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城市公共图书馆一证通实践以汕头市公共图书馆一证通为例类本科论文范文

此文是一篇公共图书馆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城市公共图书馆一证通实践以汕头市公共图书馆一证通为例

郑良光

(汕头市图书馆,广东汕头515041)

[摘 要]调研国内外公共图书馆“一证通”项目实施情况及研究现状,剖析实施“一证通”的意义、重点与难点,探索“一证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建设内容,并以汕头市公共图书馆“一证通”项目为例,从读者、图书馆和投入产出3个角度进一步分析“一证通”的实施效益,探究“一证通”具有启发性的亮点及创新之处.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一证通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分类号]G251

1 引言

公共图书馆“一证通”是在全国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时代背景下,以地市级(或以上)公共图书馆为中心馆,以区(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成员馆,实现体系内各公共图书馆“一证通行、通借通还”的目标,最大程度地保障本区域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保证基本服务的公平性与均等化,构建完善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强力引导和某些地区先进做法的示范作用下,国内诸多城市公共图书馆纷纷以类似“一证通”项目为抓手,一方面通过引进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存储系统、高质量的网络系统以及完备的应用软件系统,构建城市公共图书馆数据云;另一方面通过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带动体系内各成员馆发展,从而实现城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均衡的发展.目前,广州、深圳、东莞、杭州、汕头等地区公共图书馆均是采用这种模式.以汕头市图书馆为例,2016年汕头市图书馆以“一证通”项目建设为契机,联合汕头市各区(县)级公共图书馆,打造全市“一证通”网络数据中心、技术平台以及全媒体服务平台,启动智能化图书馆建设,探索市、区(县)各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为读者提供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对汕头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广东省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试点工作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也为粤东、粤西北地区开展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样本.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外就已开展区域内馆际图书通借通还服务研究与试验.目前国外许多城市公共图书馆均已实现通借通还服务,其中总分馆模式备受推崇.即总馆负责体系内各分馆业务、行政管理与人员配置等,各项业务经费均由政府统一划拨,所有文献均由总馆统一采编调配,分馆则聚焦于读者服务.在这种垂直管理的体制下,总馆与分馆建立隶属关系,在与分馆协商前提下,总馆主导设计通借通还过程中涉及的馆藏、经费、物流、服务规范、技术标准等问题.以洛杉矶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模式为例,它是美国最成功的总分馆模式之一.其采用集成统一的组织管理,拥有600多万册馆藏,由1个中心馆和72个分馆构建总分馆服务网络,为400万美国读者提供服务.[1]中心馆制定并实施总分馆发展战略规划,负责图书采购、编目与加工处理等业务,分馆则着重于提供读者服务,包括流通、参考咨询及其他.

鉴于国内外行政、财政体制等差异,国外总分馆模式很难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应用.国内许多城市公共图书馆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对国外总分馆模式进行了本地化改良和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总分馆体系.如东莞在不改变各成员馆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情况下,以东莞图书馆为总馆,各镇街馆为分馆,村、社区(居委会)图书馆和图书流动车为补充,并吸收企业、学校等其他系统图书馆加入的地区图书馆集群;杭州图书馆以“一证通”为抓手,融合全市9大公共馆及特色专业图书馆,并利用互联网与街道、乡镇、社区、乡村基层服务点连接形成图书馆服务网络,网内读者可在任一馆内借、还另一馆的文献资源,实行一证通借通还的借阅制度.厦门以厦门市图书馆为总馆,以区馆为骨干,以镇(街)、村(居)图书室为节点的公共图书馆联合服务网络,同时将工业园区、产业园区、部队等纳入总分馆建设范畴,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图书馆公共服务网络.

3 建设意义与内容

“一证通”是国内总分馆建设的一种模式,是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一项基础性民生文化项目,它是在不改变城市各成员馆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前提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以城市各级公共图书馆作为服务体系的主体,以“中心馆—总馆—分馆”或“中心馆—分馆”两种体系架构,以“一证通行、通借通还”作为服务体系的基础,以相关机构(如物流、书商等)作为服务体系的补充,通过一体化、专业化管理,实现读者证一证通行、图书资源通借通还和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互通互联,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2]“ 一证通”通过汇集、协调城市的力量和资源,实现城市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统一业务规范、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和图书馆通借通还,奠定了城市公共图书馆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以及读者无障碍享受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技术基础,使城市图书馆服务提升至较高的技术水平上统一运作,读者能真正感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化、均等化,对促进城市公共图书馆的标准化、数字化、均等化和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一证通”在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文化民生以及城市公共图书馆均衡发展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受到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2014年由人民日报社和人民网主办了“2014城市发展质量论坛暨全国民生改善典范城市发布会”,杭州市获得了“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城市”称号,由杭州市图书馆主导设计并大力推进的“一证通”项目,极大地提升了杭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效能与水平,杭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案例也因此而入选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城市案例.[3]

4 基本思路与建设重点

4.1 基本建设思路

国内许多城市公共图书馆均已开展类似“一证通”项目建设的实践工作,归纳各地“一证通”项目建设情况,其建设思路大致可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4.1.1 构建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图书馆联盟是城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也是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组织形式[4].一般来说,联盟是以制度性文件的形式明确市馆、区(县)馆在城市公共图书馆“一证通”建设中的定位与作用.从各地的实践情况来看,市图书馆一般定位为中心馆,承担起项目的总体策划、协调和推进,搭建、管理并安全运营“一证通”技术平台,制定相关业务规范;区(县)馆统一采用市馆构建的技术平台或自购业务系统接入市馆的技术平台,共同承担“一证通”所涉及的各项具体业务工作.

4.1.2 构建城市公共图书馆网络数据中心.在理顺机制与体制,明确各自责、权、利的前提下,市馆承担起全市网络数据中心构建责任,组建具有高带宽和网络服务质量(QoS)保证的城市图书馆网络系统,体系内各成员馆可通过VPN专线或ADSL接入,也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直接接入.除了网络系统外,由于体系内各馆的基础运营数据,包括书目数据、馆藏数据、读者数据、借还数据、活动数据等,均保存在市馆.作为影响民生的重要数据,市馆一般会引进高性能的服务器与存储备份系统,全力保障体系内各馆的数据安全.

4.1.3 搭建城市公共图书馆统一技术平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是图书馆实现现代化运营最基础的必备的业务管理系统.为了实现城市公共图书馆的统一管理与运营,在“一证通”项目中,体系内各馆均会采用同一业务管理系统,方便实现数据共建共享.一般而言,平台大多采用数据集中、服务分散模式,即建立起全市统一的书目库和读者库,书目、馆藏、读者、流通信息集中到统一的数据库中.平台一般提供读者证管理、流通管理、财经管理等功能,可根据需要输出报表,全面掌控体系内公共图书馆服务情况;各成员馆可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灵活而又统一的服务规则,实现不同服务模式.在文献采编方面,由于受财政体制约束,体系内各馆无法实现统采,但可采用统一的编目平台,实现书目资源的共建共享.另外,通借通还是“一证通”必备功能之一,也是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最基本的要求.通俗地讲,通借通还是指一馆,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5]“一证通”通过在全市范围内构建统一服务体系,充分保障读者“一证通行、通借通还”,享受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4.1.4 拓展城市公共图书馆多类型的服务体系.以统一技术平台为基础,“一证通”体系内各馆还会根据本区域公共图书馆地域特色、发展阶段、业务需求等不断调整并拓展服务体系.如近年来随着市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市民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读书看报,还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读者培训,开展多样化的读者活动等.“一证通”体系内各馆通过联合引进活动管理平台、积分管理平台等,实现各馆活动信息共享,这就需要图书馆在项目设计之初预留第三方服务体系接口,提供认证服务接口、读者查询接口等.

4.2 建设重点与难点剖析

“一证通”是一项整合全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文化惠民项目.与图书馆以往其他项目不同的是,该项目涉及到体系内多个成员馆的权利与责任问题,并且由于各馆情况各不相同,要想实现体系内“大一统”,确实是困难重重.

4.2.1 行政、财政体制障碍.行政、财政体制障碍是全国各地城市公共图书馆在“一证通”建设过程中绕不过去的难题.这是由于公共图书馆是由各级政府设立并由本级财政承担各项费用支出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资源配置上基本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事权、一级预算”的原则进行建设和配置.在分级行政体制与分税财政体制下,国内基本形成了“一级政府负责一级公共图书馆,且每一级地方政府基本只办一个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的行政惯例.这一行政惯例造成了公共图书馆体系内“条块分割”,市、区公共图书馆除了业务指导关系外,在财政拨款、资产权属、人事编制等方面没有关联.而“一证通”则是通过技术破除行政、财政体制壁垒,整合市、区公共图书馆资源形成体系,实现公共服务效益的最大化,对市民提供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4.2.2 业务管理系统差异与不统一给城市公共图书馆数据整合带来困扰.一体化业务管理平台是“一证通”通借通还服务的重要实施载体.[6]市、区各馆在统一业务平台上运作是“一证通”实施的基础,而过去几十年由于城市各公共图书馆“各自为政”,所引进的业务管理系统各不相同,这给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搭建、数据共建共享、联合目录形成等构成一定的障碍.“一证通”必须打破这种障碍,采用统一的业务管理系统,而这又牵涉到各馆业务系统更换及新系统业务培训等一系列问题.

4.2.3 体系内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不均衡,这也是城市公共图书馆“一证通”项目建设的难点.从财政投入、人员配置、文献资源,到业务规划、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来看,体系内各馆业务水平不会在同一基准上,且服务规则与业务规则相对独立.而“一证通”则是要求各成员馆在同一框架内、同一水平上进行运作,无论从技术、管理还是均等化服务,对体系内各馆均会存在较大的问题,同时也给“一证通”项目管理和服务研究提出挑战.既然是挑战,我们也可把它看作是提升城市公共图书馆总体服务水平的重大机遇,看作是实现城市公共图书馆均衡发展、提供普遍均等服务的重要方式.市级馆通过承担责任,建立成员馆共同参与、协调一致、高效、多级的维护与管理体系,统一面向各成员馆和广大读者开展业务培训,解决各成员馆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从制度和规范上保证资源共享的顺利开展.[7]

5 汕头市公共图书馆“一证通”实践

汕头市“一证通”项目是汕头地区各级公共图书馆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先进地区“一证通”项目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自身特征而开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大探索与实践.

5.1 主要实践内容与项目

5.1.1 创建汕头市公共图书馆“一证通”联盟.为突破现行行政壁垒,在市、区(县)馆间创新合作机制,建立“一证通”联盟,强化市、区(县)各馆间的纵向指导沟通与横向业务协作,在行政和财政层面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并形成新常态.

5.1.2 因地制宜探索多类型建设模式.在市馆、区(县)馆、市-区(县)馆、区(县)-区(县)馆间探索多类型的总分馆模式,合理部署图书馆资源.在分馆建设上积极探索社会合作,通过“图书馆+厂区”“图书馆+社区”“图书馆+部队”“图书馆+监狱”等多元化办馆模式,辅以24小时自助图书馆、流动书车等,形成覆盖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5.1.3 提供一体化的技术支撑.汕头市图书馆全面集成市、区各成员馆IT资源,构建以汕头市图书馆为中心馆的网络数据中心,提供接入认证、权限控制、合规审计、服务器安全防护以及全局统一的带宽控制等服务.

5.1.4 联合打造全媒体服务平台.针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媒介,汕头市图书馆在统一技术平台上进行拓展,构建网站服务平台、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读者数据挖掘平台等,通过“一证通”技术平台提供的接口对接个性化服务,共同打造“一证通”全媒体服务平台.

5.1.5 全面采用二代作为读者证.读者只需携带即可实现文献外借、归还、预约、电子资源馆外访问、OPAC查询、续借等业务内容.通过图书馆门户系统,读者还可以查询滞纳金、外借及保留情况,亦可通过预约请求、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功能申请资源.

5.1.6 读者统一管理.面对读者数量的剧增、类别多样化以及管理复杂化,建设读者统一管理平台和积分管理平台,完成读者管理、身份认证、计费管理、网上注册、统计管理以及开放与各种应用服务相关的认证计费接口等各种图书馆服务管理功能,从而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内部工作一体化、读者计费管理一体化和多证管理.

5.1.7 “新老划断”解决条码与读者证号问题.市级层面统筹、设计体系内各成员馆文献条码规则和读者证号规则,保证全市条码号与读者证号的唯一性;文献条码号转换采用“新老划断”思路,各成员馆原有图书合库且不置换,新购图书按“馆代码+流水号”施行统一条码规则;各成员馆读者证统一采用二代作为“一证通”读者证,未成年读者统一采用条码读者证;各成员馆施行统一的读者服务规则,统一馆代码,统一全市入藏地点、服务点,实现资产所属馆、入藏地点、服务点之间的资产有序化管理.

5.2 实施效益分析

自汕头市公共图书馆“一证通”项目实施以来,全市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极大地提升了汕头市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与服务效益.据汕头市图书馆统计,2006年11月汕头市图书馆新馆开放至2015 年6 月25 日,总共办理读者证81,600 张.2015 年6 月26 日“一证通”试运行至2016 年10 月底,共办理注册登记借阅44,670张.这些数据表明,在“一证通”运行的1年多的时间里,汕头市图书馆读者注册登记数已超过实行前10年间总数的一半,持证读者数量呈显著增长态势.得益于读者数量的增加,全市公共图书馆馆藏借阅量也得到了显著的增长.特别是“一证通”项目增加了自助借阅项目,可使读者方便、快捷地借还图书.据统计,2016年6月初至10月中旬,汕头市图书馆文献借阅册次逾12.4万册次,其中自助借还机借阅约6.5万册次,读者使用自助设备借阅册次占到了总借阅册次一半以上,便民惠民效果初步得到了显现,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效能,提升了汕头市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证通”项目使得读者能够更加便利地使用图书馆,拉近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一证通”项目统一了读者证,实现了一证通行,促进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统一化与均等化.读者借书、查阅参考资料、使用馆内计算机或其他自助设备、在馆外访问数字资源时,需要以读者注册()为基础.如今,读者只要在全市任一公共图书馆办理读者证,即可在“一证通”平台内所有图书馆使用,真正享受“一证通行”.另外由于“一证通”体系内各成员馆遵循统一的服务规则,包括规则、外借与续借规则、丢失处理规则、损坏处理规则、过期处理规则、延期规则、违规处罚规则、预借服务规则、电子阅览室服务规则等.规则的统一,避免了地域的歧视,免除了读者的困扰,体现了阅读的公平.

图书馆也是“一证通”项目的受益者,通过“一证通”项目建设,全面理顺了体系内各馆的职责、定位与分工,建立了“一证通”联盟,市馆侧重于建立标准、规范,统筹管理全市各馆的服务,从业务规范、业务标准等方面全面把控并引领全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方向;而区馆侧重于总分馆体系建设,形成以区馆为总馆的服务体系,打通公共图书馆服务“最后一公里”.汕头市各级公共图书馆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以一个整体、一个形象为读者提供统一、均等化、无差别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全市公共图书馆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刘兰,黄国彬.国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典型案例分析及其启示——以洛杉矶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0(8).

[2] 张凌云.天津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及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6(4).

[3] 王宏.杭州年鉴2015 年版[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5:429-430

[4] 张学福.图书馆联盟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1):33-37.

[5] 张鹏.公共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的实践探究——以天津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3).

[6] 丘陵,王辛培.构建资源共享、实现馆际互借的必要性[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2).

[7] 黄勇,周雨.重庆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界,2015(4).

郑良光汕头市图书馆馆长,副研究馆员.

(收稿日期:2017-02-09;责编:徐向东.)

公共图书馆论文范文结:

关于公共图书馆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公共图书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图书馆杂志

2、公共关系学论文

3、公共安全论文

4、公共管理硕士毕业论文

5、公共事业管理论文方向

6、图书馆建设杂志